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陈思琦 深圳报道
“ChatGPT来了,你的职业会被淘汰吗?”成为当下最火的话题。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所带来的变革,引起了一众打工人的焦虑。但有专家总结称,目前ChatGPT难以取代更具创造力的工作,以及需要精细动手能力和判断力的工作。
俗话说:“创新要从娃娃抓起”。若想不被淘汰,则要从源头抓创新。
深圳市政协常委、码隆科技CEO黄鼎隆,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当全社会掀起对“ChatGPT取代人类”的探讨时,黄鼎隆不禁思考,当小孩长大并走入社会,他们必将面临一个人类与AI在激烈竞争中高效合作的时代,如何让他们尽早熟悉AI,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
今年深圳两会期间,黄鼎隆带来提案《关于以人工智能赋能基础与职业教育,培育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建议》。他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在未来教育和人才培养上也应该先行先试,借由AI更好赋能基础和职业教育。同时,在数字化、创新型教育中也可以探讨不同的商业模式,以此激励产业加速发展。
AI赋能教育:人才发展从“量”到“质”
黄鼎隆很早就开始高度关注ChatGPT。近期ChatGPT的火爆让他反思,中国未来产业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原来中国讲求‘人口红利’,之后我们又创造了‘工程师红利’。这让我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在招聘的时候很有底气。”黄鼎隆说,“但ChatGPT出来之后,我开始担心,中国工程师在数量上的红利,会不会有一天被AI技术的突破抹平了?”
黄鼎隆还在思考,为什么这样的AI工具不是由中国创造出来的?经过如此层层思考,黄鼎隆开始将目光放在深圳的未来产业发展上。
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这同时也是各国“军备竞赛”的重中之重。随着新时代制造业生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深圳急需一大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补充劳动力市场。
“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一开始就奠定好他们成才的土壤,才能在未来有所收获。”黄鼎隆说。
黄鼎隆提到,未来劳动力市场所需正在发生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学占比应适当降低、工匠和技能型人才的选拔体系应进一步清晰化,以便提高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度。这意味着人才发展也要从“量”到“质”。
首先,在应试教育如何朝素质教育发展上,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等日益受到重视。2019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明确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有条件的地区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
在这方面,深圳先行先试,从2017年起即在初三学生中推进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核;2018年增加初二学生生物学实验操作考核。在数年来试点的经验背景下,《深圳市深化初中阶段理科实验教学与测评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于今年1月印发,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初中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形成“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考一致性”的实验标准体系,实验操作成绩按相应科目分值的10%计入,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
在黄鼎隆看来,这是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应试+素质”相互融合的积极信号。以往中国教育界并不是不重视素质教育,只是由于素质教育的成本过于昂贵,使得其难以大范围推广。成本的昂贵不仅体现在培养过程中,还体现在考试检验上。例如,考试要检验学生做实验的动手能力,需要比改考卷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据黄鼎隆透露,去年深圳市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中,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时间是5分钟,如果没有AI的帮助,老师需要用肉眼找出学生操作中的关键点并一一进行判别。而根据《深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在基础教育阶段里,小学在校生有113.3万、中学在校生达56.32万。
今后若将实验操作纳入升学考量,相关考试仅依赖人工评分,将面临人力成本高、效率低,无法大规模推广的问题。同时,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老师难以了解所有学生的操作情况,难以进行针对性指导,这将进一步制约创新型人才的培育。
先行先试:深圳教育产业亟待更灵活丰富的商业模式
在降低应试选拔成本上,目前得到突破的科目是“英语口语”。促使口语考试高效评分的背后,离不开AI工具的使用。“这就是典型的由于技术进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可以相融合的案例。”黄鼎隆表示。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AI领域创业者,黄鼎隆正在将自己擅长的事情运用于教育工作上。
值得一提的是,黄鼎隆所成立的码隆科技,最初并不是一家“AI+教育”公司,而是以“AI+零售”起家。
回顾黄鼎隆的创业历程,码隆科技先是以RetailAI解决方案入局零售业,瞄准自助结算场景下商品漏扫、错扫,造成严重货损的痛点,以AI商品识别技术实现智能、实时监测,并与以沃尔玛为代表的零售巨头建立了合作。
在公司逐步成长的过程中,黄鼎隆发现,以全局摄像头、细节摄像头等硬件代替人眼,并通过AI算法实现多维度的统计评分,实验教学及考核效率将大幅提升。码隆过去应用在零售场景中的AI技术,放在教育场景同样适用。
由此,码隆科技推出“智慧实验解决方案”以及配套的“智慧实验学生终端”,在深圳外国语学校、盐田区外国语学校等开展试点。具体来看,AI能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得分情况、用时长短、薄弱环节等,及时反馈给授课老师,辅助其有的放矢开展实验教学。而在考试环节,AI可精准检测并在视频中标注出“胶头滴管伸入量筒”“没有清洗仪器”等操作失误,予以扣分后,教师可在AI评分基础上复核成绩,极大减轻阅卷负担。
然而,AI工具赋能实验教学在黄鼎隆看来只是教育变革的第一步。他认为,在这座尚未开放的冰山下,技术的迭代升级会在教育的全流程、多场景进行效率和体验的提升。因此,应有多种灵活的商业模式来更好地促进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在AI工具使用上,主要按照传统的学校采购模式进行。在数字化赋能的场景中,可以不再拘泥于单一的付费模式。
在黄鼎隆看来,AI等数字化教育工具的使用,未来可逐步增加“按账号付费”的服务商业模式,如为提升学生成绩和实际动手能力的“AI辅助教学服务”。这种对于AI服务的续购付费模式,有别于批量采购走量的商业模式,更像是Saas模式,如果AI服务效果不好,可以不再续购,更加重视AI服务的“质”。
此外,AI在教育方面的探索,还将进一步深入职业教育,借由数据驱动培养职业人才,将AI训练成“老师傅”,打破以往相对低效的“师徒制”,尤其是电焊、汽修、美容美发等容易标准化、流程化的领域。
而在职教方面的产品迭代将比基础教育更加快速,因此,教育这个古老行业的商业模式,亟需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带来数量级的提升。
目前“AI+教育”正处于产业爆发前夜,深圳能否先行先试,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