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澳门|专访澳门中药研发中心主任王一涛:整合粤港澳三地资源优势,打造中医药产业新高地

2022年11月15日 19:3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蔡依莹
“真正打造具有创新特色的医药体系,可能需要几代人,并且要不停的探索和创造”。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蔡依莹 澳门报道 

10月3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印发。

《若干措施》坚持以服务澳门产业多元、研发创新驱动为主旨,通过精准扶持包括澳门项目在内的重点项目和标杆项目、打响“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品牌,同时强化研发创新支撑、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等,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物医药大健康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支持环境,实现从落地进驻到产业化阶段全覆盖。

打造中医药产业的新高地该如何实现高起点开局、跨越式发展?澳门中药研发中心主任、澳门大学讲座教授王一涛近日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真正打造具有创新特色的医药体系,可能需要几代人,并且要不停地探索和创造。”

打造中医药产业新高地

南方财经:澳门大学在助力澳门成为粤港澳中医药研发的创新合作平台的重要环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王一涛:澳门大学一直致力于配合澳门特区政府产业的多元性发展,配合中医药研发制造做了很多工作。2010年,澳门大学申请到国家中医药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对提升中药质量研究和制定国际标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0年,在特区政府支持下,澳门中医药研发中心汇集了世界500强的广药集团、华润集团、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企业,使得粤港澳大湾区成为著名的中药产业聚集地。

另外,我们澳门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作为国家最高研发机构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和香港中药研发中心,三方共同组建成澳门中医药研发中心。

2020年10月,澳门特首亲自批准,创建澳门第一个(中医药)研发转化平台,该平台主要聚焦经典的名方、非凡颗粒以及创新中药的研究。此平台为澳门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产品的基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致力于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的平台。

这个平台建设是为了聚集产学研,同时作为粤澳合作的中医药创新转化的载体,希望把澳门这个所独有的“一国两制”特殊资源和中国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更好地整合到产学研中来,从而推进中医药的发展。

中医药研发孵化器

南方财经:刚才您提到了产学研,想进一步请教您,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互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产学研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王一涛:产学研起到的关键作用主要是使得粤澳合作依托于中医药产业园,该产业园作为一个中医药产业创新的载体。

澳门大学在2010年申报了国家科技部的中医药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重点强调学术界研究和质量标准的研究。从研发、注册到产业化,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的系统的过程。澳门中医药研发中心希望通过与产学研的融合,充分利用大湾区和祖国内地提供的广泛资源,共同推进澳门产业的多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目前,在研发中心跟广药集团、华润集团、片仔癀集团都进行过很好的经典名方、配方颗粒以及中药创新的研发。另外,世界500强集团投入了配套资金,澳门特区政府也投资了启动资金,因此,澳门大学为澳门中医药研发中心在产品的前期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南方财经:近日,首批中药制造准照颁发,这对中医药扬帆出海加速走向国际有何作用?

王一涛:澳门制造只是第一步,澳门制造的关键是要形成澳门品牌,那是要靠澳门(制造)的质量。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刚好包括最重要的关键技术、前沿方法,以及更好的质量安全、稳定和可控的创新产品。我想,这是澳门制造和澳门品牌未来的关键中的关键。

培育国际化的中华医药人才

南方财经:国家研究实验室怎么培养中医药人才? 对于培养中医药人才您的理念是什么?

王一涛:我们在人才的培养方面,第一,立足于澳门本土;第二,强调融会贯通,包括中⻄医学的融会贯通。从20年前创建中华医药研究院时,就确定了希望培养的是国际化的中华医药人才。

我的人才培养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应该掌握中华医药精髓,熟悉现代生物医药前沿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更好的整合,通过传承来进行创新。

第二, 希望具有对中医药传承与拓展的能力。我们实行用英语教学为主,同时给学生更多的国际化理念,还和国外一流大学,包括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进行联合培养,这样的人才让他们既具备对中医药的传承,也熟知现代生物医药的精华,能为我们中医走向国际奠定基础。

第三,希望他们在掌握学术研究的基础方法技术上,更重要是要发展产业,我们中医药更需要的是能够跟产业转化接轨,能够跟产业的商贸接轨。

所以,在整个推动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培育第一”的理念,学术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培养,包括研发转化的能力,以及能够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的培养。

我们过去首先是培养高层人才,主要是培养硕士和博士。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强调如何能够传承中华医药的精华,从而打造具有真正中国特色的一个医药创新体系。这可能是需要几代人不停地探索和创造。

国家批准我们作为中医药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了我们很好的肯定。我们培养的人才是需要进行转化的工程技术人才,那才能真正做到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

第四,培育国际推广的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培育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宣传我们中医药产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创新型的、复合型的人才,更好利用澳门来推动葡语国家“一带一路”和国际市场的拓展。

澳门具有“一国两制”的特殊优势,所以,在澳门可以真正培养学术型国际化的人才、创新产品研发的人才、产业转化的人才以及国际推广的人才。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是目前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能够更好地融合中医药,包括从各省区中传承经验,还可以引入国际的优秀人才和机构,然后在澳门更大的载体上面进行人才培养。

随着粤澳中医药产业园、世界顶级的中医药企业包括广药集团、华润三九集团、华润江洲集团和片仔癀集团的发展,我们可以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写好我们的学术文章,写好转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文章,这是我们未来努力奋斗的方向。

统筹:于晓娜

监制:施诗

记者:蔡依莹 

编辑:李艳霞

设计:廖苑妮

实习记者:曾思维  沈子昂 李孝仁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编辑: 张然 唐双艳 吴婉婕

海外商务合作: 黄子豪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