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科技眺望丨上海何以成为科技之城?五大元素解读

2022年07月11日 14: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江月
上海“科技之城”包含哪些要素?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 上海报道

上海的产业结构正在悄然进行变化。7月初,《上海市产业地图(2022)》发布,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赛道、新动能产业发展方向……在系列行动中,人们发现上海产业的“含科量”正在急速上升。

在上海,战略型科技创新产业刚刚结束了“十三五”期间的基本框架建设,正在“十四五”中进行功能完善升级。按照有关规划,上海将定位为国际性科技创新中心、世界级战略性平台,也将是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转型城市、“东数西算”大数据枢纽城市、科学普及龙头、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集聚点等。

在今年6月25日至27日举行的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后,上海科技产业的奋斗目标也逐渐清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行国之重器攻坚突破、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科创中心建设、吸引集聚各类人才等,成为这个城市的重要使命。

上海正作为一座科技之城崛起,引起各方重视。上海经验究竟包含哪些元素呢?近期,半导体从业者、资本投资方、混合现实软件开发者、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各市场参与方,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描绘了“上海科技”的图景。

“科技之城”雏形初现

近年来,上海成为了全球科技科创工作者重视的城市。除了商贸、文化创意、传统工业等老牌招牌产业,科技也逐渐成为上海“名片”。科技从业者首先感到,上海的科技之城雏形已经初步建立,“舞台”已经搭成。

“在上海,‘元宇宙’能扎根实业、建立品牌、走向世界市场。”上海境腾信息科技创始人张力向记者介绍了他当初创业时的考虑因素。这反映了这座城市支持科技产业的相关“框架”,被一些创业者敏锐地捕捉了。

上海的科技框架是什么样的?资料显示,在短短几年内,上海从产业、院校和人才、区域支持、制度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努力。

从产业上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已成为上海科创三大“高地”产业。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超过20%,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药获批上市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全国约1/3的相关人才。

除了上述生产型的科技产业,还有不少前沿科学在上海布局。例如,上海参与完成蛟龙、雪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大飞机等重大项目。

从院校、高层次人才方面,上海成为了院士、学者最为聚集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在沪两院院士有178人,居全国第二;东方学者累计1027人,曙光学者累计1338人,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累计1157人,青年启明星计划累计3065人。此外,还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4家,众创空间500余家,在孵和服务中小科技企业和团队近3万家(个),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4 个。

在区域上看,上海已建设多个科技创新中心,令科技产业在全市全方位“开花结果”。根据近期的上海产业园布局,上海16个区均在不同具体学科、产业方面进行特色定位,以张江、临港为龙头的科创先锋精神,也在其他各区各有彰显。

从科技基础设施看,上海正在持续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科研基地体系、建设高水平研究机构、强化科研基础条件支撑力量。相关措施包括加快建设有竞争力的本土化国际学术期刊、深化高校创新能力建设等。

政策支持提供信心

上海具有良好的工业、经济基础,但科技创新也需要通过努力得来。科技创新如何从无到有?不少受访者认为,政策支持带来了创新信心。

“对于国家级战略,上海总是反应迅速、及时跟进,并且出台适应本土的政策。”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工业互联网’连续5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也在2020年6月发布实施。政策的持续加码,让工业互联网热度不减,彰显了我国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鲜明导向和坚定决心。”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秘书长王旭琴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如是介绍。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经信委、科委等政府部门以及市人大,为上海打造科创中心、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更是提供了政策和立法支持。其中包括2015年的“科创22条”、2019年的“科改25条”、2020年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2022年的《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

相关立法、政策,为上海的科技创新产业进行了顶层设计,也能综合科技、经济、金融、教育、财政等各方资源,将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做法予以固化、提升和完善。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政策鼓励相关产业从无到有,接下来需要一批人在此情况下进行“破土开荒”。近年来,上海在前沿科学、科技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端进行了探索,吸引了创业者和投资者的集聚。

“从2019年开始,我们就发现来自上海的创业项目比例明显增高。”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上海的创业氛围、环境表现在何处?张力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在其创业历程中,感受到了上海的品牌和研发资源之丰富,也借助产业园实现了资源整合,还在上海找到了市场。

“例如,上海企业总部众多,他们信息接收快、行动迅速,很快能接受‘元宇宙’、混合现实这样的新技术落地。”张力指出,上海因此具备科技创新公司需要的客户市场。

此外,上海的科创氛围浓厚、活动密集,有利于科创从业者和客户进行融合碰撞。张力介绍,通过参与了政府支持的大赛和挑战项目,从会上获取了客户的企业痛点,从而能不断改善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令初创公司也能尽快地融入市场。

张力介绍,其创业伙伴均来自国际软件“大厂”公司,在2017年基于对上海科创环境的信心,选择从混合现实这样一个前沿的赛道进行创业。像这样的人才聚集、赛道选择,也引发了资本市场投资方的注意。

“上海的优秀企业是在提前多年的布局和引导下形成的。”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向记者表示。他认为,上海一流的营商环境、高校及科研资源、国际化的工作生活氛围,对优秀企业产生了强大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来自上海。”他笑言,因此初创投资机构也愈发聚焦于上海。

