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周报(第42期)|广州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倍增行动,天津经开区推出跨境国际通讯专线

2022年05月23日 17:1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赵子健,索寒蕾

时政要闻

  • 市场监管总局:中国市场主体增至1.58亿户

5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介绍,中国市场主体总量已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长到目前的1.58亿户,这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

我国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切入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力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这十年来,为此推出了系列举措,包括推动出台《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一次全面统一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制度;实现了从注册资本实缴制到认缴制,从“先照后证”到“证照分离”,从市场主体准入到产品准入,从高效准入到便捷退出;还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过多干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企业平均开办时间由1个月以上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注销平均耗时由100天下降至60天,简易注销只需20天左右,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长到现在的1.58亿户。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我国将深入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完善行业准营规则和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更好发挥涉企基础制度对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着力完善和落实企业帮扶政策,研究完善扶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健康发展。

海关总署:中国连续五年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5月20日,海关总署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外贸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从量上说,十年来,货物贸易进出口量连创新高,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去年的39.1万亿元,2018年突破了30万亿元大关,2021年又接近了40万亿元的关口。国际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去年的13.5%,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从2017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五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近十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的不断跃升,充分体现了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在向全球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琳琅满目商品的同时,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从质上看,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外贸经营主体更有活力。十年来,外贸的经营主体增长了1.7倍,外贸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持续深化畅通,国内区域布局更加优化,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占比由十年前的11.1%提升到去年的17.7%,提升了6.6个百分点。进出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不断激发。这十年,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中国外贸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更强,在经济引擎中发挥的作用更大,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更雄厚。

十年来,全国海关围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促进了外贸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由86个减少到41个,整体通关时间四年来压缩了一半以上。

二是大力支持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推动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目前全国共有综保区156个。积极开展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坚持“管得住、放得开”原则,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监管框架方案等。

三是积极促进外贸新业态有序发展,“网购保税进口”“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监管模式,满足了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需求,使“买全球”“卖全球”成为现实。

四是全面深化海关国际合作。与171个国家地区海关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深度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海关组织(WCO)有关规则制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的磋商,积极参与全球海关协同治理。支持共建“一带一路”,2013年到2021年,推动沿线国家100多种优质农食产品实现对华贸易。推广“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中国有近4000多家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在境外享受和国内同样的通关便利,降低了贸易成本,为中国外贸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地方行动

  • 广州: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倍增行动,今年拟上市15家

5月16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发布《进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6年)》(简称“科技型中小企业十条”)、《强服务树标杆、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行动方案(2022—2026年)》(简称“高企六条”)两份政策文件。

两份方案覆盖了科技企业发展的不同成长阶段,将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十条”旨在加快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高企六条”则将在现有基数基础上,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科技型中小企业十条”从五个方面,引导人才、资本、项目、平台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

广州将在科技创新母基金中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子基金。对投资广州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机构,政府按照实际到账投资额的15%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支持。推进科技企业研发政策应享尽享,简化企业普惠性优惠政策兑现程序。同时,广州将完善金融资本支持企业创新机制,开展“债权+股权”的科技金融精准对接等服务。探索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或“旋转门”机制。夯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根基,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鼓励国有创业服务载体改革释放活力。

“高企六条”提到,广州将实施科研强企、产品兴企、人才优企、服务暖企、金融惠企、精选育企六大行动。例如,广州将支持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增加发明专利,五年内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倍增行动等。根据目标计划,今年全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将达5000家左右,新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15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获授权发明专利8000件左右,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600亿元左右。

  • 深圳:全国首个规范个人破产申请指引

5月17日,全国首家破产法庭——深圳破产法庭公布了《加强个人破产申请与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全国首个规范个人破产申请的指引。《意见》明确,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个人破产申请时应充分、如实披露相关信息,在面谈辅导中提供虚假、变造资料,申报不实信息,作虚假陈述或者误导性陈述,导致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意见》的出台有望扎紧个人破产制度“篱笆”。其中明确,债务人申请个人破产清算的,应当丧失清偿债务能力且清偿能力难以恢复。不符合相关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对个人破产清算申请不予立案;人民法院对个人破产申请进行审查,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可以进行听证调查。

