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毕华章 神木报道
月余时间,经由挖潜增产,叠加产运销各方发力,煤炭保供稳价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明显好转。
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10月电厂存煤水平回升至1亿吨以上,比9月底增加近2500万吨。
在这场今冬明春的能源保供行动中,陕、蒙、晋肩负重任。电厂如今厚积的存煤,多数源自三大能源巨头。不过,严冬用能高峰尚未到来,能源保供依然在路上。
本报记者近日深入能源大省陕西保供一线,探访煤炭开采、运输及销售等关键环节。
此次选择的煤矿隶属该公司位于撤县设市不久的神木市。在陕西省榆林地区,神木以煤矿等能源资源富集而驰名,这座煤矿也是此次能源保供中煤炭供应的一个缩影。
智能化助力增产稳价
“转载机准备启动,破碎机准备启动,刮板输送机准备启动。”
陕煤集团陕北矿业红柳林公司(以下简称红柳林公司)的地面控制室,工作人员在监视大屏幕前,按下“一键启动”按钮。随即,煤井下硕大的采煤机瞬间运行。在这台煤矿工作人员称之为“机甲巨兽”的采煤机身后,“乌金”般的新采煤炭顺着运输带,滚滚向矿井出口方向传输。
监控大屏前,可以实时看到来自矿井的开采画面。在红柳林公司一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远程控制室中,综采二队采煤机司机侯佑虎坐在宽敞明亮的“驾驶舱”,盯着大屏幕。他动动手指,就能控制百米井下的割煤机精准割煤。这是红柳林公司综采工作面常态化智能化生产的一幕。
(采煤机作业中 图源:陕煤陕北矿业红柳林公司)
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连日来,红柳林公司综采二队优化生产组织方案,将煤炭生产时间由此前的18小时增至每天生产20小时,将检修时间缩短至每天4小时,开足马力全力以赴保障煤炭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与外界固有印象不同,如今一些煤矿在智能化方面已迈出很大的步伐,红柳林煤矿即是其一,上述远程控制室中的智能化生产场景,每天都在进行。
(采煤机运行示意图 图源:陕煤陕北矿业红柳林公司)
“从以前的井下‘煤黑子’,到现在地面远程遥控的‘煤亮子’,改变的不仅仅是矿工身份,更重要的是智能化开采的提质增效。”综采二队队长张彦军说。
四季度以来,红柳林公司的3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开足马力投入生产。远程控制室的监控屏幕中,矿井各环节的运转视频同时在线,画面中的机器及人员各司其职,兀自忙碌。
这样的智能化场景,贯穿到了从采煤、洗选到装车等一系列产供销过程中。
公铁联运保障供应
每天,源源不断的煤炭从矿井开采之后,经过洗煤等环节,被输送至巨大的储煤仓中。
红柳林公司厂区西侧的储煤区,矗立着一座座高耸的储煤仓。依照不同的标准,洗选后的煤炭,经由腾空飞架的输煤栈桥,分别被置入各类煤仓之中——中煤仓、块煤仓、精煤仓、混煤仓、粉煤仓等。
数百米外,运煤通道驶来的一辆辆色彩各异的空载重卡,依次进入场地。这些来自各地的车辆缓缓驶上半米多高的梯形平台,上面置有地磅,空车毛重登记在册,便于满载驶出时称出煤炭重量。紧接着,下了缓坡的卡车向储煤仓后围驶去,那里已经排起长队。
此时的装载区,已是一片轰鸣。在一处块煤装载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重卡端端驶入装载区。重卡车顶的篷布已被束在车头附近,司机缓缓将车行至方形的煤仓闸口之下,等候即将开始的装煤。
(图说:智能装车系统正在作业 毕华章 摄)
智能装车系统闸口开放,乌溜溜的块煤鱼贯而下,撞击着空旷的重卡车厢,铿然之声顿起。眼看着一座黑色小包渐渐鼓起,将至卡车栏杆附近高度。司机听到远程指挥舱号令,车辆缓缓前移,又是铿然声起,半分钟左右,新的小包再度鼓起。仅仅一小会儿,一辆标准的重卡已被块煤载满。闸口关闭,车辆前行。接着,下一辆准备。
红柳林公司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每天通过汽车运输的卡车在1700辆上下。
汽车运输之外,铁路的运力也在加大。储煤区几公里外的山下,是附近的一处铁运装载站。红柳林矿井开采的部分煤炭,经过长达数公里的输煤栈桥,运至装载站的两个万吨储煤仓,等候着专线运输。
午后的阳光越发柔和,衬得铁道旁的黄叶更为醒目。两条发亮的铁轨平行延伸,百米开外,被其余几条变轨交叉,共同向天际连接。不一会儿,“哐当哐当”声起。扭头望去,橙色的“东风号”高大机车,牵引着长长的铁运车厢,从装载站的闸口下穿过,徐徐前行。
(图说:铁运专线列车等待检修加固 毕华章 摄)
