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申俊涵 北京报道 11月5日,专注于AI视网膜影像领域的鹰瞳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据了解,鹰瞳科技成立于2015年,公司主要提供AI视网膜影像识别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
目前,鹰瞳科技的产品线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用于检测及诊断的SaMD、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和独有的硬件设备。公司的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1.0)是一款使用复杂深度学习算法的人工智能SaMD,利用视网膜影像等数据准确检测及辅助诊断慢性病。
在鹰瞳科技过去六年的发展中,诸多风险投资机构为其成长带来支持和帮助。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鹰瞳科技成立至今总计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九合创投、搜狗、中信资本、复星集团、礼来亚洲基金等。
IPO前,公司创始人张大磊持股21.22%、陈明强持股2.35%、高斐持股1.09%。复星、平安和搜狗分别持有鹰瞳科技12.64%、8.82%和7.31%的股份,为前三大外部投资方。九合创投作为最早期投资方,持有3.58%的股份。
“张大磊既有情怀又懂技术,是我们最想找的那种创业者。”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说。
一方面,创业过程中通常会面对很多的困难和诱惑,有产业情怀的创始人更能够坚持下去,并且把事情做大,不被短期的利益所诱惑。另一方面,张大磊有互联网的背景,对技术的理解度比较高。同时,他在大学期间又有过学医的经历。王啸认为,作为复合型创业者的张大磊,更容易在医疗+技术的交叉领域长期探索。
事实也证明了王啸的判断,鹰瞳科技经过六年发展如今正式上市成为医疗AI第一股,预计将会给九合创投带来近百倍的投资回报。同时,九合创投在AI、云计算等科技创新领域的早期投资布局,正逐渐开花结果。
投兼具情怀与技术实力的创业者,六年陪伴成就医疗AI第一股
王啸与张大磊最初相识是在2015年的一场朋友聚会上,当时的张大磊刚从新浪高管的职位上离职不久,同时具备互联网技术背景和医学背景的他,正琢磨着在这两者结合的领域创业,开始一段新的事业。王啸当时创办九合创投已有四年,始终在一线寻找有潜质的创业者,两人便饶有兴致得聊了起来。
交谈过程中王啸发现,与很多人因为兴趣或者追求财富而创业不同,张大磊的创业动机颇具情怀。2014年,张大磊的一位家人在老家被误诊,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愈加激发了他的创业决心。
“健康本该是天赋人权。我来自西北地区,很清楚最广大基层的医疗条件,家人也遭遇过误诊。我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及时、准确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这是我们创立鹰瞳Airdoc最原始的想法。”张大磊此前在谈及自己的创业初心时也曾这样表述说。
既有情怀又懂技术的张大磊打动了王啸,在王啸看来,创业者需要有些产业情怀,创业公司也只有把商业价值建立在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未来才能够走得更加长远。同时,张大磊也有很强的技术实力,有着复合型背景的他更容易在医疗+技术的交叉领域做出一番事业。
于是在那次见面后不到半个月,九合创投正式投资数百万元,支持张大磊创业。此后在2016年,九合创投再次追加投资。
在创业早期,张大磊曾经在互联网医疗方向做过一些尝试,最终选择从视网膜影像出发切入医疗AI领域,也就有了现在的鹰瞳科技。据了解,视网膜是人体中唯一能够以无创方式直接观察血管及神经的部位,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分析可提供无创、准确、快速、高效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作为最早期进入的投资方,九合创投也给鹰瞳科技的发展带来许多帮助。比如理论上通过视网膜可识别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200多种常见疾病。鹰瞳科技最早是在九合的建议下,选择聚焦在糖尿病病种。
“糖尿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能够让患病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保障。面向潜在患病人群的无创低成本的筛查是很重要的手段,推广这件事是兼具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王啸说。
同时,鹰瞳也是在九合的鼓励下推动软件定义硬件,实现软硬件一体化。据了解,以前的眼底相机大部分依靠进口,价格是十几万到百万,一般只有大型三甲医院才有这种设备。
“我们认为,软硬件一体化能使鹰瞳获得为医疗、体检等机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有助于在没有眼底相机的机构快速落地推广,同时能更快的优化算法、迭代产品,并降低硬件和检测成本,使产品更具价格优势,有望惠及中国整个医疗体系甚至全球市场。”王啸说。
目前,鹰瞳科技已经成为业内为数不多拥有自主研发图像分析技术和图像采集技术的公司之一,使其能够提供融合软件和硬件的高度一体化、端到端的优化解决方案,带来综合型的全面服务。
