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6月1日起,上海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各方如何协同推动经济恢复和重振?《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下称“50条”)从8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作出了积极部署。
在6月3日举办的“中欧教授话未来”之“重振经济,从凝聚共识到共同行动”主题线上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指出,上海当前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抢抓时间窗口,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全力跑出经济恢复和振兴的加速度。
汪泓表示,“50条”既立足当下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增强发展后劲,但关键要让政策落实落地,为企业送去实实在在的助益。
工作重心转向重振经济
“本轮疫情对上海经济运行的冲击前所未有,市场主体所遭遇的困境前所未有,经济恢复和重振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50条’的出台很及时,而且具有针对性,可以说是干货满满。”汪泓认为,复工复产复市的诉求已从一种共同呼声,变成了一种紧迫的行动。“50条”是当前上海全面复工复产复市的一次紧急动员令,关键要让政策落实落地。
首先,要释放“风向”效应。把稳经济大盘作为第一要务,在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防控的同时,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做到“应复尽复”“应放尽放”,让经济健康安全地发展起来。这种“风向”效应就是对预期的引导,把工作的重心转到重振经济这场重大战役上来。
其次,要呼吁“共同”行动。把重振经济支持企业复工达产的要求落实到全社会。所有组织、机构和单位都以推动经济复苏为共同目标,一通到底,将政策直达企业,释放指数级效能,推动上海经济尽快复苏。
另外,还要稳住企业信心,采取特殊时期采用的各种非常规的有效办法,让企业复工复产,让居民正常消费。坚持用市场化的办法、用改革的举措来解决企业难题,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缓免减退补”系列纾困政策,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减轻包括用工、用能、房租、社保、税费等在内的各类成本。
“疫情可能会反复,但复工复产复市,经济发展的信心千万不能有反复。”汪泓提醒,在政策落地,尤其在执行房租减免等具体行动时,要对国企、民企、外企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帮助中小微企业“脱困”
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遍布各行各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也是经济活力和城市“烟火气”所在。
汪泓指出,上海市中小微企业超50万户,占全市法人企业总数99.5%以上,吸纳就业占比已经超过了80%,当前保市场主体,尤其是帮中小微企业纾难解困,才是重振经济的根本和关键。
对于如何让企业活下去、旺起来,汪泓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真正使企业人流、现金流、物流动起来。既要让企业员工能在疫情防控要求下安全有序地流动起来,又要在生产环节打通物流,在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提前布局大仓、前置仓,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更要保证企业的资金流。
二是政府、园区要真正为企业做好服务,做好政策的守门人,直击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难点、痛点和堵点,解决最关键、最急迫的问题。千方百计帮助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困难行业,尤其是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三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形成链式协同效应,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形成以点带链。比如,构建上下游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鼓励上下游企业相互参股、持股以及签订购销中长期合作协议等方式,协同应对市场风险,达到成本最小化、资源合理化、技术管理协同化的目标。
再比如鼓励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加入到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以大企业为龙头、“链长”的产业链中,提升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协作水平。
四是激发企业主体作用,实现“化危为机”。强化企业发展韧性,鼓励企业参与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难题。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升级,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让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在产品设计、质量等方面的创新优势来部分抵消成本上涨的影响。
“稳外资、稳外贸”巩固开放优势
“当今世界,谁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国际产业链的开放、稳定、安全,谁能在常态化防控疫情中提供最稳定的生产能力和最优化的营商环境,谁就具有了稳定外资外贸的核心竞争力。”汪泓认为,当前需要在稳信心、建制度、优环境等方面坚持巩固扩大开放的优势。
在稳住外资市场信心方面,她指出,稳住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同时应当注意到,中国拥有的巨大市场潜力,占外资企业市场销售份额的比重很大,而且兼具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外资企业也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
在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汪泓强调,要全面落实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部署,进一步提升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地位,包括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能级,推进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支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围绕离岸经贸业务提供金融服务等等,特别是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汪泓指出,要对重要外资企业建立一对一的服务机制,解决外资企业后顾之忧,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利用全球性平台进一步吸引外资,进一步激发外商投资。加快落实国家出台的外贸支持政策、强化外贸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强与外资企业高管面对面沟通。
消费、投资拉动经济全面复苏
“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还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长三角的龙头,是全国经济的重要枢纽和亚太地区的一个重要枢纽。要恢复振兴上海经济,必须是系统的恢复,而不能都是堵点,不能堵塞毛细血管,要能够系统集成指挥。”汪泓强调,打完防疫攻坚战后,转而要打好重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大战役,全力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和重振。
一是发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既要抓重大消费活动,激发2000多万上海市民的消费潜能,扩大总体消费需求,又要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比如,本次“50条”安排非营业性的汽车牌照额度增加4万个,对纯电汽车补贴1万元,嘉定区在此基础上加码给予购车消费者最高2万元的补贴,将对汽车消费形成明显的带动效应。
二是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设立政府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发挥杠杆效应。聚焦重点领域,更大力度扩投资、抓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新基建、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开辟更加广阔的投资平台和投资空间。
三是要想方设法稳定和扩大就业,多渠道挖掘就业潜力,要着力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就业。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助力企业更快复工复产。
汪泓表示,目前要打好重振经济的战役难度很大,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抢抓时间窗口,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全力跑出经济恢复和振兴的加速度。以加倍努力和超常规举措推动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让市场活起来、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