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丽娜 香港报道
“开物成务,励学利民”。香港理工大学的八字校训,寓意深刻。
“校训明确地给了我们一个定位,香港理工大学的发展跟社会、产业的联系会比其他的院校更加紧密,着重研究社会、产业相关的问题。我们的学院设置都是针对产业的,办学要紧紧地抓住社会经济的脉搏,”中科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香港理工大学的前身为建于1937年的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1947年改名为香港工业专门学院,1972年改名为香港理工学院,1994年升格为香港理工大学。现在,已跻身为全球一百强学府之一。80多年来香港理工大学培育了超过40万名毕业生,在香港各行各业发挥重要作用,为香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滕锦光出生于浙江,在海外留学多年,1994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任教。2019年7月,他正式接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一职。
“我是28年前来到香港的,是在香港成长起来的学者。”滕锦光说,“香港在过去20年为一大批优秀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学术研究环境。”
校园“藏龙卧虎”
作为香港唯一参与过国家深空探测任务的高等院校,香港理工大学跨学科团队多年来积极为中国航天做贡献。2013年12月,搭乘“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登月的“玉兔号”月球车,使用了该校专家研发的相机指向系统。此外,香港理工大学不仅研发了“落火状态监视相机”,还参与测量和评估火星着陆区地形,为国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做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的校园面积虽然不大,却“藏龙卧虎”,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两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
同时,香港理工大学是近年来香港高等院校推动创新创业的先锋。该校早在2011年已推出理大微型基金计划。多年来,香港理工大学设立了多项不同计划,包括科技领航基金计划、创业投资基金计划,以及实验室到巿场验证计划等,支援学者或学生主导的初创企业,旨在将理大的科研和技术商品化。
一直以来,香港理工大学重视交叉学科研究,更非常重视知识转移,让科研成果转化为有益社会及民生的技术。据了解,多年来共培育了超过450家初创企业。
今年7月,“理大创科开放日”上,由香港理工大学培育的三家独角兽企业——海柔创新、EcoFlow及GoGoX,以及十多家理大师生创立的创科企业回归校园,分享了他们的创业心得。
海柔创新是香港理工大学培育的首家 "独角兽" 初创企业,由香港理工大学两位毕业生陈宇奇、房冰于2016年创办。海柔创新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创业生态圈内培育成长,近期更完成了与机构投资者合作的第七轮融资计划,晋身独角兽企业行列,成为自动化箱式仓储机械人系统的先驱和领导者。
香港理工大学亦设立了PolyVentures的科创企业生态系统,透过创业支援、资金,以及业界人脉的支持,协助学生、校友、科研团队和学术人员将知识和研究成果转化为改善人类生活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提供企业孵化服务,让年轻公司迅速成长。
此外,为配合香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的科创发展,香港理工大学由2022-2023学年起,在本科生课程融入“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和“创新及创业”两大元素,作为其中一项主要教学内容。
做好香港科创政策设计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为香港带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香港特区政府过去5年投放超过1500亿港元,大力推动创科产业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香港初创公司由2014年的约1000家骤增至目前逾4000家,同期风险投资总额亦由12亿港元暴涨至420亿港元。
滕锦光作为中科院院士,对香港的创科产业前景寄予厚望。他认为,香港特区政府未来需更积极作为,包括做好香港科创政策的设计,建立完善的科创生态系统,整合上、中、下游的各方资源,成为科创产业的参与者和促成者。
他指出,香港要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目前仍面对一些掣肘。“香港第一缺少产业链,第二传统上学校的科研局限于基础科研。新的知识要成为对社会经济的贡献,需要经过一定的转化。香港的这些优秀学者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力量,将来要融入到大湾区的发展,必须把这些学术力量跟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市场,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产业链结合在一起。”
同时,在滕锦光看来,土地和人才是制约香港科创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如果香港能够提供足够的土地和良好的住房条件,便可以继续增强基础研究能力,大幅度提升应用研究和转化研究能力,提供创科产业用地,吸引创科人才,北部都会区和明日大屿计划是解决土地问题很好的方向。”
众所周知,人才是创科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香港寸土寸金,住房价格高企,在全球范围内的“抢人”大战中面对挑战,“香港的薪水并不低,但是如果考虑了它的住房价格,就不一定很有吸引力了。如果你让创科企业在初期提供很高的薪水,企业也很困难。所以从产业支持的角度来说,我觉得香港也应该有人才房的计划,”滕锦光坦言。
