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新冠疫情突袭之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问题凸显。因此,“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调整医疗卫生体系重点向公共卫生领域转移。作为公共卫生核心疾病领域之一,感染疾病的防治工作对于提升中国公共卫生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此,2月22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依托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简称“国家中心”)与杨森中国、上海华申微生物和感染研究所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简称“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国家中心和杨森中国将联动多方合作伙伴,针对疾病发现、诊断、治疗全路径,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一体化平台,打造共赢的抗感染生态圈,以实现感染病防治新格局。
在签约仪式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谈到,目前我国感染疾病的诊治和防控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次备忘录的签署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疾病诊断水平、改善创新治疗方案和药物的可及性、带来持续有效的患者管理。
张文宏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通过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家开始关注到整个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治疗水平。截至目前,中国在新冠防控当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某种方面来讲,中国在感染病学科的能力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显示,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值得提升的余地。
“事实上,在感染性疾病整个学科方面,我们应该从这次新冠当中汲取更多力量。依据这么多年我们在感染性疾病领域的发展来看,在精准防控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我们倡导今后,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在感染性疾病方面还需要做得更高更好。也就是说,如果漫无目的一刀切,无论是疾病治疗还是诊断都有可能造成医疗资源巨大浪费,而且会导致本应该得到治疗的患者无法得到最好的治疗。”张文宏教授说道。
抗感染领域痛点凸显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感染疾病领域的发展成为国家和公众关注的重点,然而,感染性疾病涉及的面非常广,在当下仍然存在较多未被满足的需求。
例如,当前,全球感染性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耐药菌感染成为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临床上也面临着耐药菌感染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重,且用药选择非常有限等多重挑战。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感染疾病消除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而耐药性的管控也成为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一大关键。
张文宏教授介绍,患有其他诸多疾病的患者生病会主动前往医院就诊,但感染性疾病很多是处于早期甚至是潜伏期,疾病进展较慢,症状尚未进入严重期,导致不少患者及医生忽略了对疾病的关注。与此同时,有患者会因为贫穷限制了他们到医院里面早期求医的可能性,再加上很多基层医院在诊断精准方面能力不够,使得不少感染性疾病缺乏规范性的治疗,加大患者后期疾病治疗的支出。因此,实现对感染性疾病的精准防治成为重要一环。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精准?对此,张文宏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无非在于通过精准诊断带来精准治疗,而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需要借助科技的不断发展才能做到。
“例如,结核病领域,过去,尽管患者会反复对疾病进行治疗但是最终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中的原因在于并未对疾病的耐药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但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云南、贵州部分贫困地区,我们会通过开展包括结核病在内的项目,把精准的诊断投送到地方,让医生在第一时间对耐药性进行精准的判断,再开始设计精准、标准化的国际治疗方案,使得当地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从50%提升到约90%的水平。”张文宏教授说道。实际上,不仅仅是结核病,从这一次新冠也看到了中国防控好的主要原因在于,管控好新冠传播当中的核心环节,也就是说,中国的防控是打中了新冠的“七寸”。新冠是如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耐药细菌的感染、院感(院内感染)也是如此。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充分考虑到院感的风险,通过整个感染病学科科学、精准的管理,实现院感防控整体能力的提升。
“现在并非全国范围内所有医院都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部分医院感染病学科依旧比较薄弱。我们希望依靠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国家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从诊断、治疗、防控各个方面,通过整个公共卫生体系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把一些好的精准防控、精准治疗的模式进行不断的推广,使得我国整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模式、诊治能力得到提升。此外,通过对所有感染病学科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诊疗水平。”张文宏教授强调。
多方打造抗感染生态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现场获悉,此次国家中心与杨森中国于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基于国家中心及研究所在感染病领域强大的临床资源、科研人员和实验设备等优势,以及杨森在病毒/细菌、耐多药肺结核及肝炎领域的技术优势,探索多方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转化和学术交流等维度潜在合作机会。
此外,双方将携手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抗感染生态圈,赋能患者全病程管理,实现感染病防治新格局。加强临床研究协作,进一步共享研究中的资源设施与成果。积极提升医生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
杨森中国精神科学、神经科学、抗感染及疫苗事业部负责人王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打造生态圈需要在产学研医多维度协同发力。在产业端需要联动行业内上下游企业,尤其是诊断公司,提高疾病的发现率和治疗率。同时,在科研方面,需要和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进行合作,并且面向基层医生进行培训,提升其诊疗能力和感染性疾病识别能力,帮助患者进行高效的转诊,给患者提供更好更标准的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率,最终做好疾病管理。
“整个生态圈的打造覆盖了从研发、发现到诊断、转诊治疗和疾病管理全方位的合作,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能够提升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率。”王玉说道。
具体而言,在患者端,抗感染生态圈需要通过打通诊断、治疗、康复各环节,在实现早筛早治的同时,为患者提供立体化、全病程的解决方案,帮助更多患者实现更优化的疾病全程管理,实现患者利益和效果获益最大化;
在医生端,抗感染生态圈将通过为基层医护人员带来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获得包括诊疗技术、治疗方案、疾病管理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在高危耐药结核病患者的识别和转诊优化方面,提升诊疗水平,推动疾病诊疗标准化,助力抗感染学科的全面发展;
在产业端,通过与政府及其他行业伙伴开展合作,抗感染生态圈将增加业界各方彼此对话的机会,促进各方交流学习和协同合作,使产业生态得到深度融合,获得进一步的创新发展。
“我们也会参考其他国家在生态圈建立的合作。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由于在感染疾病领域具有资质的筛查公司并不多,所以在选择合作伙伴上需要更加谨慎。同时,我们也会参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或疾控中心的建议,考虑上下游企业间合作的稳定性和可信任性等多方因素。”王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在以科学为驱动力的基础上,公卫也需要做到政策化、伙伴化、智能化。
公共卫生依托于政策的优化,需要企业与政府一起合作,塑造更好药物的可及性,尤其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创新药的可及性。同时,需要通过和不同的行业伙伴一起合作,让疾病诊疗的生态圈(预防—筛查—诊断—治疗)能够变得更加有效。除此之外,数字化医疗最近几年在中国发展非常快,在数字化这个层面,不仅在科普教育上,企业可以在线上诊疗和线上疾病管理上继续发力,尤其是在感染性疾病方面,需要通过数字化医疗发展,减少疾病在防治过程中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