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汹涌加息,归来仍是“神话”,复盘巴菲特的2022年!

2023年03月02日 18:32   富国基金   富国基金

英雄战功赫,亦有迟暮时。“股神”巴菲特似乎也不例外。

2022年Q3,巴菲特“斥巨资”抄底某知名“造芯大厂”,惊起诸多讨论:说好的“不懂、不熟、不碰”,终究是场错付?

既而,巴菲特迅速减持该股,质疑之声再度汹涌而来:大咖也开始炒短线,信仰崩塌了?

然而,当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2022年度报告和2023年致股东公开信的时候,主流意见又成了“还得是他”。数据和事实告诉我们,巴菲特并非“老矣”,他的战绩依旧很强悍!

01

2022年的美股阴霾密布

但巴菲特仍能取得正收益

2022年,标普500指数跌超18%(含股息在内),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跌幅;与此同时,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却逆势上扬4%,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面对表现低迷的市场,巴菲特交出的“答卷”可谓圆满。

事实上,巴菲特一向被称为“应对熊市的一把好手”。富二在对历史数据进行梳理和统计后也发现,果不其然!自1957年至2022年,巴菲特在长达65年的投资生涯里,仅有18次跑输标普500指数,整体胜率达到72.7%。

数据来源:Wind、Bloomberg。

在此期间,标普500指数收益率为负的年份共有19次;而其中,巴菲特曾15度战胜指数,实现了不菲的超额收益。

数据来源:Wind、Bloomberg。

02

常年钟情于消费和金融板块

但2022年狂买石油股

数据来源:伯克希尔·哈撒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13F文件、Wind,截至2023年2月28日。

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最新持仓来一窥巴菲特的布局方向,则会发觉:2022年,巴菲特的仓位明显向能源板块倾斜。

下图便能很直观地呈现出,在2021年底时,能源股在巴菲特的持仓中仅占1.37%;而截至2022年3月末,这一数字“狂飙”了近10个百分点,骤增至11.36%;在后续的三个季度中,也一直稳定在12%以上。

数据来源:伯克希尔·哈撒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13F文件,截至2022年12月31日。

从全年来看,巴菲特大举加仓某家领先全球的综合性能源企业,还紧接着大笔建仓某油气巨头,并跃升为它们的最大股东。在2022年,上述两只个股以较为亮眼的区间涨幅,为整个投资组合贡献了不小的收益。

除此之外,某3C产品开发商、某饮料集团、某头部金融机构等众多公司,在巴菲特的持仓名单中早已屡见不鲜。巴菲特对消费品和金融业的钟爱,无需多言。

03

长期致胜的三大关键词

适合普通投资者抄作业

合时势

国家经济的韧性是资本市场健康运作的基石,亦是孕育大量投资机会的沃土。

正如巴菲特在信中所写的那样:“我们搭乘的是美国顺风(American Tailwind),虽然有时会停滞不前,但它的推动力总会回来。”

投资讲究“时也,运也”,顺势而动者,方能屹立潮头。回看过往三十余年,巨大的投资机遇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众多优质标的仿佛繁星,在历史的银河中熠熠生辉。

往后看,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拉动内需、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催生出新兴消费、数字经济、强军强国等产业浪潮,未来的N倍股或许就将诞生于此。

巴菲特曾多次指出:“查理·芒格和我选择的不是股票,我们是在挑选公司(Business)。”这是他奉行了数十年的信条,也是被全世界的价值投资者们奉为圭臬的守则。

在巴菲特的眼中,“好生意”需要包括以下几个特质:商业模式清晰、竞争力突出,前景明朗且可持续,管理层诚实守信、勤勉尽责,成交价格具备吸引力。

巴菲特的成就固然不可复制,但不妨碍咱们普通投资者借鉴大佬的思路。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大多数基民而言,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定一只与之相匹配的基金,以“清风拂山岗”的淡然态度来应对未知的不确定性,或许称得上是“好决策”。

在这封致股东公开信的开篇,巴菲特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字:1964年至2022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市值增长率高达3787464%,大约为3.8万倍;同期,标普500指数的累计收益率仅为248倍。

由此可见,在复利效应的作用下,时间也被转化为杠杆,助力“雪球”越滚越大。

再插播一条热知识:巴菲特90%的财富,都是在60岁后赚到的。所以,当前又何必焦虑?

一文读罢,您是否从巴菲特的信中得到了些许收获和启发?欢迎客官们留言分享~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