“香港整个创科发展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我们要发展什么产业?为什么这些产业是香港的优势产业?如果要发展这些产业,我们要提供什么样的土地、人才政策?我相信在下一个阶段,香港的创新科技产业会有飞跃性的发展,”滕锦光说。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透露,特区政府将于半年内公布香港未来5-10年的创科发展长远策略计划,重点包括设立创科生态系统,促进跨界别及跨地区协作,结合创科成果及商业化,以及加强基建等,希望透过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合作,促进香港成为区域创科中心。
1+1>2
近年来,香港各大高校都积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拓展腹地,设立分校。滕锦光认为,大湾区建设为香港的高校扩容提供更多的机会,这些大湾区内地城市有很多资源,包括产业、市场、空间,“可以把香港的基础研究优势和内地城市的产业相结合,融合在一起,实现1+1>2的效果。”
广东省去年发布的《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到2025年,将建设3到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包括香港理工大学在内的香港五家高校榜上有名。
滕锦光指出,目前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高等教育基础相对香港较为薄弱,“香港高校去这些城市办学可以提升当地的高等教育水平,也是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的高校也能得到新的发展机会。“
香港拥有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基础研究处于全球顶尖水平,有五大高校跻身全球前100名,目前共有72个学科排在全球50名以内,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同时,在生物医学、神经科学、基因组学、疫苗技术、干细胞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科研一直走在全球前沿。
据了解,香港理工大学此前已与佛山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香港理工大学佛山分校。滕锦光透露,未来香港理工大学佛山分校将考虑佛山的产业需求,“我们初步考虑主要以理工科为主,我们会办一个研究型的大学,研究生的名额会比较多,本科生、研究生可能各占一半。”
在滕锦光看来,佛山是大湾区制造业强市之一,与香港理工大学在科学、工程和技术学科的优势可以相辅相成,“佛山的制造业优势和香港理工大学在工程相关专业的优势匹配度较好。”
展望未来,滕锦光指出,香港理工大学将鼓励更多的师生带着技术、知识产权寻找在中国内地各个城市的合作机会,“只要他们的技术和知识是对方需要的,在每个城市可以建一个理大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把我们的科研跟他们的产业结合。”滕锦光说。
以下为21世纪经济报道与滕锦光的对话实录。
办学紧抓社会经济脉搏
21世纪:香港理工大学的校训是“开物成务,励学利民”,虽然只有8个字,但背后的寓意非常深。请您谈一谈香港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以及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滕锦光:(校训)明确给我们一个定位。香港理工大学对教学科研和知识转移都非常重视,我们学院的设置都是针对产业的。我们一般是研究社会上的产业相关问题,我们一路发展都是跟香港的产业发展一起走的。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会办一些这方面的专业。比如,今年开始招生办了一个区块链科技理学硕士课程,这也是现代社会需求的,申请的人也很多。最近还有一个ESG(碳中和可持续科技理学硕士)课程。我们办学要紧紧的抓住社会经济的脉搏。
21世纪:近10年来,香港理工大学深度参与了国家的多个航空的升空探测项目,也是香港唯一一家参与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任务的高校。这是香港的高校在创科领域以香港所长来服务国家所需?
滕锦光: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都是把香港定位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的优势之一就是大学(较强),有一大批国际级优秀学者,香港在过去20年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学术研究环境。
但是,香港第一缺少产业链,第二传统上学校的科研也是局限于基础科研。(科研成果)转化这块原来做的比较差一点。香港的这些优秀学者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力量,将来要把他们融入到大湾区的发展,把这些学术力量跟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市场,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产业链结合在一起。
大湾区(内地)城市转化研究的平台也比较充分,因为转化研究有需要土地,需要人才。香港有很多学术人才,但香港转化型的研究相对来说弱一些。香港的基础研究力量跟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市场、产业链以及转化研究相结合,就能够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创业政策“松绑”
21世纪:目前香港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市场的连接部分相对较弱,除了产业链的配套,在大学本身现有的评估激励机制方面有没有一些调整的空间?
