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这五年丨珠三角跃升10万亿级城市群,5年里“再造”了一个深圳

2022年05月09日 21: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梁施婷,记者郑玮
2021年,珠三角9市GDP突破10万亿元,比2016年增加3.24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深圳,“万亿俱乐部”成员从广深“双子星”扩容为广深佛莞“四巨头”,一个10万亿级城市群闪耀珠江两岸。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梁施婷  记者郑玮  实习生高靖琳  广州报道 “五一”期间,广州地铁7号线顺德段正式开通,再添一条连接广佛两市的轨道交通大动脉。每天,横跨广州与佛山两地的通勤人数超过了176万。

实际上,随着交通网络越织越密,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产业联系更是变得密不可分。得益于城市群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活跃流动,一个十万亿级别的世界级城市群正在珠三角加速崛起。

过去5年,珠三角9市为广东创造了近八成的GDP,带动全省经济再上新台阶。深圳GDP突破3万亿,广州GDP紧跟其后,佛山、东莞也相继跨越万亿GDP门槛。随着发展能级持续提升,2021年珠三角首次跨越10万亿元“大关”。

同时,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度也不断提升,城市群生态向更高能级演化,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以及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等多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

另外,在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下,珠三角城市群正更好带动粤东西北地区“融圈进链”发展。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之后,世界级城市群被明确成为目标之一,这一目标有力地引领着广东全省的高质量协调发展,也更加有力地支撑着全省乃至全国更进一步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

珠三角新能级:迈入10万亿级城市群

人口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活力的最有力证明。过去5年,珠三角9市的常住人口从7338.07万人增至7846.88万人,增幅在全国领先,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也从2017年55.1%上升至2021年的61.9%,集聚能力强劲。

人口集聚背后,市场活力凸显。深圳是全国创业密度最高的城市,2021年,深圳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80.36万家,比2017年增长超过一倍;广州的市场主体也已突破300万家,东莞和佛山则分别突破了110万家。

这既归功于上世纪珠三角“三来一补”产业奠定的基础,也有赖于不断“腾笼换鸟”创造的发展活力。

尤其是近5年来,一大批新一代的创新创业者集聚珠三角,引领和推动了珠三角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出一批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明星”企业。

2013年,出生在潮州的80后科学家黄源浩辞去在全球光学测量最顶尖实验室的工作,回到深圳成立了“奥比中光”,开始了其在3D传感领域的研发工作。两年后,奥比中光研发出我国首颗3D感知芯片,并正式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成为全亚洲首家、全球第四家具有深度计算级别芯片量产能力的厂商。

在珠三角,类似奥比中光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引领了先进制造业的迭代与升级。2021年,广州和深圳的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9.3%和68.8%,均大幅超过全省水平(54.2%)。汽车制造、高端装备以及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在珠三角的经济中“挑大梁”“唱主角”。

以汽车产业为例,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3家企业去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进入全国前十,推动广东省汽车产量创历史新高,广佛肇三地已形成了一条完整汽车产业链,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如今,打开珠三角经济地图,城市群产业联动比比皆是。2021年公布的全国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中,珠三角占据6席,占比接近1/4,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等“组团”入选。工业机器人、高端海洋工程及海上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等项目落地,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初见雏形。

作为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珠三角通过产业联动迅速提升了发展能级,2021年珠三角9市GDP总量一举突破10万亿元,比2016年增加3.24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深圳,“万亿俱乐部”成员从广深“双子星”扩容为广深佛莞“四巨头”,一个10万亿级城市群闪耀珠江两岸。

都市圈新时代:联动发展促裂变进阶

珠三角城市群能级提升背后,以都市圈建设为路径的融合创新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近5年来,珠三角城市群提速趋势明显,以都市圈建设为中心,探索加快打通产业链接脉络,逐渐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逻辑。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化都市圈体系,培育壮大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其中,广州、深圳和珠江口西岸3大都市圈核心部分均位于珠三角地区,分别以广州、深圳、珠海三座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一体化协同发展。

“都市圈是城市化的升级版,从区域合作到一体化再到同城化,是不断升级的过程。”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经济学教授陈鸿宇分析,产业协同重塑已经成为链接各大都市圈经济要素、推动圈层整体能级提升的重要“工具”。

