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周报(第69期)|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首个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落地北京

2022年12月05日 16:3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申美怡,李鹏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时政要闻

国务院: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通知》指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和消费、研发活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交易情况,以及投入结构、产品使用去向和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情况等。普查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年度资料。

《通知》指出,为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将成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组织好本地区的普查实施工作,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所需经费,按现行经费渠道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列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通知》强调,始终坚守数据质量第一原则,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规范普查工作流程,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检查核查,切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

 国家发改委: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关键时间点,进一步落实好基金和稳经济系列政策措施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基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等和稳经济政策措施督导“回头看”视频工作会,部署进一步落实好基金和稳经济系列政策措施。

会议视频连线6个项目建设现场,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北京、上海、安徽、广东等4省市介绍了贯彻落实基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落实等情况,重庆市介绍了基金项目进展情况。

会议指出,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必须紧抓不放保持经济持续恢复态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力落实稳经济各项举措、积极释放政策效能。协调机制要继续高效运转,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争取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政策效应;同时,加强基金项目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检验。

会议强调,各有关地方要紧紧抓住今年最后一个月的时间,继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促进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做好稳就业相关工作,努力为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推动四季度经济回稳向上做出积极贡献。

 地方行动

北京:全国首个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 探索区域性股权市场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新模式

近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中国证监会已正式批复同意,在北京市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并启动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全国首个试点落地北京。

所谓认股权,就是一种选择权,是指企业或相关方按照协议约定授予外部机构在未来某一时期认购一定数量或一定金额的企业股权(或股份)的选择权。比如一家科创企业在获得投资机构资金的同时,要按约定给投资机构一个选择权,即在未来某一时期,投资机构可行使该选择权,认购企业一定数量或金额的股权。

根据批复,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将依托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法定私募证券交易场所的功能定位和基础设施,依法合规、积极稳妥建设认股权的确权、登记、托管、结算、估值、转让、行权等一系列综合服务的试点平台。

试点重点为认股权的各类持有方提供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登记、估值、转让等服务,着力畅通认股权全生命周期的良性循环,更好的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试点聚焦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各类主体在认股权业务中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搭建第三方服务平台,为各类主体提供认股权业务全链条的综合服务,打造以股权服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区域性股权市场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新模式。

 江西:推进更多跨部门、跨层级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异地通办”

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异地通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动更多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的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范围。

《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底前,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以及高频异地办事需求涉及的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

《实施方案》提出,扩大“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范围,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梳理集成同一阶段内需要到2个或2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多个单一政务服务事项,为企业提供开办、工程建设、生产经营、惠企政策兑现、员工录用、不动产登记、注销等集成化办理服务;围绕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梳理集成同一阶段内需要到2个或2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多个单一政务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新生儿出生、入园入学、大中专学生毕业、就业、就医、婚育、扶残助困、军人退役、二手房交易及水电气联动过户、退休、身后等集成化办理服务;拓展“异地通办”事项范畴,按照需求量大、覆盖面广、办理频次高的原则,推出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纳入“跨省通办”“省内通办”范畴。

《实施方案》提出,优化线上服务办事体验,加强线下服务能力建设。依托江西政务服务网、“赣服通”平台,统一发布“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事项、办事指南和统一网上办事入口,推进省直部门、地方自建业务系统与全省可信身份认证体系对接,实现“一地登录,全网通行”,着力解决网上办事“入口难寻”、页面多次跳转等问题。各地要全面推进线下大厅综合窗口建设,县级以上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要将“一件事一次办”“异地通办”服务纳入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有条件的地方可将“一件事一次办”“异地通办”服务延伸至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利用银行网点多、覆盖面广的优势,推动各金融机构对接自助渠道管理平台,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服务向基层延伸,真正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河南:出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方案 推行系统智能审核和企业确认申领的服务模式

日前,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方案》)。

《试行方案》指出,2023年3月底前,建立完善的“1+2+3+N”(1个省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惠企政策和办事指南2个清单,政策条件库、企业画像库、政策匹配库三大基础模块,N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务模式。

《试行方案》提出,各地、各部门要梳理各级各类惠企政策,重点在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融资支持、招商优惠等领域筛选一批惠企政策,形成名单类(政策执行部门可直接提供企业名单)、条件类(惠企政策可数据化为若干颗粒化、区间化政策条件,平台通过企业数据比对分析,自动筛选出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和暂时难以数据化类三类政策清单,推动奖补范围明确、审核标准清晰、比对数据齐全的名单类、条件类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其中,对暂时难以数据化类政策,要进一步减少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政策兑现效率。