滕锦光:大学对老师的成果评估晋升机制,某种意义上是受制于政府政策的。大学在现实生活世界里要去发展要成功,得考虑很多因素。
对于公立大学来说,政府的拨款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过去,它主要是重视基础研究的成果,没有足够重视对社会贡献的成果。但是,在2020年的科研评估里,有15%的内容是关于科研对社会的贡献,所以现在已经在变化。
按我的看法,下一次(评估)就不应该每个学科都是15%,因为有些学科应用性很强,应该有更多的评估内容是放在应用上面。所以,我希望到时候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UGC)会去优化。
21世纪:在知识转化方面,比如鼓励校内的老师去更多深度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理工大学有哪些探索和尝试?
滕锦光:现在我们有29家初创公司是教授带领的,下一步就是让老师部分的时间留职停薪。原来你一年工作100%(在大学),现在减成80%,有20%的时间给你放出去,不用去做教学科研了,(可以)从事初创公司的工作。学校还有一些更加宽松的规定,老师实际上每5天有一天是可以做咨询工作。所以,如果他把这个时间用上,那也有蛮多时间可以用于知识转化的。
下一步我们的政策在研究,为什么你只能够减少20%的工资,如果减少了20%以上,变成只有70%工作量的话,香港研究资助局就会说你不符合要求,不能申请项目。我们也在跟香港研究资助局讨论,希望他们能够放松(政策)。老师可以把一半左右的时间拿出来,他可以不教学一段时间,继续保持科研,所以各个方面都要松绑。
现在新的政策也允许老师把他的专利拿去先试用,不需要说先签合同卖给你多少钱,先试用一年,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试用第二年,有可能成功了,再跟学校谈合同。因为他们的职务发明是属于学校的专利,我们现在也非常乐意作为股份入股到他的初创公司。
香港创科会“飞跃性”发展
21世纪:缺乏一些产业链应用场景的配套,可能是香港创科发展的一个短板。特区政府近年来也不断在推动高端制造业,包括鼓励再工业化,比如香港有哪些传统的优势的产业,可以利用新科技来实现转型升级?
滕锦光:香港(创科)的制约比较直接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土地,一个是人才。包括我们大学,现在这个地方也很小,所以稍微大一点的实验室都搞不了。如果要做技术研发,就可能要做的规模要大一些。所以,我希望香港政府提出的北部都会区到时能够拨一些土地给大学去建第二个校园。最理想的就是把我们学校的研究生院,所有大的研究平台、研究人员全放到那边去,围绕着大学的这些科研,在周围有土地去搞初创公司。
香港的薪水并不低,但是如果你考虑了住房价格就贵了。但是,如果让创科企业在初期发很高的薪水,它也很困难。所以,从产业支持的角度来说,类似深圳,香港也应该有个人才房的计划。
香港整个创科发展需要有一个宏观的设计,我们要发展什么产业?为什么这些产业是香港的优势?如果要发展这些产业,我们要提供什么样的政策?土地是什么政策?人才是什么政策?大学应该支持什么?我相信在下一个阶段,香港的创科产业会有飞跃性的发展。
21世纪:未来香港理工大学的佛山分校跟主校区之间各自定位是什么?
滕锦光:两边办学将来都是世界级的水平,这样双方才能很好的合作,人员跟学生更好的流动。我们也要考虑佛山的产业需求,初步讨论的主要是以理工科为主,我们会办一个研究型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各占一半的比例。
佛山有很多产业很不错,比如碧桂园既是一个房地产龙头企业,又是建筑机器人的研发企业,美的的空调,等等。佛山制造业是非常强的。佛山的制造业优势跟香港理工大学以工程为主要专业,匹配是非常好的。
21世纪:现在的年轻人该怎样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滕锦光: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背景,有每个时代的机会。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设立一个努力的目标。每个时代都有很多机会,所以应该去寻找机会,早点去思考。我总是勉励同学们一句话:“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策划:于晓娜
记者:朱丽娜
编辑:李艳霞
监制:朱丽娜 施诗
视频制作:袁思杰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梁俊斌 曾静娇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编辑: 张然 唐双艳 吴婉婕
海外商务合作: 黄子豪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