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周报(第35期)丨避免因能耗指标限制企业正常用能;“东数西算”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23家银行通过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2022年02月21日 10:4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德尚玉
本期看点:发改委等发文:避免因能耗指标限制企业正常用能;“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适应战略2035》: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23家银行通过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春节过后,“双碳”领域相关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下一步,更多更细化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如何探索落地?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相关政策?

21碳中和课题组推出的碳中和周报,梳理盘点近期碳中和宏观政策、绿色金融等重点消息,致力于发现绿色低碳发展背后的价值。

本期看点:发改委等发文:避免因能耗指标限制企业正常用能;“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适应战略2035》: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23家银行通过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一、碳中和政策周报

1、发改委等发文:避免因能耗指标限制企业正常用能

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包括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和外贸外资、用地用能和环境五个方面政策。其中提出,优化考核频次,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避免因能耗指标完成进度问题限制企业正常用能。

金融信贷政策提出,落实煤电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政策,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推动金融机构加快信贷投放进度,支持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项目建设。

保供稳价政策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整合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对能效达到基准水平的存量企业和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在建、拟建企业用电不加价,未达到的根据能效水平差距实行阶梯电价,加价电费专项用于支持企业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改造。

投资和外贸外资政策提出,组织实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鼓励中东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推进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发展,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投资。启动实施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工程。

用地、用能和环境政策提出,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优化考核频次,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避免因能耗指标完成进度问题限制企业正常用能;落实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政策,加快确定并组织实施“十四五”期间符合重大项目能耗单列要求的产业项目。

21低碳快评:春节过后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其中包括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等。发改委等12个部门发布的这份文件涉及到多个关于绿色低碳的内容,核心就是加快对传统产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改造,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此外,今年要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在减排的同时,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企业在面对减排与发展如何平衡时,也获得了较大的缓冲时间与空间。

2、“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解读称,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以大换小、低碳发展等措施,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21低碳快评: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不断落地的背景下,数据中心的能耗也在迅速增长,从而造成东部数据中心布局与西部能源资源的错配矛盾越来越突出。“东数西算”工程为此选取8个算力枢纽,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地区的布局,从而更好地消纳西部可再生能源,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

3、《适应战略2035》: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2月18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适应战略2035》)。

会议指出,制定《适应战略2035》对于积极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展现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气候敏感脆弱领域和关键区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强化重点领域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信息平台;继续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拓展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各地各部门制定本地区本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21低碳快评: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严峻,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适应战略2035》是中国面对气候变化的主动作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以及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在气候变化面前更易受影响,而且受影响的程度更深。《“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就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我国中心城市、城市群迅猛发展,人口、生产要素更加集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日趋复杂,生产生活空间高度关联,各类承灾体暴露度、集中度、脆弱性大幅增加。因此,重点领域和区域以及城市,更应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从而降低气候灾害带来的损失。

4、三大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启动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海警局联合印发《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十四五”时期渤海、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邻近海域等三大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作出了部署安排。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三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较2020年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稳步推进,主要河流入海断面基本消除劣V类,滨海湿地和岸线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美丽海湾。

《行动方案》部署了四个方面的主要攻坚任务。一是在陆海污染防治方面,立足三大重点海域生态环境禀赋和发展定位,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入海河流水质改善、沿海城市污染治理、沿海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海水养殖环境整治、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岸滩环境整治等7个专项行动。二是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巩固深化渤海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推进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滨海湿地和岸线保护修复;加强区域珍贵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加强渔业资源养护。三是在环境风险防范方面,实施涉海风险源排查检查、环境风险隐患整治、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管能力建设等重要措施。四是在美丽海湾建设方面,实施“一湾一策”海湾综合治理,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海湾生态环境常态化监测监管等重要措施。

21低碳快评:海洋环境治理与保护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海洋环境的改善也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积极影响。三大重点海域分别对应的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这也是中国经济的三大增长极,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与产业,随之也产生了更多的垃圾、污水等废弃物,针对这三个重点海域打响综合治理攻坚战,也将对全国的海域治理产生示范作用。

5、全国碳市场碳价小幅上涨,成交量大幅减少

2月14日至2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151吨,总成交额121,832.34元。挂牌协议周成交量2,151吨,周成交额121,832.34元,最高成交价58.80元/吨,最低成交价50.54元/吨,2月18日收盘价为56.88元/吨,较2月11日上涨1.30%。无大宗协议交易。截至2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86,726,403吨,累计成交额8,076,444,264.55元。

