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英子 北京报道
4月18日晚间,一则“停运通知”开始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流传,称京医通线上系统将于2022年4月20日9时起正式停运。该通知的落款人为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怡合春天”),也就是京医通线上系统的运营方。
上述通知显示,停运的原因是运营经费问题。
“北京银行作为京医通线上系统的出资方,一直以来将该公益项目作为其重要社会责任亮点对公众进行宣传,却一再拒绝履行出资义务,导致我司独自负担这个公益项目数亿元成本长达七年之久,目前我司已不堪重负、弹尽粮绝。”怡合春天在通知中如此表述。
对此,北京银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行已收到怡合春天关于京医通停运的通知。一直以来我行高度重视京医通的安全运行工作,我行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继续与怡合春天进行积极的沟通,以理性的态度,加强各方协同,确保患者正常就医。”
19日,北京市卫健委则对此在官网发布回应称,怡合春天作为京医通线上系统的运营方,与出资建设方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产生纠纷。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前期已关注到此事,已紧急通知双方,将进一步督促指导双方从维护公众利益出发,依法理性解决纠纷,使广大群众能够继续获得便利的线上预约服务。
“冬天”里的怡合春天
公开资料显示,京医通是2012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联合北京银行推出的具有电子账户功能的实名制IC就诊卡,可作为医院就诊卡使用,并实现小额支付功能,旨在逐步替代原来各医院自行发放的各类诊疗卡,实现联网医院间“一卡通用”。截至2021年初,该项惠民工程已覆盖北京27家三级及以上医院,发放“京医通”卡超过2400万张,单日挂号量超10万次,市属门诊预约率近90%,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预约挂号入口。
作为京医通的运营方,怡合春天自2018年开始便显现出了自身的运营困境,主要体现在合伙人之间的内讧,此事一度诉诸公堂,最终遭遇合伙人撤资。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2017年9月12日,中青中联(北京)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增资的方式正式成为怡合春天的股东,持股67.1053%,同时,怡合春天的注册资金由5000万增至1.52亿元,法定代表人由马骏变更为李兴录(彼时也是中青中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除此之外,彼时,公司的股东还包含:北京众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众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天天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法人股东、自然人股东、马骏。
相关判决书显示,2018年12月4日,怡合春天的执行董事李兴录向马骏、众翰中心、众谊中心、天天公司、天悦公司等5家小股东发送《召开临时股东会通知》,11日,这5家股东回函称,中青中联公司向怡合春天提供1.1亿元的义务未履行完毕,李兴录与马骏对于公司的经营管理、利润承诺存在不同意见等,认为召开股东会,可能会进一步激化股东之间、股东和公司之间的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故要求公司暂时不予召开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
结果,李兴录还是在上述股东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了股东会,形成决议。
2019年1月21日,上述5家小股东将怡合春天和中青中联公司告上法庭,诉请撤销上述公司决议。
2021年6月份,中青中联公司撤资,怡合春天的注册资本重回5000万,法定代表人从李兴录变更为马骏。
不仅增资扩股遭遇失败,怡合春天还多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启信宝信息显示,怡合春天于2019年8月19日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额1287482元;于2020年7月9日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287481元;于2022年3月31日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3045530.0元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启信宝显示,2020年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的同时,怡合春天还中标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互联网诊疗系统项目,合同价款为0元。
北京市政府采购网显示,怡合春天在2017年7月份便中标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京医通预约平台导医服务项目,中标金额为91.9万元,合同履行期为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