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馆
虽然距离小秋田犬八公的诞生已经过去100年,但关于忠犬八公的故事一直仍被大众牢记。2009年美国翻拍的版本就曾赚取过观众不少眼泪,至今仍保持着豆瓣9.4的高分。再次翻拍这样一部经典作品,有好处——其自带的宠物温情和催泪底色注定很容易打动观众;但也有压力——如何拍出新意就是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令人惊喜的是,这次国产版《忠犬八公》在本土化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巧妙地将一个源自日本的故事,自然落地到中国。主角狗的品种,没有效仿日美两版继续刻意强调纯种秋田犬,而是换成了更接地气的中华田园犬。故事背景搬到了重庆,许多细节也随之做了改动:比如为妻子新增了爱打麻将的人设;小狗到家后自己叼出了一张八筒,于是八公变成了八筒;脖子上的狗牌变成了麻将牌……既沿袭原作,又不失地域特色。
人物和场景设定上的改动也颇多神来之笔。男主人的职业变成水利工程教授,在一片重庆方言里固执地坚守北京口音,每天坐索道上下班,最后突发疾病在考察船上去世;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场景也逐渐发生改变。索道从交通工具变成了旅游景点,门口的报刊亭从生意兴隆到门可罗雀,以往热闹的小巷被拆成废墟,街边的凉虾摊找不回曾经熟悉的那一口。
影片里好几处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总是给八筒让位的棒棒平常不怎么动弹,直到孩子们打伤八筒时他起身阻拦,才看清原来他也腿脚不便;之前棒棒总是穿着同样一身灰扑扑的衣服,方便干活,最后一天他换了身白色西装来向八筒道别,决定回老家转行做生意;教授在世时常带八筒去钓鱼,某天八筒将骨头埋到河边树下,还被打趣等以后来挖,可许久之后八筒再次来到河边,主人已经离世,河水也已上涨,藏宝的树没入了水中,熟悉的一切都再也找不回来。人知道昨日之日不可追,但动物不懂这些,小狗只会循着记忆回到原地,在时代的洪流里刻舟求剑。
麻将、报纸、报刊亭、长江索道、棒棒,影片将守在原地的八筒与诸多停留在过去记忆里的意象紧密相连,通过一只狗的一生,见证着万千家庭的变迁。文本结构上也尽显巧思,既丰富了故事细节,使其更加生活化、现代化,又不单纯只是生搬硬套忠犬八公等候离世主人的剧情,这样的翻拍才算得上是“用心”。
影片有两处感情线的改动颇见功力。前两版中都详写了女儿怀孕这一情节,一方面女儿出嫁父亲不舍,八公的出现恰好填补了他对陪伴的渴求,另一方面也借新生儿的出现衬托出父亲对狗的宠爱远超常人。而国产版本里的女儿没有怀孕只是结婚,并且再添了一位即将北上追逐事业梦想的儿子,一家人从最初的争吵到后期的妥协,一个不愿承认却又爱得深沉的严父形象栩栩如生。第二个细节是“报纸”这个线索,在真实的八公故事中,小狗是因为上了报纸才一举成名为人所知,因此电影版也保留了这个结局;但国产版为“报纸”赋予了更多意义:每天早上八筒送教授上班,教授都会在报刊亭买一份报纸,看完后让八筒叼回家,妻子看一眼家里的竹筐便知道八筒又完成了一次送行任务——报纸成了人与狗、人与人之间心照不宣的联结。而在教授离世之后,每当八筒又回到索道门口,报刊亭老板为了劝它回家,都会给它一份报纸,十年下来老家的废墟里堆满了如山的报纸。即便主人不在了,八筒依旧完成了它的每一次任务,一日不落——报纸又成了时间、忠诚和善意的象征。
作为一部翻拍作品,《忠犬八公》讲好了一个老故事,既保留了原著核心共情点,又延伸出更多的共鸣。当然,细节上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授的人设存在矛盾,前期通过口音几次强调他的守旧情怀,从北京搬去重庆这么多年,家人们都讲重庆话,唯独他一口京片子,和当地人格格不入;后期又不希望儿子北漂,说在北京已经没亲人了,很难理解到底是对北京念念不忘还是已经接受了重庆。还有年轻演员的演技不合格,几场哭戏都感染力不足,但冯小刚、陈冲的表演弥补了这点缺憾,撑起了父母的角色。
翻看导演徐昂之前的作品履历,惊讶地发现翻拍自《十二怒汉》的《十二公民》竟也是出自他之手,同样是他自编自导,亦同样是国产翻拍难得的口碑佳作,可见其本土化改编能力的不俗。而徐昂下一部自编自导的悬疑故事《沉默的代价》又将登陆迷雾剧场,倒是更加让人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