《试行方案》提出,按照“端口整合、一门受理”的原则,推动省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和政策条件库、企业画像库、政策匹配库三大基础模块建设,实现与各级、各部门政策兑现和资金拨付系统对接,省级首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尽快上线。数据管理部门要将各类数据进行归集,根据政策执行部门提供的业务规则,通过数据共享、自动比对、智能审批等,实现基于政策条件颗粒化、市场主体数据结构化、审批流程标准化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对符合免申即享条件的事项,优化业务流程,将“企业先报、政府再审”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变为“系统智审、确认申领”的主动服务模式。

《试行方案》附件中列出河南省省级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清单(第一批),包含27条惠企政策,其中涉及税费减免17项,财政补贴6项,融资支持2项,国有房屋租金减免和高速通行费优惠各1项。清单明确了政策内容、享受主体、类别、责任单位、政策依据及咨询电话。如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 〔2022〕19号),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按照50%的幅度减征“六税两费”,咨询政策可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

 典型案例

东侨经开区:以宁德时代为“链主” 培育锂电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

近年来,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优化产业链布局、注重协同带动、创新融资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着力打造东侨开发区成为宁德市创新创业发展新高地,成功培育锂电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优化产业链布局。依托东侨开发区锂电新能源产业供应商服务中心,加强与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的战略对接,动态掌握企业及其产业链的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合作动向,积极谋划龙头企业后续产能项目。加快引进新的产业链配套项目,积极鼓励厦钨、卓高产业链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扩大产能,全力满足龙头企业发展需求。同时,对外瞄准知名头部企业主动对接,筛选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重点项目,促成一批优质企业扩产延链。

二是注重协同带动。持续加大各部门的协同联动力度,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各项奖励和预算内专项资金等政策资金,及时全面落实各类扶持政策。目前,已落实研发经费分段补助近6400万元,推荐20家企业开展2022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坚持以“链主”宁德时代为核心,组织实施融通创新示范项目——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以开发战略性产品或技术为牵引,吸纳上下游中小企业融入企业研发、供应体系,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宁德21C创新实验室成功攻克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技术、低成本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高能量高密度锂离子电解液技术、固态电池电解质等7项关键核心技术。

三是创新融资服务。持续优化融资再担保,开展仓单质押、订单贷款、应收账款等创新担保服务,进一步惠及实体经济,截至目前,东侨开发区对外担保金额37,330.2万元,对外担保余额8457.29万元,在保户数134户,法人类客户21户。同时,在产业链金融创新方面,引进第三方合作机构上海阜锦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为宁德时代供应链商家提供在线网络融资服务。截至目前,供应链贷款余额239,126.24万元,涉及23个客户。

四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辖区内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持续推进(宁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效运作,通过启动预审服务,为锂电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专利快速授权通道。持续推进“专利导航”项目,引导产业建立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促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同时,组建知识产权专家智库,首批入库专家69名,涉及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法律维权、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专业技术领域专家,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行政裁决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2年,东侨开发区共签约项目20个,协议总投资111.3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6个,总投资为44.35亿元;服务业项目14个,总投资为67亿元。在产业链条完善方面,截至目前,累计对接产业链项目80多个,落地投产45个,规模以上企业33家,产业总投资800多亿元,涵盖了新能源锂电池隔膜涂层和铝塑材料、正负极材料、电芯壳盖、模具等上下游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成为全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2021年,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453.75亿元,比增98.29%,占东侨开发区工业产值比重95.21%,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00.22%,成功打造全市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

 福建:打通交通和公安部门数据,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许可审批压缩至5日以内

近日,福建省发布《关于学习推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2022年第三批)的通知》,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许可“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入选。

据了解,该事项此前需要在交通和公安部门两头办理,耗时15-30个工作日。

福建省交通厅推动改革的主要做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建一套机制”。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与公安厅联合印发《福建省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许可“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实施方案》,促进了交通、公安部门数据互通,压缩了审核时限。第二步“选两地试点”。选取厦门、南平两地开展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许可“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试点,将“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通过政务服务中心交通窗口、自助机、网络政务服务平台等多种方式同步实现“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第三步“抓三个重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围绕再造业务流程、打破数据壁垒,梳理办事指南三项重点,加速全省推广,成功探索实施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许可“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

目前,福建省各地市均实现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许可“一件事”自助办理。截至2022年11月中旬,福建全省累计办理超7万余件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许可“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事项,将原先的平均需要20个工作日的“背景核查”环节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跑出福建交通的“便民加速度”。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