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对话·东方之珠再开新篇丨专访香港中大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云辉:香港科创发展必须融入大湾区

2022年06月30日 17:5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丽娜
在刘云辉看来,香港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大力推动高校发展科研,吸引了很多顶尖人才聚集香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丽娜 香港报道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机器人时代》的作者马丁·福特曾说过,机器人“不会改变我们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许多事情,但会改变字面意义上的一切。”

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教授、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云辉,1980年代负笈日本求学,1992年获得东京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博士学位后,由于研究成果出众,获聘加入日本国立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成为当时日本首批外国公务员。

然而,三年后,刘云辉却毅然放弃日本的高薪厚职,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谈及原因,这位国际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的权威学者笑言:“我还是希望能够回到中国人的地方。当时香港中文大学致力发展机械人,就来看看,结果一待就27年。”

刘云辉带领的科研团队主要研究“医疗及工业用途”机器人。在机器人抓取理论、机器人定位、自适应控制、机器人视觉反馈控制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发表了200多篇论文,2013年被评为Thomson Reuters(SCI数据库管理机构)工程界被引用最多的作者,更多次获得国际专业期刊和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

汇聚顶尖科研人才

高校作为科创生态圈的最上游,对科创发展举足轻重。与内地其他省市相比,香港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其国际化地位及东西文化交融的社会环境。因此,香港成为很多海外游子学成归来的“首选”。

在刘云辉看来,香港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大力推动高校发展科研,吸引了很多顶尖人才聚集香江。“香港的大学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也有很多的研究经费,大家做很基础、尖端的研究,正因为这二十几年香港一直在坚持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所以才能够在国际上有一定地位。“

回归祖国之后,香港作为中外科技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过程中,科技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香港高校在各类国际排名和评估中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

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和沉淀,香港高校在全球科研领域已占一席之地。2021年5月,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公布了“2020 年研究评审工作”的结果。结果显示,70%学术研究成果被国际专家评为“国际卓越”水平(三星)及以上,其中 25%被评为“世界领先”水平(四星),45%为“国际卓越”水平。由此可见,香港基础研究的水平与国际接轨,为创新科技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同时,2021年6月公布的 QS 世界大学排名榜中,香港八所大学中有三所位列世界前 50 名,五所位居前 100名。对一个人口仅750万的弹丸之地而言,香港无疑成为了全球高等教育的高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不断融合发展,深港科技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创新要素的流动更加自由与便捷,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正驶入快车道,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雏形已现。

刘云辉表示:“香港的发展必须要融入大湾区,而且必须要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因为香港毕竟是一个城市,空间、人才都比较有限。如果香港跟深圳等大湾区内地城市能够形成一种很好的融合机制,包括人才流动、资金流动,能够更自由的话,这对科创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科研转化平台落地

自工业革命以来,创新与科技一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创新和科技对香港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虽然香港基础科研成果全球公认,但由于缺乏配套的产业链、本地市场规模有限等,导致科研转化停滞不前。5月25日,创新香港研发平台(InnoHK)正式启动,标志着香港特区政府推动创新科技发展迈向新的里程。

事实上,本届特区政府推动香港创科发展的力度空前,至今投放了超过1500亿港元。成绩亦是有目共睹,香港本地初创公司数目自2017年至今,5年间大幅增加近七成,2021年约有初创公司4000家;同期,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由约98亿元跃升三倍至逾400亿港元;本地孕育的独角兽企业更是从无到有,至今已有10余家“独角兽”成功诞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经过严谨的筛选和审批程序,InnoHK平台目前共有28所研发实验室获选进驻,汇聚了7间本地院校和研发机构,以及30多间来自全球11个经济体的机构,参与的本地和海内外科研人员合共约2000人。

刘云辉带领的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亦是其中之一,该中心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合作,主要研发应用于未来工作场所的机械人与人工智能技术,并为物流行业的迫切性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尤其着力于智能感知、智能交互、智能操控和智能移动等方面,从而提升机械人智能。

在刘云辉看来,“香港一直在基础科学(领域)做了很多优秀的工作,也获得了世界领先的一些成果,但是重要的是,研究成果要真正跟产业跟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它转化成能够帮助产业发展、帮助国家和香港地区经济发展。”

刘云辉坦言,以往香港各大高校专注于基础性学术研究,“通过InnoHK平台,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把基础技术转化为可实用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这给很多想做这种转换研究的老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众所周知,物流与贸易行业是香港的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在GDP的占比约20%,然而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等为香港物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刘云辉倾注了5年时间和团队研发的“视觉导航智慧搬运机器人系统”,将为香港物流产业注入新动力。

2016年,这位知名学者更大胆跳出舒适圈走出象牙塔,带领中文大学的博士生团队创业,成立了未来机器人公司,专注于视觉无人叉车及物流无人化方案的研发。

经过短短数年发展,未来机器人已崛起成为全球工业无人车辆领军企业,发展态势迅猛。据了解,2021年,未来机器人实现全年营收增长10倍以上。2021年9月,未来机器人完成C轮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字节跳动、顺为资本、联通中金、IDG资本、联想创投和钟鼎资本等顶级投资机构,融资金额累计逾5亿元。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记者:朱丽娜

编辑:李艳霞 和佳 

责任编辑:赵越 李依农

制作:袁思杰 实习生:童佳轩

设计:林军明 白宇航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