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23年04月23日 14:26   千际投行

第一章 发展概况

1.1 地理和人口发展概况

重庆(简称“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长江中上游,横跨东经105°17'到110°11',北纬28°10'到32°13'之间。重庆市地势复杂,地形多山,被誉为"山城"。主要分布有长江、嘉陵江、渝水等河流,地势东高西低,形成了大量的丘陵、峡谷和峰峦,如武隆、瞿塘峡等著名的地质旅游胜地。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约17℃,全年多雾。

重庆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2月,重庆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204个街道、611个镇、193个乡、14个民族乡。

重庆是中国内陆城市,人口众多。由于地形多山,重庆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尤其是主城区。而山区的人口相对较少,人口分布较为分散。重庆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包括土家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

2022年重庆常住人口共3213.34万人,与2021年相比,增加0.91万人,增长0.03%,年平均增长率为0.09%。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280.32万人,占70.9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933.02为万人,占29.04%。与2021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1.19万人,乡村人口减少20.28万人。男性人口为1623.17万人,占50.5%;女性人口为1590.17万人,占49.5%。总人口性别比为102.1,人口性别结构保持稳定。

随着重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预计未来重庆市的人口将继续增长,尤其是城市地区。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将持续加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将带来新的挑战,例如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1.2 经济概况

综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789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18.49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39亿元,增长12.19%;第三产业增加值1518.71亿元,增长11.44%。

图 重庆地区三大产业总值及其比重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重庆市统计局

图 重庆地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重庆市统计局

农业

2022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58.63亿元,比上年增长4.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70.07万亩,比上年增长1.7%。粮食综合单产349.5公斤/亩,下降3.4%。全年粮食总产量1072.84万吨,比上年下降1.8%。其中,夏粮产量122.40万吨,增长1.1%;秋粮产量950.44万吨,下降2.2%。全年谷物产量756.39万吨,下降0.7%。其中,稻谷产量485.24万吨,下降1.6%;小麦产量6.28万吨,增长2.1%;玉米产量256.37万吨,增长0.7%。全年猪肉产量149.96万吨,增长5.6%。生猪出栏1904.43万头,增长5.4%。年末生猪存栏1197.14万头,增长1.5%。

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27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4%,私营企业增长4.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5%,制造业增长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摩托车产业下降6.4%,电子产业下降3.0%,装备产业下降0.3%,医药产业增长6.1%,材料产业增长3.9%,消费品产业增长2.1%,能源工业增长11.3%。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6.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8.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1%。

图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重庆市统计局

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19.1%,股份制企业下降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2.6%,私营企业下降5.8%。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增长62.6%,制造业下降1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4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0369.40亿元,增长4.3%。

服务业

2022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83.96亿元,下降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67.71亿元,增长0.9%;金融业增加值2491.02亿元,增长2.4%;房地产业增加值1668.59亿元,下降5.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795.10亿元,增长4.0%。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323.89亿元,比上年下降2.3%。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3.54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871.90亿吨公里。全年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0655.37万吨,增长4.3%。空港货物吞吐量41.58万吨,下降13.1%。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76.54万标准箱,其中,铁路吞吐量47.37万标准箱,增长24.2%。

图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重庆市统计局

2022年/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11亿人,比上年下降40.0%。旅客运输周转量436.05亿人公里,下降32.4%。空港旅客吞吐量2246.09万人,下降40.0%。

图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重庆市统计局

2022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890.5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5%,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820.21万辆,增长6.9%。民用轿车拥有量289.70万辆,增长5.8%,其中,私人轿车269.87万辆,增长6.0%。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8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301.46万件,包裹业务32.80万件,快递业务10.92亿件。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8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8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全市电话用户4560.8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962.1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3.2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5108.80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3448.03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60.77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1326.06万户。

教育和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底,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2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4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0个。新型研发机构179个,其中,高端研发机构82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6348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6919项,成交金额630.4亿元。

全年专利授权6.6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2万件。有效发明专利5.19万件。

全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78.21万件,比上年增长12.7%。驰名商标162件,地理标志309件。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检验检测机构78家,其中,国家质检中心18个。现有认证机构12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4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46.6万台(件)。全年修订、制定地方标准(不含工程建设、食品安全)211项。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70所,成人高校3所,军队院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128所(不含技工校),普通中学1120所,普通小学2637所,幼儿园5667所,特殊教育学校39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2.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99%,初中入学率99.91%,小学入学率99.99%,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3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3.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79%。

图 2022年全市教育主要指标

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重庆市统计局

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博物馆130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9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5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6%。全年生产电视剧3部、电影18部、电视动画片279分钟。出版各类报纸16187万份,各类期刊3420万册,图书16178万册(张)。全市共有国家级综合档案馆40个、市级专业档案馆1个、市级部门档案馆4个。

