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广州报道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数据,从就业情况来看,整体局面进一步改善。
具体来看,1-7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83万人。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不过,根据每年7月份的情况,青年人口失业率会进一步攀升,今年的情况也不例外。7月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9.9%,这一数据较6月份的19.3%,上升0.6个百分点。
8月15日,在国新办就2022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今年以来,受超预期因素影响,就业压力有所加大。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显效,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5月份以来就业形势总体改善。
“但也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压力依然存在。7月份,全国失业率总体水平还是高于上年同期,青年人失业率仍然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付凌晖表示。
整体就业形势改善
7月份,我国整体就业形势改善。
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5%,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1%。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
在上述发布会上,付凌晖指出,今年全国7月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比6月份回落。往年通常情况下,7月份进入毕业季,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7月份失业率往往比6月份升高。
“今年7月份失业率不升反落。一是,二季度超预期因素冲击后,就业在逐步恢复。从往年情况看,6-7月份之间,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是基本平稳的,今年由于25-59岁主要就业群体失业率在下行,拉动整个失业率下降。”付凌晖表示,“二是,今年毕业生求职和往年相比是提前的,毕业季对7月份失业率推升作用有所减弱。此外,稳就业政策推动下,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失业率回落也拉低了失业率水平。”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进入7月份,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的向趋好方向发展,很多地方比如上海,正常的经济秩序逐步恢复,从而拉动长三角地区就业局面的反弹。从全国情况来看,原来受疫情影响导致的临时性停产、半停产及其失业、半失业的情况减少,因而全国整体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
不过,从往年来看,由于进入“毕业季”,7月份是青年人口失业的高峰期,今年的情况也是如此,7月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到19.9%。
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来看,就业的主要特点还是青年人失业率比较高,青年人在求职过程中对就业的期待和市场需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都影响着青年人就业。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疫情的情况不断反复,对于青年人失业率影响较大,尤其是吸纳青年人最多的中小企业,冲击比较明显。
“从我国经济来说,我国就业的最大渠道是民营经济,但整体民营经济的招聘在收缩,甚至一些互联网大厂的招聘环境也在收缩。”胡刚表示。
当然,青年人口失业率上升,与目前的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进入二季度后一般招聘需求会有明显增长,同时春招热潮过后求职投递增幅下降。今年二季度招聘需求也增长,但受北京、上海等地疫情影响,招聘需求人数环比仅增7.7%,而求职端投递人数增长24.22%,求职人数增速高于需求。同比方面,招聘需求人数虽增加6.88%,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幅高达65.64%。
“从青年人口来看,现在正好是毕业季,往年7月份青年人口失业率高企,今年更是有上千万高校毕业生,这样一个巨大的毕业生就业供给,当然会使这个群体的失业率相应增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苏海南表示。
就业大省“稳就业”
以2021年的情况看,2021年7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6.2%,这一数据到当年8月下降到15.3%,比7月份下降0.9个百分点。今年是否也将呈现这一局面,即青年人口未来失业率逐步下行?
付凌晖在发布会上指出,总的来看,随着经济恢复和稳就业政策,特别是对年轻人就业帮扶政策措施力度加大,就业情况会逐步好转,保持稳定。
“下阶段,还是要继续落实好各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推动经济持续恢复,积极助企纾困,扩大就业岗位,加大稳就业力度,加强对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动就业形势稳定向好。”付凌晖表示。
苏海南认为,未来,如果我国各地已有的保就业、保企业、保经济、稳就业、稳企业、稳经济的政策能够继续全面贯彻实施并落地,青年人失业率高企将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但如果这些政策贯彻不到位,加上下半年乃至于明年疫情反复,带来新的更大冲击,那么青年人失业率就难以降下来。
“因此,我们既要有信心,也要有底线思维,未雨绸缪,及早做好多种应对准备,防止未来青年人失业率下降的趋势受到制约。”苏海南指出。
那么,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局面如何,吸纳新增就业的能力怎么样?
付凌晖指出,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但总的看消费恢复态势没有改变。
此外,7月份,工业生产延续了恢复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保持基本平稳。
“从不同行业来看,我预期未来第三产业仍然是吸纳青年人就业最主要的渠道,尽管我们希望实体经济能够吸纳更多青年人就业,但由于第二产业受到国际贸易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等影响,所以还是更多的寄希望于三产吸纳就业。”苏海南表示。
而对于各个就业大省来说,稳就业政策仍然在不断出炉。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教育厅今年初的数据预测显示,2022年广东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约有71.3万人,比2021年增加7.1万人,加上外省入粤和留学回国求职的毕业生,在广东省求职的毕业生预计将超过90万。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27日,广东2022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57.9%。广东省力争应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年底前达90%以上。
广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青年人群的稳就业措施。比如,2022年8月份,广东省开展2022年广东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活动,其中,8月5日的汕头专场提供超5000个优质岗位,平均工资达4500-5000元,最高薪资达年薪40万元。
除了广东,江苏省人社厅官员8月9日对媒体表示,江苏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创新高,达66万人,此前已出台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就业的措施。江苏高校毕业生目前的去向落实率达80%左右,到年末要确保实现总体就业率不低于92%的目标。
此外,近日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等方面,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苏海南指出,未来,从各个就业大省,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来看,很多高校毕业生会选择在这些地方就业,他们稳就业的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对于这些地方来说,首先还是保企业、保经济、稳企业、稳经济,妥善处理好经济正常运行和疫情动态清零政策之间的平衡关系,努力夯实保就业、扩大就业的经济基础。其次,继续把大学生这一重点群体就业的相关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同时结合新情况、新动向研究出台新政策并抓好落实。第三,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好大学生找准自己最适合就业的路径和方式,并想方设法去就业。
“从短期来看,教育培训也是稳就业的一个手段,我国目前学历教育与市场的需求不够匹配,因此很多大学生在学历教育之外,可以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使毕业生更为适应市场需求。”胡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