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记者唐婧 北京报道
“鉴于存量房屋规模越来越大,涉及居民和家庭越来越多,亟需未雨绸缪,向事前预防转型,从现在开始逐渐为房屋积累‘养老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告诉记者。
柴强一直很关注存量房屋老化带来的安全问题。今年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及早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居住安全的提案》。
柴强援引《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及相关数据称,我国城镇家庭住房中,超3成是本世纪之前所建。城镇存量住房规模已超过300亿平方米,且随着房龄增长,老旧住房的占比还在持续攀升。与此同时,存量房屋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日渐突出,如外墙脱落、设施设备锈蚀、管线老化、楼梯过道不稳固,甚至存在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发生房屋倒塌等重大安全事故,难以让人民群众“安居”。
柴强指出,目前我国存量住房维修主要依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或业主自筹资金进行。单个住宅小区,归集资金规模一般仅为600-900万元甚至更低。随着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日益老化,维修资金需求逐年增加,一些住宅小区的维修资金正快速减少甚至枯竭。现有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远远满足不了房屋“应修尽修”的需求,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也很大。
“我国尚未出台房屋定期检测制度和强制检测规范,由产权人承担的房屋维修养护和安全检测义务难以落实,房屋安全防范和风险控制存在制度空白。通过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可以为房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转提供资金保障,更好地履行政府房屋公共安全职责。”柴强认为当前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很有必要。
对此,他提出了两项建议:
一是每年从当年土地出让收入(地价款)或净收益(出让收入减去出让成本)中提取一定比例,如按照土地出让收入5%以上或土地出让净收益20%以上计提,作为房屋养老金。因为土地出让收入主要“来自于房”,在供应房地产开发用地时一次性收取了地价款或土地出让金,特别是土地增值收益实际上主要“取之于房”,而且通过招拍挂出让方式使得地价在房价中的占比过高,挤占了保障房屋建设质量和维修更新的必要费用。
二是发挥房屋养老金在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中的资金支持作用,建立房屋体检制度,利用房屋养老金开展房屋定期体检,为老房子“治病”,实现房屋的安全检测、紧急情况排险以及意外风险保障,形成房屋安全长效机制,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