全市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063.26亿元,较上年下降1.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72个,其中,5A级景区11个,4A级景区140个。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243个,其中,医院8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38个,乡镇卫生院810个,村卫生室9629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5.08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8.61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4.62万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5.2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46万人,注册护士11.73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4.5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 7291.3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7平方米,我市获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奖牌33枚,其中,金牌6枚。

第二章 产业发展

重庆市的产业发展状况呈现多元化和高新技术化的趋势,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文化产业等。

  • 制造业:重庆市拥有丰富的制造业基础,尤其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优势。重庆市是中国内地唯一的直辖市和西部地区的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和零部件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此外,航空航天产业也是重庆市的特色产业之一,涵盖了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飞行器零部件等领域。

  • 现代服务业:重庆市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包括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金融业是重庆市的重要支柱产业,金融机构众多,包括了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物流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重庆作为中国内陆开放门户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产业也是重庆市的亮点产业,包括了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业、文化传媒业等。

  • 数字经济:重庆市将数字经济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积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重庆市在数字产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优势,形成了一批知名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平台。

  • 文化产业:重庆市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包括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传媒产业等。重庆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发展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涵盖了电影、电视、动漫、出版、音乐、文博等领域。

重庆自治区产业结构

图 重庆市三大产业结构图

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重庆市统计局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0%,工业投资增长10.4%,社会领域投资增长27.6%。

图 2022年按产业分固定资产投资速度

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重庆市统计局

重庆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202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67.60亿元,比上年下降20.4%。其中,住宅投资2608.98亿元,下降20.7%;办公楼投资61.50亿元,下降24.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44.90亿元,下降16.5%。

图 2022年商品房建设与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重庆市统计局

总体上,重庆市的产业发展状况呈现多元化和高新技术化的趋势,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等领域都具有优势和潜力。重庆市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产业融合,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未来,重庆市将继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企业发展情况

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企业发展情况简述如下:

  • 工业发展:重庆市以制造业为主导,涵盖了多个产业领域,如汽车、电子、机械、化工、钢铁、航空航天等。重庆市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汽车生产和装配企业,包括长安汽车、东风悦达起亚、中国重汽等。此外,重庆市还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 金融业发展:重庆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金融中心,金融业发展迅速。重庆市拥有众多的金融机构,包括国内外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重庆市也是中国重要的金融创新试验区之一,推动了金融科技、区块链等新兴金融业务的发展。

  • 外贸和物流业发展:重庆市地处长江中上游,拥有丰富的交通资源,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重庆市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物流网络,形成了陆海联运、中转贸易等特色业务。重庆市的外贸也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对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出口贸易。

  • 服务业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消费升级,重庆市的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包括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医疗健康、互联网金融等服务业领域都在不断拓展。特别是重庆市作为中国内陆港口城市,物流和跨境电商等服务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 创新和创业:重庆市积极推动创新和创业,建设了众多的科技园区和创新创业基地,吸引了众多创新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发展。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 跨境合作:重庆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城市,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例如,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启动,使重庆成为了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重要窗口。此外,重庆还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了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重庆市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发展。重庆市致力于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圈,发挥其区位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推动了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创新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企业的入驻。

  • 文化旅游业:重庆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如巫山、三峡、武隆天生三桥等世界级自然和文化旅游胜地。重庆市在旅游业发展上不断创新,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包括文化创意产业、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领域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图 重庆市上市公司分行业结构(个数比)

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图 重庆市上市公司分行业结构(市值比)

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总体来说,重庆市的企业发展概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涵盖了制造业、金融业、外贸和物流业、服务业、创新和创业、跨境合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以及文化旅游业等多个领域。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和措施,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和投资,推动了重庆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四章 未来展望

重庆未来发展的目标将集中在经济持续增长、区域协调发展、开放合作、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活改善、创新发展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重庆市将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持续进步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全面提升。同时,重庆还将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加强与国内外的经贸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重庆成为全球领先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国际化城市。

重庆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我们对其未来发展展望如下:

  • 经济持续增长:重庆市将继续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优化。重庆市将加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创新和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区域协调发展:重庆市将继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协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加强与西部内陆城市的合作,构建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国际陆海贸易,促进经济一体化。

  • 开放合作:重庆市将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跨境合作与交流,深化与国内外的经贸合作关系。重庆市将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投资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吸引国内外企业和资本,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 生态环境保护:重庆市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重要生态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 人民生活改善:重庆市将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 创新发展:重庆市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转化,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 社会文明进步:重庆市将积极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重庆未来将成为经济繁荣、生态优美、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国际化城市。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