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 北京报道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当谈到今年春节档现实面貌时,有影投高管直言。
背后是,史上最贵春节档已对大盘造成影响。灯塔数据显示,大年初三(2月3日),全国票房9.8亿元,而在去年农历同期,票房达到14.72亿元,跌幅超三成。
细分数据展示了实质区别。今年初三,总出票数为1846.52万张,而在去年,达到2932.99万张,仅一天跌幅就达到1086.47万张。
票价成为难以回避的核心问题。
据灯塔数据,2021年春节档平均票价48.88元,创下此前历史最高记录。2019年平均票价44.66元,更早的2018年平均票价为39.72元。今年,平均票价达到55.2元,再次创下历史高点。
在北京票房排名第一的石景山万达影城,看一场《长津湖之水门桥》的VIP厅最高票价达到199.9元,IMAX厅最高票价达到139.9元。事实上,石景山在北京消费水平很难说高位。在位于东五环外的朝阳区长楹天街卢米埃影城,看一场IMAX版《长津湖之水门桥》均价为159元。
高票价下市场冷淡是种显性问题。
《水门桥》被赋予了救市重任,该片票房已突破16亿元。图片来源:片方海报
“过剩”
客观上,影院是票价上涨主要推手。
多位影投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今年票价上涨不少,但背后有着迫不得已。
目前,由于影市冷淡,影院赢利能力每况愈下,更在疫情沉重打击后,到了苟延残喘地步。
以影院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横店影视为例,其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当年预计将扭亏为盈,净利润1200万元至1400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为-4300万元至-4100万元。
虎年春节档的超强阵容,成为影院们唯一希望。
影院们定价筹码来自,去年春节档的超级火爆,以及《长津湖》提价成功。
有影投高管并不讳言,核心问题,来自银幕过剩。
在政策推动下,大量影院继续入市,最终挤压市场。在今年初三,全国放映场次达到50.61万场,而去年同期,场次仅为46.21万场。
推动力就来自影院数持续增长,2月2日,全国共有11703家影院处于营业状态。
另据国家电影局的数据,2021 年底,我国电影银幕数已达 8.22 万块,增幅8%,位居全球首位。
“现在进退两难,政策补贴没有到位,市场冷到冰点,但钱也收不回来,只得硬着头皮经营。”有进市场不久的小影投老板称。
“短缺”
但另有影投高管表示,更关键问题在于内容短缺。
“平时缺片,我们没法活了,只能靠着春节档与国庆档续命。”他说。
缺片有着多重因素。一方面,由于疫情等缘故,好莱坞大片上映较往年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影片产能不足。
事实上,在疫情前的行业整治中,电影业本就处于冰点,大量资本逃离,随着疫情后项目上映延迟,更加大现金流压力。且政策依旧存在不确定性。
由此,为数不多的复工项目,现金流难逃紧张状态,片方也只能既望效益最大化及稳妥,大片扎堆核心档期成常态。
这最终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我看不到未来方向,目前项目以稳为准。”有头部电影公司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另有电影上市公司人士表态,为了分散风险,该公司很少再主控项目,以参投为主。“总体很灰暗。”他称。
立春节气到了,但电影业离春天,仍有些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