除了上述受访者提到的产业园、科创比赛等,记者也了解到,上海正在打造“双创载体融通式发展”格局。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形成创新创业载体培育体系,并将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

通过新微创源、吴淞口创业园等双创载体,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宝武集团等大企业、大科研所也成为了创业公司“萌芽”的土壤,将可以获得科技、人才、资本、租金、设备、材料等一系列支持,一些创业生态圈已经从中萌发。

数字经济为产业赋能

除了布局前沿技术、进行“从0到1”的创业,上海也在原有的坚实经济基础上,进行“从1到N”的产业升级。其中,数字转型是重要的一个课题。

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秘书长王旭琴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的工业互联网已经与交通、物流、能源、医疗、农业等实体经济各领域进行了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对企业具有明显的生产经营效率提升。”王旭琴指出。

上海已在全国率先布局工业互联网,目前居于领先地位。据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资料,上海工业互联网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一梯队,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19.1%,居全国第一;工业互联网模式创新突破比例9.5%,局全国第三;数字化设计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7.7%,居全国第一;工业云平台应用率62.7%,局全国第二。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王旭琴介绍。正因为如此,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争夺这条“赛道”。

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 年)》,美、中、日、德等制造业大国正领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赛道,中国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

在继续打造工业互联网,增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王旭琴介绍,除了从企业自身做起外,政府也提供了“平台+园区”、工业互联网生态优化的便利。

根据《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上海的数字化建设将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利用、数字经济、数字公共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入手。

在“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在线新经济等也将快速发展,网络零售、网络视听、消费金融等信息消费新业态还将不断涌现。

资本市场增强科创吸引力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上海的资本聚集能力为城市的各行各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科技创新产业亦是如此。

联想创投在内的海内外投资机构,纷纷聚焦上海,上海交易所旗下包括科创板在内的各大证券交易板块,给创业投资提供了退出通道。记者还了解到,国有资本在上海科技创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开板于2019年6月的上海科创板,是上海科技创新产业中的一个“明星”平台。它能为早期创新研发型项目的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便捷的退出渠道,从而支持优质硬科技企业投资进行科研技术提升。

截至2021年底,上海科创板的累计上市企业已经达到377家。2022年1月至6月23日期间,继续有59家企业提出了IPO申报。记者还发现,冲刺科创板的多家公司,股东方出现了央企、地方国企的身影。

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罗新宇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资本的功能定位、生态等,决定其成为推动科创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力量。

“国有资本实力强大、规模壮大,而且能给科技科创产业提供的,不止是雄厚的资本支持。”罗新宇称。由于科技创新产业的投资周期往往很长,以“逐利”为目的的投资机构中,更需要一份耐力,而非中途短视的退出。“国有资本对硬科技、‘卡脖子’技术的支持是坚定不移的。”罗新宇指出。

据上海国资院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在科创板的370家上市公司中,有264家的前十大股东含国资身影(如国有创投机构、产业投资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其中,被国资偏好的行业中,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电子、计算机、化工排名前五。

在上海,国有资本支持下的硬科技突破,已产生多起模范先例。例如上海科创头给中微半导体提供“第一桶金”,持续9次投入,陪伴其从创立到上市整整“陪跑”15年。如今,中微公司已经成为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等晶圆大厂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我国极少数在技术上具备国际竞争力、还在不断扩大市占率的公司。

“国有资本将更多投入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支持科技进步。”罗新宇介绍。当前,上海国有资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投资机制,在创新力方面具有实力。

立足于长三角合作和对外开放

值得留意的是,上海的科技创新并非独角戏,更是立足于长三角合作和对外开放的共赢之举。业内人士介绍,正因为长三角的产业支撑和对外开放、对外贸易的便利,给上海科创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直到现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依然是坚持对外开放的。”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向记者指出。通过上海港,全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实现与海外的产品、技术互联互通,产业发展的生机由此发生。

郭奕武介绍,2022年内上海还将举办多次国际行业会议,促进中国企业与世界的交流沟通。“上海依然在吸引海外龙头集成电路公司和人才的聚集。”

目前,上海已建成了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全产业链环节,包括设计、封装、测试、材料、设备、EDA工具等。同时,上海集成电路在多个关键技术的产业环节上,还产生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公司。这一系列的产业成长,也离不开与长三角、全国各地的互相支持。

“上海的知名集成电路产业,不少在长三角城市设厂、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郭奕武指出,如是这般,“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互相推动、彼此需求,给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前,长三角地区的科创合作仍在以各种方式如火如荼进行中。2021年11月,《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发布,法规专设长三角区域共享章节,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跨省市共享。此外,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科学装置23个、大型科学仪器3.7万余台(套)。自2019年4月开通至今,长三角平台访问量达160万人次。

在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方面,2021年长三角协同开展科技攻关243项,占三省一市获批国家立项总数的75%,其中不少团队承接着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科研任务。

在国际合作方面,上海与五大洲20多个国家及地区建立政府间科技合作关系,其中多半是发达国家的创新主管部门。2017年8月,上海还发布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指南,在全国率先从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等方面推进工作。

在生命科学、天文、海洋等领域,上海还将继续布局培育有能力主导参与或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的主体。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