21低碳快评:春节后全国碳市场碳价仍保持在高位,上周碳价波动幅度加大,收盘较此前一周有小幅上涨。不过,成交量较前一周大幅下降。由于成交量较小,对于碳价的走势难以做出准确判断,未来随着“双碳”领域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地,人们对碳价的预期也将更加明朗。

二、绿色金融周报 

1、23家银行通过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于《中国金融》撰文称,已完成第一阶段气候风险压力测试,23家参试全国性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在压力情景下满足监管要求,将努力提高金融体系气候风险管理能力。

2021年,人民银行组织全国23家主要银行开展第一阶段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针对火电、钢铁、水泥三个高碳行业,分析在引入碳排放付费机制的情况下,从当下到2030年相关企业因成本上升导致贷款违约概率上升,进而影响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情况。央行将重点提升气候风险管理能力,科学监测评估气候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有力、有序、有效地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21低碳快评:气候风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向金融体系传导。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根基,气候风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会通过多种渠道向金融体系传导,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风险也会反过来损害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

2、农行、邮储、民生银行公布2021年碳减排贷款情况

近期,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各家银行接连公布2021年7月-12月碳减排贷款信息。21低碳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在此期间,农业银行合计向525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3519576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8%,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7506584吨二氧化碳当量。邮储银行合计向196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2054627.80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9%,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3834378.46吨二氧化碳当量。民生银行累计向11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15.39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9%,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39.3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1低碳快评:“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并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碳减排支持工具能够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向相关政策支持领域和产业倾斜,也有效促进了碳减排贷款的发放速度。

3、浦发银行发放异地新建水污染集中治理项目贷款

日前,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联合该行南宁分行向上海华谊集团发放在广西钦州的新建水污染集中治理项目贷款。近期,华谊集团在广西钦州的在建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需配套建设大型污水集中治理系统并有融资意向。浦发银行提供基于绿色金融体系的融资方案,完成总分行两级授信审批。期间,该行上海分行通过与南宁分行联动,在规定时间内实现了总额4.88亿元的贷款投放。

21低碳快评:该笔业务是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在绿色金融细分领域跨区域服务的尝试,在“双碳”目标之下,银行应加大绿色领域产品创新和资金投放力度,满足企业绿色发展需求。

4、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发行绿色零售债券,总值60亿港元

香港特区政府2月15日公布,将首次发行绿色零售债券,目标发行额为60亿港元。债券年期为3年,每手1万港元,债券持有人每6个月将获发一次与本地通胀挂钩的利息。零售绿债募集所得的资金,会直接投放于具环境效益的绿色项目。此次绿色零售债券将于3月22日发行,3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并可在二手市场进行买卖。

21低碳快评:香港首次发行绿色零售债券,符合深化市场发展、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实现金融普惠的目标,也代表着绿色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将引导资金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5、全国首批“绿保贷”业务落地武汉

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联合举办首批绿色企业保证保险贷款(简称“绿保贷”)签约仪式。仪式上,汉口银行向君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放“绿保贷”500万元,兴业银行武汉分行向三峡电能能源管理(湖北)有限公司发放“绿保贷”300万元。该产品将在两区率先开展试点推广,探索通过政府、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分担贷款风险的方式为绿色企业融资提供保障、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并为银行绿色贷款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未来,该业务将助力区内节能低碳、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绿色企业发展,推动武汉建成绿色金融高地。

21低碳快评:这两笔贷款的发放标志着全国首批“绿保贷”业务在武汉诞生。随着首批“绿保贷”业务在武汉落地,区内“绿保贷”业务有望在机制建设和业务增量上实现突破。

6、江苏银行业发布首份绿色金融服务自律公约

2月14日,江苏省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江苏银行业绿色金融服务自律公约》。《江苏银行业绿色金融服务自律公约》共计26条,其中自律条款9条,从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产品服务、风险披露等方面对江苏银行业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进行了有效规范和约束。其中《公约》第十八条明确,要加大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产品供给,加强绿色消费、绿色理财、绿色租赁、绿色托管、碳金融等金融服务创新,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提高中长期资金支持力度,支持与绿色金融相关的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和跨境人民币业务。

21低碳快评:《公约》的发布有利于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引导江苏银行业绿色金融服务规范、有序、高效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地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有利于全省绿色金融自律机制的形成,完善江苏银行业绿色金融能力建设体系。 

(实习生王栩萌、赵宇心、任怡有贡献)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