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丨《甘草披萨》:体会青春期的躁动,或长或短

2022年04月23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 / 柳莺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新作《甘草披萨》在好莱坞秀场折戟,也许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现如今的北美电影圈,少数族裔叙事、女性话语,及社会现实主义题材层出不穷,日渐成为创作的主流。而如同《甘草披萨》这般带上怀旧滤镜,专心致志为回忆掸去灰尘,从青年时代的成长语境中汲取创作素材的影片,可能多少会被指责为保守,甚至过时。

片名“甘草披萨”看似奇怪,其实指代的是黑胶唱片——色如甘草糖,形如披萨,循环往复地播放,不知疲倦。影片故事关乎两个年轻人的爱恋, 叙事语调是轻盈的,它带着上世纪70年代流行文化甚是推崇的天真与浪漫。15岁的少年加里在高中毕业照拍摄现场偶遇比他年长许多的阿拉娜。加州明媚的阳光下,老成的加里被阿拉娜无所顾忌的稚气所吸引,展开了猛烈的攻势。两人情感的发展伴随着各自的事业转向,彼时的美国社会中充满着过剩的乐观主义精神,似乎只要有足够的勇气,人人都可以找到发财致富的路径,成为名噪一时的商业巨子。加里拥有成功的执念,曾经当过童星的他,早已懂得高人一等的滋味,于是早早地谋划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阿拉娜虽然年近三十,但仍旧充满诸多单纯的念想,当演员、写歌曲,她有时如孩童般无所事事,靠着一点运气攀爬社会的阶梯。

年龄、性别和性格都大相径庭的两人,在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编织的故事中形成了迷人的互动,这也是《甘草披萨》在编剧上做得最为令人惊叹的一点。加里和阿拉娜的交往既有情侣的浪漫,也有朋友间的义气,甚至有母子间的相互依靠,更有商业伙伴间的共同进退。在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他们如同两朵浮萍,共同漂往同一个地方。在与“全世界为敌”的过程中,矛盾与冲突也在所难免,电影也如同经典式的好莱坞叙事一般,勾勒了恋人从惺惺相惜,到分道扬镳,再到不舍回眸的动情过程。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在影片中找到了一种完美的平衡,它从一个极小的切口进入私人情感领域,如同人物速写般快捷、全方位地勾勒出角色的性格和生命轨迹,不在闲杂人等的身上耗费太多笔墨。另一方面,作为北美最重要的电影作者的导演也不忘用私人成长史来对彼时的大环境进行精准无比的描摹——无论是加里进军的水床生意,还是因为贵金属涨价而停滞的弹球游戏机买卖,抑或是石油危机下被汽车拥堵的街道,都明确地提醒着观众必须戴上时代的眼镜审视这个故事。复古的脉搏,配合着在不同迷人场景间如同永动机般跳转的镜头,道尽了青春期的本质:它与年龄无关,是心理持久的迷茫与冲动。人们体会经历青春期的躁动,或长或短。

诚然,此番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镜头中,作为创作者的他依旧是真实的。他无比虔诚地徘徊在丰沛的私人经历中,将周遭亲友身上发生的趣事信手拈来,糅进加利福尼亚温暖的空气中。而圣费尔南多山谷,这片养育了导演的土地,则成为他创作脉络中最为重要的地标和主题。环环相扣的剧情,细致入微的描摹,真实无比的表演,都让《甘草披萨》回味无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