  • 泰安: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只经1个环节,推进“电水气暖”联合办理

5月17日,泰安市发布《泰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方案围绕开办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获得电力等十九大领域提出上百条具体措施。

方案指出,持续优化企业开办“1545”服务模式,即新开办企业全流程(名称申报、企业登记、印章刻制、涉税办理、银行预约开户、社保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登记)业务办理只经1个环节、自选5种方式、实现4零成本、获享5项服务,其中符合要求的,只需1小时办结。

方案还指出,打造“电水气暖”联合办理新模式。推动电力营业厅上线“电水气暖”联合报装服务,建设共享营业示范网点。拓展电水气暖联合服务场景,政务服务大厅将电力业务加快并入“电水气暖”报装联办事项,实行统一集中规范管理。5月底前实现线上线下“电水气暖”联办“一表申请、一窗受理”。

典型案例

  • 广州海珠:商贸楼宇和园区引进重大贡献企业每年最高奖励600万元

近日,海珠区举办楼宇经济政策及白皮书发布会,发布了《海珠区商务楼宇与园区评星及奖励措施》和《海珠区楼宇经济白皮书》。

《海珠区商务楼宇与园区评星及奖励措施》关注重点产业,鼓励在星级楼宇评定和奖励上突出经济效益和创新效益。其中,奖励措施给出了全广州市同类奖励扶持最高金额,即对于区内商务楼宇、园区引进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重大的“四上”企业,每年最高奖励600万元。

海珠区还加大了,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都市型工业等重点产业企业引进的奖励力度,引导楼宇打造特色产业集聚,鼓励新增楼宇、园区加强招商力度,力争打造更多亿元楼宇和十亿元楼宇。对于引入获得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认定企业的楼宇、园区,还将给予额外奖励。

据介绍,海珠区近年来依托“一区一谷一圈”三大产业平台,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和城市开发,楼宇经济进入蓬勃发展期。截至2021年末,全区已建成投产的1万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达到97栋,可供招商面积超560万平方米。2021年,海珠区税收超亿元商务楼宇达14栋,较2015年增长1.33倍,楼宇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

  • 天津经开区: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三张清单”,打造新型跨境国际通讯专线

日前,天津经开区举行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创新推出“三张清单”,即企业问题清单、企业服务清单和营商环境创新清单,实现一张清单解难题、一张清单管服务、一张清单搞创新。

所谓企业问题清单,是在2021年实施服务企业十项重点工作、解决100个企业问题的基础上,依托常态化沟通机制,收集了100个企业关注的急难痛点问题形成的,清单共涉及审批监管执法、规划建设、生活配套、产业链供应链等10个方面。

所谓企业服务清单,是经开区实施企业和企业家“按单点菜”“划勾选事”的清单化服务,以解决项目落地后企业家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服务需求。清单按企业家和员工全程关爱、企业开办、规划建设、成长培育、飞地特色五大周期维度划分,内容涉及企业家和人才的就医、子女入学、落户、住房等服务,以及企业在许可帮办、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人力人才等22个方面的100项具体服务事项。

所谓营商环境创新清单,是经开区通过对标“北上广深杭重”6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831项举措任务清单,以及各地区营商环境5.0方案形成的。清单以揭榜认领、鼓励探索的方式,形成了涉及体制机制突破、审批服务提升、人才服务优化、金融服务创新、法制监管完善5个方面共30条创新举措。其中,“人无我有”属于全市首创的举措5条、“人有我优”对标各地和其他地区的举措25条。比如,在体制机制突破方面,与中国联通共建北方首条新型跨境国际通讯专线“数聚港”,满足区内企业国际通讯需求,保障数字出口服务,为中国北方首创。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