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柳颖报道 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持续与全球供应链生变的挑战下,欧盟对华投资趋势仍显积极。
根据商务部的最新数据,2022年1-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27.4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4%(下同),折合1384.1亿美元,增长20.2%。其中,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这充分表明,包括欧盟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希望继续深化对华投资合作。”
此前,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一份《欧盟企业在华建议书2022/2023》,称欧洲企业仍希望抓牢中国市场。在24日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秋季峰会”上,中国欧盟商会主席Jörg Wuttke强调称:“我们仍希望留在中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仍是最佳选择。相比其他利益相关方,欧洲更加依赖中国的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额实现增长的同时,欧洲对华投资近年来也呈现出一些新趋势。研究机构Rhodium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欧洲(欧盟+英国)对华直接投资正变得更为集中,无论是投资来源国、投资的行业类型、还是参与投资的企业,都显示出集中趋势。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投资来源国集中度较高的背后是来源国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对于中国而言,引入国际高端技术、管理经验有助于推动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看,外资投资行业集中度高,也意味着相关行业的国内企业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这对国内企业在产品、品牌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投资呈现“聚拢”趋势
过去四年(2018-2021),欧洲对华直接投资显示出“聚拢”趋势,无论是投资来源国、投资的行业类型、还是参与投资的企业,均较此前十年的情况要更为集中,这是Rhodium最近的一个研究发现。
Rhodium分析指出,在过去四年,欧洲在中国的前10大投资者平均占欧洲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近80%,在2019年,这一份额为88%。相较之下,在过去十年(2008-2017年),前10大投资者的平均份额仅为49%。
从投资来源国来看,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这四个国家在过去四年平均占总投资额的87%,而过去十年的这一比例为69%。其中德国是多年来最大的投资国,过去四年的平均份额为43%,明显高于过去十年的份额34%。在2018年,德国的对华直接投资额甚至占到其对外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这与中德一向稳固的经贸关系相吻合。根据我国商务部的数据,2022年1月-8月,德国对华投资增速高达30.3%。Rhodium的报告认为,德国投资比例较高,主要受益于政治助推以及投资行业的增长,即“德国公司较早进入中国市场,几十年来受到了中国政府机构的积极鼓励和帮助;德国公司通常从事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工程业,这意味着(更多的)大额固定投资;这些企业所处的行业在过去十年取得了强劲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企业中,行业巨头同样占据着大部分投资份额,2018年至2021年间,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和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和戴姆勒卡车),以及化工巨头巴斯夫,四家公司共占据欧洲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34%。
在受访专家看来,这些企业一旦锚定中国市场就不会轻易离开,“欧洲的传统工业优势与我们庞大的消费市场有很高的吻合度,比如汽车行业,相关企业在开拓中国市场之后,基本都会采取长期投资策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国际商务与经济合作学系主任王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从行业来看,在2018-2021年间,汽车设备和部件、食品加工、制药和生物技术、化学品以及消费品制造五个行业占欧洲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近70%。可以看出,这五大行业都属于欧洲的优势产业,尤其汽车更是德国的支柱型产业,自2008年至今,汽车行业始终占据着投资份额的第一位。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欧洲对华的服务业投资显得较低。该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在2018-2021年间,商业服务占总投资额的比例不足2%,软件和IT服务仅占0.5%。但从我国吸收外资情况来看,今年1-8月,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高技术服务业更是实现了31%的同比增长。
在欧洲对华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服务业为何份额较低?在受访专家看来,这与欧洲本身的经济结构特征相关,“我国吸收的服务业外资主要是软件和IT业,可被归纳为数字经济,而欧洲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相对低,缺乏这一领域的大型跨国企业,投资的不足反映的也正是产业发展劣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成玉表示。
强化供应链本土化
上述报告提及,伴随着对中国公司的收购放缓,绿地投资日益成为欧洲对华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向,在过去五年间,绿地投资占欧洲对华总投资的三分之二。
同时,在中国的欧洲大型投资者保持了对大型绿地项目的稳定投资,报告中对此归因为,“首先,这些企业在中国产生了可观的利润,并相信尽管有经济和地缘政治逆风,市场仍将有利可图。其次,这些公司认为他们必须继续在中国投资和开发产品,以保护过去投资的价值,并在日益创新的国内竞争对手面前保持竞争力,例如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第三,他们正试图通过更大程度的本土化来使其中国业务免受不断上升的全球风险影响,中国也积极鼓励这种做法。”