依托都市圈的建设,珠三角正探索突破一系列发展关口,譬如破解广深发展空间问题、破解内部城市间发展不均衡问题、促进产业链协同重塑以获得新的更强大的竞争优势。

以深圳都市圈为例,深圳近10年产业外溢显著拉动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2018年,华为将终端相关部门从深圳迁入东莞松山湖,随华为迁徙的软通动力、中软国际、易宝软件、华微软件等供应商,进一步帮助东莞延伸、拓展了电子信息产业链条。2020年,华为系包揽东莞实际出口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效益贡献企业榜单的第一名。

深圳都市圈的另一城市,惠州同样是典型案例。2021年,惠州土地开发强度约为9.7%,惠州陆海空间面积大,其中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广深莞三市面积之和,约占大湾区的1/5。

2016年,总部位于深圳的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在惠州开设其全资子公司——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惠州华星光电生产制造负责人钟川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目前在深圳、惠州两地产业项目协同下,TCL科技集团可以完成从原材料玻璃到电视整机出货的全部工序,“我们在电视机领域的生产布局是非常完善的,这也是TCL电视可以做到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产业链协同带动下,2021年深圳、东莞和惠州三座城市的GDP总量之和已突破4.6万亿元,东莞成功迈入“万亿GDP俱乐部”,惠州也凭借4977.36亿元GDP成为珠三角“第五城”。

“都市圈和产业链是一个铜板的两面。”陈鸿宇表示,在以前传统的行政区经济视角下,容易把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对立起来,割裂城市群、都市圈的市场体系和经济网络,从而产生行政性的产业同构化问题,“目前,各地已逐步认识到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是统一的。”

“实现都市圈和产业链两种模式的协同,就是要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结构,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要突破本地行政区划,在都市圈、大湾区等更大的视角里考虑产业发展前景,要‘进得了圈,挂得上链’。”陈鸿宇说。

双核+双副中心:重构协调发展动力

过去5年里,广东还以“一核一带一区”战略为统领,力推区域协调发展,力图破解广东发展最大短板。

这一思路中,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推进珠三角核心区要实现深度一体化,并将重点打造粤东粤西沿海产业,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还要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强调珠三角核心区要强化对全省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双核+双副中心”的动力机制,其中“双核”为广州、深圳,两个省域副中心为汕头、湛江。

根据广湛、深汕的协同发展方向,深圳与汕头聚焦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广州和湛江则围绕经济社会领域展开全方位交流合作,重点包括文化旅游、卫生健康、人社、金融、港口等多领域。

从近年的实践来看,这一动力机制的效用正在加快发挥。

以深圳与汕头联动发展为例,汕头港对标深圳港,提出打造招商港口内贸业务南方(粤东)转运中心。2017年,招商局集团增资扩股汕头港,汕头借港口的优势推动港产城联动,吸引大型制造业落户推动临港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汕头的滨海临港产业片区的建设一方面是在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冷链物流等重大产业上加大与深圳的合作,做大做强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另一方是因地制宜构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广州港与湛江港的合作也进一步打通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的主要流通中心和区域性集装箱运输中心。广州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益波指出,这将发挥广州港核心枢纽港作用和两港大宗散货深水化、大型化和专业化合作优势,拓宽两港业务发展空间,延伸供应链服务,形成航线联动发展、通关一体化局面。

再以湛江为例,随着广湛高铁、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粤西沿海高速以及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粤西段等顺利推进,为湛江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的跨区域“同频效应”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陈鸿宇认为,湛江依托大港口发展大钢铁、大石化的产业格局已初具规模,是粤港澳大湾区连通海南、北部湾、大西南和东盟的必经通道。

借助“双核+双副中心”联动,广东正重塑新的产业增长极,近年湛江中科炼化、巴斯夫、茂名东华能源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阳江国际风电城规划也已经获批。广东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持续升级壮大绿色石化、新能源等优势产业,一批千亿元级石化、钢铁等沿海重化产业带和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张燕也分析,广东要发挥珠三角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关键是要破解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更多促进产业承接转移和产业链协作的路径和模式,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与珠三角形成紧密分工协作的关系,更多地为粤东粤西粤北注入人才、资金、技术、大数据、管理等新的发展要素。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