系统布局AI赛道,看好业务模式清晰、算法能力较强的AI公司
在鹰瞳科技上市之际,AI公司其实正在迎来上市潮。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推想医疗、数坤科技这几家医疗AI公司,已纷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AI四小龙中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均已科创板IPO过会,商汤科技和依图科技也都在IPO进程中。
在王啸看来,AI公司近期形成上市潮的原因在于,AI公司的算法确实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产品的成熟度、被认可程度比较高。产品服务被证明之后,AI在二级市场上也能够得到投资人一定程度的认可。同时,上市能够帮助AI公司补充现金流、树立品牌形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产品服务被证明的AI公司,收入仍有一定的滞后性,无论是医疗垂直领域的AI公司还是机器视觉领域的AI四小龙,现阶段都普遍没有实现盈利。
“AI公司跟传统公司不太一样,它先期的算法投入、人员投入会比较大。但一旦AI算法成熟能够在一定的场景规模化使用之后,它的边际成本并不高,所以公司在后期的盈利表现会非常突出,这本质来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行业。”王啸说。
王啸对AI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他带领九合团队已经进行了六七年的投资布局。除了鹰瞳科技外,九合还投资了智能销售服务领域独角兽探迹科技、自动驾驶领域独角兽Momenta、深度学习框架领域黑马一流科技、智能客服晓多科技、移动协作机器人墨影科技、外骨骼机器人傲鲨智能等公司。
“市场中为了估值做概念的AI公司并不在少数,也能拿到融资,但究竟它的哪条业务线能够落地并不明晰。我们倾向于投业务模式清晰、算法能力较强、在细分领域有所聚焦的AI公司。”王啸说。
具体来说,九合在AI领域布局的思路是从底层和应用层两个维度去看,底层是AI技术基础设施、技术平台,上面一层是AI+产业平台。底层是数据、数字智能带来的变化,所以九合投资了深度学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一流科技等公司。上层是各个场景数字化的机会,九合综合衡量技术成熟度、数据质量、市场空间和进入时机等因素,在智能出行、企业服务等领域布局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Momenta、智能销售SaaS服务提供商探迹科技等项目。
目前,九合仍在AI领域持续进行投资。在技术和技术应用领域,团队关注AI infra(如MLOps)、生成式AI、3D渲染引擎、图形算法和引擎等。在产业方面,AI+延伸到更多的产业领域、B端核心环节,九合也持续拓展医疗等赛道,投资了AI药物研发企业青云瑞晶、合成生物平台型公司态创生物等。同时AI也应用到更多的C端消费产品中,比如各类机器人,九合对此也有所布局。
科创板、北交所带来多重利好,早期科技创新投资进入收获期
除了押注AI赛道,九合也在云计算、云原生等前沿科技领域,基于RISC-V等开源指令集的芯片领域,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生物技术领域等进行早期投资布局。
比如过去十年,九合从云计算底层到应用层布局进行了系统性的布局。在IaaS层投资青云科技,在PaaS层投资了时速云、EMQ,以及云计算安全领域的青莲云、小佑科技。在SaaS层,九合也投资了探迹科技、众合云科(原51社保)、晓多科技等。
今年3月,九合创投早期投资的项目青云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科创板成立后,硬科技创业公司的IPO门槛和标准有所变化,让它们缩短IPO的时间窗口,能够尽快走向上市。未来,北交所的设立将会让专精特新的中小公司也能够缩短IPO的时间周期,从而获得流动性。”王啸说。
对九合这样专注投早期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机构来说,科创板、北交所等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措施让机构的投资退出渠道变得更为畅通。很多被投公司就不用硬熬很多年,就能够上市实现退出,早期投资机构能够更早地迎来收获期。
但对后期PE投资机构来说,投资空间可能会有所压缩。因为企业还没有走到后期PE投资阶段,可能就已经实现上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一些大型PE机构也都在往早期走,成立面向早期项目的创投团队。
“早期项目和后轮项目的判断逻辑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不仅仅是投资金额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往前走的机构的打法、投资决策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王啸说。
在科创板、北交所等政策利好的带动下,硬科技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成为越来越多VC/PE机构追逐的热点。王啸认为,对九合团队来说,由于技术出身的人员较多,判断企业核心技术的真实含金量并不是难点。真正的投资关键点在于判断企业的发展节奏,因为很多硬科技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太过细分,判断它未来究竟能够做多大,将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