明明向记者分析称,企业更青睐绿地投资的主要原因或在于:一方面,绿地投资的自主性相对较强,跨国公司对于项目的筹划、经营管理或具有更多主动权;另一方面,跨国并购在金融监管方面受到的限制更多。他指出: “整体来看,由于近年新冠疫情等因素的扰动,2020年和2021年在华绿地投资项目缩减明显,2021年读数为481例,而2019年读数为835例,但国内友好的营商环境和中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发展趋势或仍将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绿地投资也是中国对欧洲的投资重点。根据Rhodium和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的一份报告,2021年,中国对欧洲的绿地投资达到了创纪录的33亿欧元,并在过去两年实现了快速增长。
从投资环境来看,我国针对汽车行业的诸多投资限制正在放宽,对于欧洲车企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今年2月,宝马集团对华晨宝马(宝马集团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持股份额从50%增至75%,这一动作背后有一个重要背景。
今年1月1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正式实施,这一版本取消了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
追溯至2018年,我国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和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至此,中国汽车行业对外资实现全面开放。
此外,从欧企近期动作来看,越来越多的欧洲公司正加大中国供应链本土化的投资。9月,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投资的一体化基地项目启动首套装置投产,据悉,这一项目总投资约100亿欧元,成为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同月,科技公司默克在中国的首个OLED材料生产基地正式落成并投入运营;6月,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在长春市开工,该项目将建设全新电动汽车工厂,是奥迪在华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 安邦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宏旭认为,这一变化与疫情以及供应链的长期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企业对于供应链稳定的需求增加,也就加大对本地供应链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俄乌冲突、能源危机或令欧洲部分企业更多地考量本土化策略。近日有报道援引大众汽车一位采购主管的声明称,若天然气短缺持续至今年冬天之后,转移生产将是公司的中期选择之一。
在魏宏旭看来,目前全球供应链体系政策发生变化,根源在于疫情造成的供应链紊乱,以及地缘竞争加剧带来的贸易争端增多。“这使企业出于降低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考虑,调整供应链格局,使其区域化,围绕终端市场进行类似本地化或者区域化布局。这会对目前的投资以及中欧贸易结构产生影响,我预计这种调整可能不是短期的,或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稳定下来。”
Rhodium在报告对此表达了一定的担心,“随着员工、供应链和数据流的日益本土化和封闭化,部分欧洲企业可能会出现‘内部脱钩’的问题”。未来,欧洲公司总部可能与其中国业务之间的联系不再紧密,对此,王健向记者表示,这种现象应该是正常的。这体现了彼此之间的合作新方式,实际上也体现了企业对外部合作风险的担忧。”
王健具体指出,企业是逐利的组织,它们必须在不同的风险和收益条件下做出理性的选择。“这里边的启示就是,各国更应该缩小分歧,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的规则体系和企业营商环境。背后的道理就是你如果不能给企业创造一个稳定可预期的环境,企业自然就会有自己的选择标准。”
外资仍看好中国市场
9月21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欧盟企业在华建议书2022/2023》,称欧洲企业仍希望抓牢中国市场。在其后几日的会议上,中国欧盟商会主席Jörg Wuttke表示:“我们仍希望留在中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仍是最佳选择。相比其他利益相关方,欧洲更加依赖中国的开放。”
据杨成玉观察,目前欧盟企业的对华投资立场两面性比较突出,“一方面,他们希望中国可以进一步开放市场、优化营商环境,这也是中国欧盟商会长期倡导的内容。另一方面,他们长期看好中国的市场机遇,包括我们的经济增长、消费规模都非常可观,因此近年持续加大对华投资。”
从实际数据来看,目前外资仍十分看好中国市场。今年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84亿美元,增长20.2%;其中,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助理李超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企业的市场导向,“欧洲的政界和经济界在对华关系上态度有所差异。经济界总体比较务实,以利益为导向。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近年来中欧关系面临一些新挑战的大背景下,中欧经贸关系却始终能够保持稳定甚至向好的主要原因。”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除欧洲对华投资保持上扬态势之外,中欧经贸还有几个特征值得留意。一个是外包领域的合作。商务部数据显示,1-8月,我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6989亿元,执行额47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9.5%,其中承接欧盟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为624亿元,同比增长15.0%。
王健表示,“由于劳动成本以及消费市场的两大优势,中国在早些年成为了全球的主要投资地,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也受益于此。但在2008年之后,全球贸易投资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这其中也发生了商业关系的变化。”
王健认为,跨国企业之前的商业关系更强调股权控制,以及基于此的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企业对于外包合同等契约关系也十分青睐。他强调,“近年来,即便投资活动有时候有所减弱,但其实中欧合作关系仍在增强。”
另一个特征,是中小企业的投资面临挑战。“中国各方面的产业标准、环保标准以及劳工标准都在提升,使得中小企业外资对华投资的门槛在提高。另一方面,疫情使企业决策者的实地考察和拜访合作者都面临空间的障碍,这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利。”魏宏旭称。
就未来趋势而言,杨成玉认为,欧洲企业对于对华投资会有更多的考量,包括商业动机和政治因素,但中国市场仍将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大型跨国企业需要面对全球性的竞争,中国作为全球市场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不能被忽略,企业出于竞争和市场开发的角度会保持对华投资的持续性。”魏宏旭表示。其他受访专家对此基本持同样的看法。
“欧洲对中国市场、中国产品的需求客观存在,中欧经贸关系也是一项互利共赢的合作,我个人对中欧经贸关系总体持乐观态度。”李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