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易纲释放四大信号!年底前将发放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资金

2021年12月28日 16: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愿

重点摘要:1、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货币金融政策有哪些?主要是三方面: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金融结构稳步优化、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向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初期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

3、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今年以来已经回落到基本稳定的轨道。在稳增长压力下,分析称11月中国社科院口径宏观杠杆率同比增速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已经开始呈现扩张的迹象,新一轮债务周期正逐步接近。

4、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有利于形成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实现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愿 北京报道 

12月27日召开的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主动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货币金融政策。

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货币金融政策有哪些?12月28日,央行行长易纲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之所以强调“稳”,是基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并表示将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三个“稳”:

一是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二是金融结构稳步优化。今年以来,普惠小微贷款已经支持超过42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精准施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支持高质量发展。

三是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今年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经在5%以下,为统计以来新低。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9%,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持续显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89%,分别较上年12月下降0.02个和0.19个百分点。

“LPR是贷款市场的基准利率,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12月20日的LPR降息自然可以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稳中有降。”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当前企业贷款已全面转向LPR定价,本次1年期LPR报价下调,有望结束三季度企业贷款利率边际上行局面,若四季度企业贷款利率再度下行,将缓解工业品价格上涨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压力,激发企业信贷需求,最终推进就业市场稳健修复。

“展望未来,基于2022年稳增长政策将适度靠前发力的预期,我们判断明年上半年降准将会延续,也不排除小幅下调MLF利率的可能。这样来看,2022年上半年LPR报价还有小幅下调的空间。” 王青预测称。

值得注意的是,易纲在此次接受采访时透露,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向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政策的推出,要更加重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央行于11月推出了两项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工具:一项是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领域;另一项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的清洁生产、清洁燃烧技术运用等七个领域。

两项工具由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一定比例给予低成本资金。人民银行将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央行有关负责人曾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在谈到当前的金融风险时,易纲表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运行总体平稳,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20年疫情冲击下出现阶段性上升,今年以来已经回落到基本稳定的轨道。”

日前召开的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也提到当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表示,每个阶段都有其主要矛盾,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此次通稿的位序看,目前的主要矛盾是稳增长稳信用,是更加主动有为,因此短期无需担忧“稳杠杆”,但需警惕明年年中稳增长政策见效后主要矛盾切换的风险。

据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测算,11月中国社科院口径宏观杠杆率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达262.0%,同比下降约7.2个百分点,而同比增速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已经开始呈现扩张的迹象,新一轮债务周期正逐步接近。

“前期,个别房企由于自身经营不善、盲目多元化扩张等因素导致风险暴露。个别房企出险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已积极采取措施,稳妥有序化解风险,满足居民和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市场预期正在逐步改善。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有利于形成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实现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易纲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是今年以来央行多次就个别房企问题发声。12月3日,央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称,个别房企出现风险主要源于自身经营不善、盲目扩张。短期个别房企出现风险,不会影响中长期市场的正常融资功能。近期,境内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一些中资房企开始回购境外债券,部分投资人也开始买入中资房企美元债券。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要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