十多分钟后,这趟列车在运煤专线辅道停下。而不多时,再次驶来停下一列。红柳林公司现场的工作人员此时已提起精神,准备迎接当天的又一轮工作。检修加固动员会仪式后,他们迅速行动,敲打辨音,加固补漏,各司其职。
加固班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当天的两列运煤专线分别是55节车厢和64节车厢,车长约有千米。加固班前后需要忙碌四五个小时,直至每一处都细致检查过后,方才松口气。
此时,天色已是黯然。
列车再次轰响,往与下午方向相反驶去,进入闸口下方。
装载站控制室内,操作员早已就位,核对各项数据无误,按下按钮。闸口瞬间开启,粉煤簌簌落下。全自动控制程序下,装满一节将近70吨的运煤车厢,平均用时1分钟左右……
能源巨头扛起重任
自煤矿生产、销售、运输而出的煤炭,铁路运输愈加发挥出中坚作用。
工作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往常,运煤专列每天运输8列,每列55节,共440节。四季度开启保供以来,加大了煤炭运输力度,每天大约运输10到12列。”
当然,公路运输也依然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榆林市能源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榆林生产原煤4.02亿吨,累计销售煤炭3.86亿吨。其中,公路运输25621万吨,铁路运输13005万吨。
红柳林公司区域内高速公路与铁路专线连接,形成“两纵两横”快速主干交通网,以及“四纵两横”干线铁路网。
如此,该公司实现了煤炭东送、南输、北运,为煤炭外销提供了保障,也使得华东、华北、华南的电力、化工等企业有了能源供应。
(图说:铁运专线正在装载煤炭 毕华章 摄)
而作为神木、榆林乃至陕西知名度颇高的矿业公司,红柳林是此次能源保供中煤炭供应的一个缩影。
在今冬明春能源保供行动中,山西、陕西分别保障14个省区市煤炭供应,内蒙古承担着18个省区市的煤炭保供任务。
其中,内蒙古承担5300万吨煤炭保供任务,陕西承担3900万吨煤炭保供任务新增煤炭供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于9月下旬对陕西省下达了紧急任务:四季度向14个省份供应3900万吨发电供热用煤,涉及省外发电供热企业124户。
次日,结合省内各地煤炭产量和铁路运力等情况,陕西省发改委将陕西省外3900万吨和省内946万吨煤炭保供任务,分解由6个产煤市、3户省属国企、1户市属国企承担,涉及省内保供煤矿201座。
10月13日,国家矿山安监局安全基础司司长孙庆国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已审核976处煤矿。其中,有153处煤矿符合安全保供条件,大约增加产能2.2亿吨/年;预计四季度可增加煤炭产量5500万吨,平均日增产达到60万吨。
(图说:等待运煤的重卡排起长队 毕华章 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榆林当地求证到,10月下旬,在能源重镇榆林市举行的煤炭保供专题会上,要求辖区内煤炭销售价格在同类煤种现有市场价格基础上,下调100元/吨。
同时,榆林要求对保供续签的四季度保供中长期合同价格作出限定,要求民营煤矿保供长协价格不超过1500元/吨,国有煤矿的保供长协价格不超过1200元/吨。多番政策及市场供应合力下,一度疯涨的煤炭价格终于掉头下跌,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已跌至900多元,相较最高点近乎腰斩。
增产稳价、保障供应月余,经由各方发力,煤炭保供稳价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明显好转。
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10月电厂存煤水平回升至1亿吨以上,比9月底增加近2500万吨。其中,东北三省统调电厂存煤1250万吨,较9月底增加超过600万吨,提升近1倍,已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家各相关部门对保供工作的推进,依然没有松懈。
近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率队赴东北开展调研,要求落实电煤中长期供煤协议,加大进口煤采购,组织省内煤矿安全释放产能,千方百计扩大市场煤供应。
如今,陕西以及山西、内蒙古等能源大省,再次肩负重任,开足马力增产保供,一吨又一吨煤炭继续运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