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柳莺
上世纪60年代,意大利北部正在经历飞速的经济发展。彼时欧洲最高的大楼在那里拔地而起,电视节目主持人兴奋地登上观景电梯,迫不及待地带领观众登顶,仿佛这样就能够将现代文明揽入怀中。与此同时,一群年轻的洞穴学家离开繁荣的北部,来到尚且贫瘠的南部波利诺地区卡拉布里亚的农村,探索该地区不为人知的自然奇景——比福尔托深渊。在地下呆了许多天后,他们终于到达了洞穴最深处。这里距离地面687米,这个深度让比福尔托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三深的洞穴。在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弗兰马汀诺的慢电影《洞》中,他重现了这场已经被人遗忘的历史探索。令人动容的是,导演将电影的语言和空间完全交给了自然,建构了一部纯粹由风景和声音构成的“影像神迹”。
电影中的主角,比福尔托深渊是一处横亘在山地间的未知之地,它的入口处布满了碎石,看上去平平无奇。而后,科学家们的到来让我们得以跟随他们专业的脚步,探访地层深处的隐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摄影机时而平视山区全景,时而从洞口仰视外部,人们无从得知它的大小与深浅。直至影片行进到中段,相机才第一次调整角度,突然朝向下方,观众的视线得以向无限的黑暗处延伸,才发现洞穴深不见底。研究者向下投掷石块,以回声判断高度。燃烧着的纸片徐徐飘荡,许久才不见踪影,可见这神秘的地界,还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探索。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以为《洞》是一部“国家地理”风格的地质纪录片。事实上,它恰恰孤勇地走到了写实纪录片的反面。导演并不试图向观众传达事实层面的讯息——洞穴究竟有多深,它的地质由何种岩石构成,这些科学数据被他有意无意的忽略。我们也应当注意,《洞》其实根本就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在21世纪的当下,对上世纪60年代的科考过程进行重现。这就意味着,影片中一切景象并非即时捕捉,而是经过了缜密的规划与调度。洞穴拍摄的难度可想而知,洞内空间狭窄潮湿,对布光而言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弗兰马汀诺在如此局促的条件下,硬生生地绘制出了属于自己的“浪漫的自然”。洞穴垂直升降的特征,为摄影机制造出了独特的运动轨迹。岩壁上忽明忽暗的水纹折射出的光影,则意外地给人带来了极度浪漫的效果。1960年代的科考队,尚未有高精尖的设备傍身,他们缓慢地在缝隙中试探、挪动,用最简单的皮尺和梯子丈量岩洞各个方位的尺寸,再凭借记忆,将地质图手绘在白纸上。
除了科考队的线索之外,《洞》的另一个叙事视角来自山中的牧羊老人,他坐在土丘上凝视雾气中的羊群,也将洞穴学家们的一举一动收入眼中。然而,他所做的仅仅是不置可否的观察。导演让两群人在同一空间中静静地并置:牧羊老人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迎来自己的衰老,科考队则在日复一日的下潜中,拓展人类认知新的疆域。这一静一动的对比,透过沉着的调度,营造出极为诗意的生命二重唱。《洞》是一曲属于前现代的原始赞歌,它摒弃了对高科技现代性的迷恋,将所有的电影语言都集中在对自然和未知的刻画上。如此反传统的创作,让人赞叹导演的艺高人胆大。在“慢电影”的节奏中,观众沉浸在影像制造出的洞穴中,不停张望以追寻光亮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