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亏爬坡的永辉超市,艰难漫长的大象转身

2023年03月14日 14: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莎
传统超市转型不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莎 广州报道

3月13日,永辉超市披露了今年1-2月主要经营数据。经初步核算,永辉超市实现经营性净利润8.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4%,实现归母净利润8.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70%。

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超越。就在一个多月前,永辉超市公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数据稍显惨淡。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7.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0亿元,不过,这与上年同期相比,已分别减亏12.0亿元和14.4亿元。

根据财报,公司2022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8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4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减亏12.91亿元、11.8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7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37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减亏3.20亿元及1.67亿元。如同一只默默攀登的蜗牛,永辉一步步减负减亏,终于在今年1-2月实现阶段性营利双增及同比双位数增长。

2022年,零售行业延续竞争激烈态势,实体零售承受较大压力。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永辉超市将全渠道数字化建设作为自救之法,强化线上+线下全面融合,提升门店运营效率。根据年度业绩预告,随着经济环境回暖、公司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以及门店布局的进一步优化,永辉超市的各类业务指标已呈现向好的趋势,12月同店已转正。

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随着商品力和运营效率的持续改善,永辉超市能否在2023年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陷入泥潭

来自福建的永辉超市最早成立于2001年。2010年12月15日,永辉超市正式登陆上交所,此后连续十年保持营收净利双增长。

永辉超市是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引入现代超市的企业之一。凭借生鲜优势,永辉在与农贸市场的交锋中凯旋。尔后,一边是门店急速扩张——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中国超市100强显示,永辉超市的门店数量在2019年达到了1440家的顶峰;一边是股价一路飘红——永辉超市2018年市值曾超过1100亿元。在千店千亿的光环下,2019年,永辉超市入选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企业榜榜单第四位,一跃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水盈则溢,月满则亏。2021年,永辉超市遭遇滑铁卢,出现上市十一年来首次年度亏损。事实上,当年在疫情影响下,实体零售商超普遍业绩承压。数据显示,2021年,华联综超(创新新材)净亏损2.82亿元,家家悦净亏损2.93亿元,步步高净亏损1.84亿元。但永辉超市的亏损情况尤为严重。年报显示,2021年,永辉超市净亏损39.44亿元,同比下降319.78%。

报告中提到,这是受到收入及毛利率下滑,以及门店关闭等的影响。

2018-2021年,永辉超市的毛利率分别为22.15%、21.56%、21.37%、18.71%,毛利率持续下滑,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在2019年达到1440家的高峰后,永辉超市的门店数接连缩减。其中,2020年减少18.6%,2021年减少7%,2022年上半年降低至1060家,截至2022年9月底,永辉超市关店数量近400家。昔日超市龙头而今困于险滩。

从“被变革者”到主动变革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储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比2021年多增7.94万亿元。越来越多人选择把钱存入银行,消费略显乏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85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42亿元,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

尚普咨询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4.5%,远高于同期零售市场增速。其中,网络零售规模增长迅速,2015-202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24.5%。根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商超市场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但市场整体增长乏力,2018-2021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仅为2.6%,其中大卖场业态同期复合年均增长率为-0.4%。生鲜电商的崛起,给传统实体商超带来生存挑战,永辉超市也不断摸索作出改变。

一是新业态的打造。永辉超市的经营业态主要包括普通超市、精品超市(bravo店)、超级物种、mini店、仓储店等。“超级物种”是永辉超市尝试的第一个新业态。2017年,其首店在福州开业。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曾公开表示:“超级物种这个名字非常好,这是个竞争迭代、适者生存的商业模式。”2017-2019年,永辉超级物种开出超过80家门店。2019年后超级物种便迎来了关店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超级物种仅剩6家门店。

2018年,永辉开始布局永辉mini店。但布局社区的mini店也难逃大规模关店命运。数据显示,2019年永辉mini店新开店573家,到2021年年底仅剩33家。

2021年,永辉超市在原有大店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在五个月内开出50多家仓储店。这种仓储店模式典型代表是Costco和山姆会员店,但永辉仓储店并不需要购买会员。2022年一季度,天风证券研报显示,永辉的仓储店尚未能取得整体的盈利。“仓储店的单店模型尚未迭代成熟,但改造成功推动公司利润端改善,且后续在自有品牌推进等仍有进一步改进空间。”

永辉仓储店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供应链的掌握,提升商品力。这是山姆会员店等耕耘多年的结果,也是永辉仓储店难以企及的部分。2022年三季度,海通国际研报认为,期内永辉强化生鲜板块垂直管理,采用长短半径机制,搭建生鲜自有平台“富平供应链”,提高源头直采渗透率。其仓储店具体表现如何,仍有待跟踪观察。

再是数字化的转型。2021年8月,原就职于京东的李松峰于加入永辉超市,主要负责永辉超市科技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同年11月,永辉超市自研全链路零售数字化“YHDOS系统”投入使用。该系统融合全渠道采销协同、运营、业财管理门户,以夯实全渠道能力。

数据显示,2021年,永辉超市的研发投入为4.28亿元;2022年,永辉超市数字化战略的科技投入约7亿元,科研投入明显提高。

线上+线下融合加强。2022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线上销售额达116亿元,同比增长16.35%,占比16.4%,优于同业。据介绍,“永辉生活”自营到家业务已覆盖987家门店,实现销售额63亿元,同比增长17.32%,日均单量31万单,月平均复购率为51.7%;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已覆盖915家门店,实现销售额53亿元,日均单量21万单。

行业复苏,忧虑犹在

随着经济复苏和促销费政策的逐步释放,线下商超有望加速复苏。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超市业态调查快报》显示,2022年,超市行业经营表现回暖,样本企业销售同比持平及正增长的企业占55.7%,高于2021年32.9%的占比;净利润同比持平及正增长的企业占52.9%,高于2021年27.8%的占比。

上海证券研报认为,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整体好转有望改善居民收入并提高居民消费意愿,相关促消费政策的实施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叠加消费场景限制大幅减少,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将是大趋势和主旋律。

作为行业龙头,永辉超市今年前两个月的净利高增长,似乎让传统商超迎来久违的曙光。

不过,对于永辉超市来说,内部不安因素或仍存在。2月14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长张轩松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075.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期间自即2023年3月7日开始,不超过6个月。

2020年10月,永辉超市公告回购股份,拟使用自有资金近27亿元回购股份;2021年9月,永辉超市再次回购并注销326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0.48亿股;2022年8月,永辉超市拟以4亿-7亿元自有资金回购不超过1.5亿股股份。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至2022年三季度,张轩松个人的持股比例已从14.79%降至9.72%。

三年三次回购股份,或因公司股价表现低迷,而公司董事长接连减持,不免让外界更感担忧。与此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企。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0.93%、63.69%、84.47%、84.22%,四个报告期合计提升23.29个百分点。

截至3月13日,永辉超市报收3.49元/股,涨幅为3.87%,总市值为316.72亿元,距2018年高点蒸发700多亿元。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