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12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22年《经济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经济蓝皮书》指出,2021年我国经济有望实现8%左右的增长。考虑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3%左右。2022年我国出口替代效应将明显减弱,预计出口增长6%,较今年高达30%的增速有明显回落,但仍将保持一定韧性。
对于2022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社科院报告明确提出,建议将GDP增长设定在5%以上,CPI涨幅预期目标设定在3%左右。
社科院院长谢伏瞻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经济运行中既有供给侧问题也有需求侧问题,当前短期看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影响比较突出,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总需求扩张较快、而生产供给能力跟不上的情况存在根本的不同。因此,应适度增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
近期,宏观政策已经在往稳增长的方向调整。12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11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按程序提前下达部分2022年地方专项债额度。
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短期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突出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9.8%,为全年6%以上的增长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不过,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仅增长4.9%,显示出经济增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中央政治局提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就是基于2021年经济运行情况而来。
谢伏瞻表示,2021年我国GDP实际增速预计达到8%左右,超过预期目标,也将高于世界其他绝大部分主要经济体。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前实现,调查失业率保持在预期目标之内。我国在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的位次提升至第12位,实现了自2013年以来连续九连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增强。2021年新推出金融让利阶段性税收缓缴等政策持续激发和保护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以来,由于海外疫情反复,我国出口部门成为支撑经济较高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国内消费和投资在疫情和政策作用下恢复要慢于预期。
谢伏瞻表示,我国经济运行中既有供给侧问题也有需求侧问题,当前短期看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影响比较突出,应适度增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证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平均融资利率适度下降,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取和创造更大空间。
三季度经济增速的加快下行,在于多重负面因素的叠加。为了应对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宏观政策已经在边际放松,12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谢伏瞻表示,要防范政策落实中的“共振效应”。绿色转型是一个中长期过程,既不能等、不能拖,也不能操之过急。一些地区和行业将长期目标短期化甚至影响了地区经济正常运行和民生保障,增加了不必要的风险。房地产相关产业链条较长,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依赖较高的地区,房地产市场一旦过度放缓可能触发更为复杂的风险传导链条。
除了政策层面的因素,疫情也加剧了产业链布局短板的暴露。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
谢伏瞻表示,要有效应对全球产业出现的分散化、多元化、地区化、本土化趋势,降低芯片短缺、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国际海运运力紧张等问题对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的影响。一是集中力量强基础补短板,加快对关键领域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研发,防止关键领域断裂风险。二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固优势、促协同,进入产业集群发展,巩固产业链。三是扩大贸易投资领域的开放力度,落实好RCEP协议以及参与CPTPP等框架的合作,共享中国大市场产业升级的红利。
建议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以上
由于去年低基数,2021年我国有望实现8%左右的较高增长。但三季度经济增速加速下行,引发外界对2022年经济增速的担忧。
11月29日,IMF发布最新全球经济增长预测,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9%,较今年5.9%的增速要低。IMF预计中国2021年经济增长8.4%,2022年增长5.6%。与此同时,部分机构预计中国2022年经济增速会低于5%。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代表经济蓝皮书作主题发言时指出,建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设定在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人均涨幅3%左右,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继续下降。
“2022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5.5%,但受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上涨等影响,实际增长速度可能略低于潜在增长率,目标设定为5%以上,留有一定余地,较为稳妥,也有利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李雪松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平表示,2022年的经济增长应该定个调,5%还是更高或者更低。一旦失去GDP目标,不利于政策间的协调。中国经过疫情冲击以后要恢复信心、恢复增长,应该设定5%以上的增长目标,这能帮助统领经济增长。
建议赤字率在3%左右,货币政策边际适度放松
李雪松表示,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3%左右,略低于潜在增速(5.5%)。随着主要经济体产能逐步修复,中国出口替代效应将有所减弱,预计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和出口增速分别为10.4%和6%(今年前10月进出口增速同比均超过30%),增速明显回落,但保持一定韧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2022年预测因疫情变化而存在向下调整的可能。
考虑到2022年出口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可能减弱,扩内需更显必要。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2022年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至于今年高位运行的大宗商品价格,社科院经济蓝皮书认为2022年涨幅会收窄。李雪松表示,预计2022年PPI涨幅将回落到5%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过去几个季度较为普遍的大幅度上涨后,一些门类大宗商品涨势在趋缓。我国多项保供稳价政策作用下,煤炭等价格近期已经高位回落,这些因素将带动2022年PPI涨幅收窄。
对于2022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建议,社科院经济蓝皮书指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继续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更加注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对冲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稳量降负,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实体经济平均融资利率下行,应对成本推升型通胀。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加快破除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强化城镇就业扩容体制。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竞争方面的政策协调,既要防止相互掣肘,也要避免政策叠加共振。
李雪松表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可设为3%左右,财政赤字规模大约为3.7万亿元,比2021年增加1300亿元。积极财政政策应加大“两新一重”建设,加强对技术改造、绿色转型等支持。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稳健货币政策,边际可适度宽松。在执行房地产“三条红线”“两集中”的过程中,要积极推动房地产产业软着陆,既要防止土地拍卖频繁流标、热点城市供给不足,导致后期房价暴涨,又要防止四五线城市房价过快下跌,引发连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