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周报(第六期) 国务院发文:支持重庆、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1年10月22日 18:4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果

21世纪经济研究院 研究员 李果

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下简称《规划纲要》)对外公布,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注意到,《规划纲要》在第七章提出“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并明确“支持重庆、成都塑造城市特色消费品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此之前,商务部将重庆纳入首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名单中,成都则“意外”落榜。随着上述《规划纲要》的公布,从国家层面赋予了成都同样的建设任务。至此,已有6座城市获支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和成都。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

1,这将明显提振成都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的底气和信心,而随着《规划纲要》的出台,成都应该加快研究和制定本市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育方案。

2,从目前已公布的重庆建设方案,重庆提出打造建设国际化、综合性购物地标,加快打造世界知名商圈,解放碑步行街是其中核心。

3,根据《规划纲要》,重庆和成都将共同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但巴蜀特色如何进一步发掘、又如何与国际消费接轨,这将是成渝两地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4,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也将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的又一个新定位,未来成渝的全方面合作,也将把文旅消费产业纳入其中。

成渝共建国际消费目的地

《规划纲要》的第七章命名为“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21世纪经济研究院在细读全部章节后,认为“巴蜀特色”的内涵之一,正是本章导语中提及的“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

具体而言,成渝地区有数量排名全国城市前列的国际一线消费品门店,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活跃,也有包括火锅、茶馆等数量庞大的大众消费场所;成渝地区的经济增速突出,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形成比较优势,但又是全国著名的休闲城市,当地居民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烟火气浓厚。

而在“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的目标引领下,《规划纲要》从三个小节提出了未来成渝两地的建设任务。

1,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

《规划纲要》提出,要针对不同城市的消费业态、发展阶段,打造不同的消费品牌。其中,作为核心城市的重庆、成都,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突出综合性优势,并改造提升商业街区,集聚高端消费资源,打造世界知名商圈。

拥有自然资源优势的涪陵、合川、乐山、雅安、南充等城市,则通过发展人文休闲、度假康养,打造成渝“后花园”。

宜宾、泸州、万州、江津、铜梁、自贡、内江,则发挥各自在白酒产业、特色美食、传统工艺产品、民俗节庆、自然遗迹等优势,建设特色消费聚集区,并建设一批人文气息浓厚的特色商业名镇。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对不同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但依然遵循了《规划纲要》的一个大背景:共建。因此在高品质消费空间的塑造中,也提出了成渝形成合力,打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建精品旅游线路,扩大国际旅游品牌影响力。

2,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

拥有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是“巴蜀特色”的重要表现方面。本小节提出成渝两地要推动消费供给升级。重点指出要促进经典川菜、重庆火锅、盖碗茶等餐饮产品品牌化,创建美食地标。推动传统文化和全新科技元素融入创意设计产业,提升和发展文旅会展产业,发展特色户外活动,并壮大养老、托育等社会服务消费。

此外,也提出发展假日经济,包括丰富夜市、夜展、夜秀、夜游等夜间经济产品,建设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擦亮“两江游”、“街巷游”等夜间经济名片,展现国际时尚范、巴蜀慢生活。

3,塑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对比境外城市,“安全友好”是我国城市普遍拥有的一个比较优势。这首先体现在城市的治安环境上,拥有低犯罪率、包容友善的特点。在此背景下,《规划纲要》将安全友好的内涵延展到消费环境上。如提出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可开发适应新消费趋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提出拓展移动支付使用范围,提升境外人员在境内使用移动支付便利化水平,也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市内免税店、口岸免税店、离境提货点。优化离境退税服务,促进国际消费便利化。此外,如何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规划纲要》中也有明确表述。

重庆将全方位提升消费影响力

在上述《规划纲要》中,并未对重庆如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过多表述,且目前重庆亦未公布其建设方案全文。但21世纪经济研究院注意到,10月13日发布的《重庆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下简称《重庆规划》)中,对此方面作了一定披露。

《重庆规划》的第六篇,名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其中包括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国际化生活服务功能、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四个大章,可认为,整个第六篇都是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细则。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新提法,新思路,值得进行分析,也可提供给其他城市以参考。

1,拓展国际交往朋友圈

在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一章中,重庆提出将吸引更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来渝设立领事、商务和办事机构。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实施城市营销行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与成都相比,重庆在领馆数量、城市营销能力上存在一定差距,而此次提出通过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实施城市营销行动等举措,增强重庆的国际传播能力,表明重庆的开放意识、传播意识在持续提升。

2,三方面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章中,重庆提出了三个思路: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提升国际化消费品质、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

重庆的国际消费集聚区,又分为中央商务区和寸滩国际新城两部分。中央商务区指解放碑、江北嘴、南滨路(弹子石)三个片区。其中解放碑是重中之重,以提质发展商贸商务服务为重点,打造国际高端消费目的地;江北嘴着力构建生态担当、文明承载、城市彰显的空间载体,推动都市文化旅游消费发展;南滨路(弹子石)依托滨江人文风景岸线,精心打造山水城市会客厅。寸滩国际新城则分别邮轮母港片区、保税经济区、金山片区、双溪河—东风船厂功能联动区等。

此外,重庆也提出与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相似的建设思路,如打造世界知名商圈,完善进口商品分销体系,合理规划布局离境退税定点商店和进口商品市内免税店,打造离境退税示范街等。

重庆提升国际化消费品质的做法,概括而言,包括外引首店、首发经济入渝,内育本地老字号,同时提出打造“世界进口商品超市”和国内品牌“世界橱窗”,并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方面,重庆的主要思路包括完善国际化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推广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责任制和赔偿先付制度等。

3,重庆将推动城市软实力提升

如果上述三个方面,都是围绕提升重庆的消费硬实力,那么提升国际化生活服务功能,则致力于推进城市整体软实力的增长。

如重庆提出,加快打造优质国际街区、国际社区,科学规划建设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场所,推动商业设施提档升级,促进生活设施和服务与国际接轨。

此外,还将建立适宜外籍人士就诊的“一站式”标准化就医流程,进一步加强在渝外籍人士服务,落实好外籍人士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探索实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停居留政策措施,打造优质高效的出入境“软环境”。加强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推出多语种便民服务平台,推动涉外信息平台实行多语种传播,全面实施公共场所双语标识改造。

综合而言,从目前已披露的建设方案看,重庆围绕自身的优势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建设规划,但不足的是,在打造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消费元素、场景上的表述仍不具体,对比上海、北京两地的建设方案,尚缺乏“个性化方案”,我们期待在重庆建设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完整版方案公布之时,能在其中详尽展现。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