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气候官丨专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将大幅增加碳配额总量

2023年07月19日 16: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缴翼飞
钢铁行业碳排放居非电行业首位,纳入全国碳市场将大幅增加碳市场配额总量,碳市场覆盖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占比也将有效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钢铁行业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何时纳入全国碳市场备受关注。

近日,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二次工作会议召开,环境规划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多部门探讨尽快确定钢铁企业碳配额分配的主要工序、分配基准线及排放量核算方法,完成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初步方案。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有何意义?企业未来应当如何应对新形势? 如何进一步健全相关监测和核算方法?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

范铁军表示,钢铁行业碳排放居非电行业首位,纳入全国碳市场将大幅增加碳市场配额总量,碳市场覆盖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占比也将有效增加。目前相关专项研究工作已全面正式启动,在基础条件和配套支撑完善成熟后,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统一组织有序纳入。

专项研究工作已全面启动

《21世纪》: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有何意义?能为碳市场的配额总量带来多大程度的扩容?

范铁军:钢铁行业是碳排放重点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5%左右,是31个制造业门类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是推动落实“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碳市场作为碳排放管理的基础性、关键性政策工具,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碳减排的有力手段,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将对企业落实减排责任、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加强碳资产管理、提升绿色环保形象、发挥碳定价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有助于企业了解国际低碳新规则,提升国际低碳竞争力,有效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绿色贸易壁垒”挑战。

目前,全国碳市场仅纳入发电行业,配额总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钢铁行业碳排放居非电行业首位,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将大幅增加碳市场配额总量,碳市场覆盖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占比也将有效增加。

《21世纪》:目前有关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的第一、二次工作会议相继展开,请问钢铁行业大概会在何时纳入全国碳市场?

范铁军:碳市场作为碳排放管理的基础性、关键性政策工具,对于落实企业减排责任、发挥碳定价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当前碳市场扩围条件已基本成熟,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正在推动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工作,将通过专项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对推动落实“双碳”目标发挥重要作用。开展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民航、造纸等7大行业专项研究,要对行业精准画像,务必夯实工作基础,提升方案可操作性,最终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各行业分阶段目标任务和建设路线图,为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目前,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工作已全面正式启动,重点针对钢铁行业的核算边界、配额分配、核算报告、核查技术等关键问题开展研究,聚焦行业评估、国际/国内试点经验总结、数据基础评估、配额分配方案、核算报告指南、核查技术要点、路线图等7个方面。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的时间节点仍将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总体原则,在基础条件和配套支撑完善成熟后,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统一组织有序纳入。

企业应加快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计划

《21世纪》:碳市场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处于发展初期。随着我国碳市场纳入行业、参与主体、交易品种类型逐渐增加,市场供需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钢铁行业未来应当如何应对?

范铁军:未来随着纳入行业、参与主体、交易品种类型逐步增加,同时随着碳市场运营步入正轨,碳配额的发放也将呈逐步收紧状态,预计碳市场的活跃程度将明显提升,同时也将进一步充分发挥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

钢铁行业是重点碳排放行业,以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为主,推动碳交易市场有助于实现碳排放外部成本内部化,与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因此,钢铁行业应充分利用碳交易市场化机制,做强做优先进企业,促进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绿色金融创新,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有效控制和减少碳排放。

《21世纪》:随着纳入全国碳市场,未来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进程是否会加快?

范铁军:通过加快兼并重组,一方面钢铁行业能够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高的龙头企业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实力、资金优势等带入中小企业,快速提升整个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也将有助于促进钢铁行业加快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并促进碳市场高效运行。

另一方面,兼并重组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涉及相关利益方多,促进钢铁企业进一步实现兼并重组将由政策、市场等多因素决定。

《21世纪》:钢铁行业能耗、碳排放信息化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仍有待健全,未来可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

范铁军:一是建议钢铁企业加快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计划。梳理全厂的碳排放源点位以及对应涉及的碳排放源种类,并将各类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参数进行实测,以确保企业碳排放量计算的准确性。

二是建议钢铁企业将数字化、低碳化结合,研究建立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超低排放与低碳协同管控数字化平台,实现碳素流可视可管可控以及钢铁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碳排放监测、统计、对标,支撑企业开展碳排放水平、碳足迹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析研究,以碳效率为核心优化生产工艺及管理,实现生产工序碳排放过程目标管控、碳排放预警管控及减碳降污协同管控。同时,丰富碳咨询、碳排放对标、碳金融、碳关税应对、碳数据认证等相关功能,全方位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21世纪》: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金融支持是重要一环,未来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推动钢铁行业绿色金融发展? 目前业内正在探讨通过引入有偿分配、丰富金融交易产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国碳市场活跃度,还有哪些新举措可以引入?

范铁军: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启动转型金融研究工作,目前已初步确立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并组织开展了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农业四个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的研究。工信部也牵头组织了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工作,通过确立相关标准,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对传统行业绿色改造投入,目前初步形成9类39项标准,条件成熟后将公开发布。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应尽快公布钢铁领域转型金融标准,帮助行业获得转型金融工具的实际支持。

关于进一步提升全国碳市场活跃度,建议继续健全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特别要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强化市场功能,在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21世纪》:碳市场也要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要更务实,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在落实碳减排工作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做了哪些工作?

范铁军:今年来,钢铁行业积极推动低碳转型。中钢协召开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技术交流会,持续推进“极致能效”工程,发布重点工序能效对标数据填报系统,召开副产煤气高效利用专题技术对接会,开展电炉炼钢发展专项研究,宝武、首钢、沙钢、包钢、酒钢等企业发布EPD(环境产品申明),河钢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成功投产,中国宝武建设全球首个工业级别富氢碳循环高炉(2500m3)成功投运。

冶金规划院开展了钢铁行业碳排放管控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钢铁行业低碳技术发展路径及趋势、钢铁行业氢能产业链发展、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框架及应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及应对、钢铁行业碳足迹核算体系及方法对比、钢铁企业碳达峰及降碳规划、钢铁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等研究工作,举办2023(第十四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论坛,牵头发起成立河北省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联盟。

科学减碳要摈弃“一刀切”思维

《21世纪》: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有序、稳步推进的同时,个别地区开始推行“超超低”排放标准,钢铁行业对此应当持以何种态度?

范铁军:出现“超超低”排放现象的原因是一些地方产业结构过重,辖区内部分企业装备水平和环保管理水平低,导致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空气质量改善压力大,但是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企业装备和管理能力升级又缺乏有力的手段,再加上部分地区对进一步收紧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缺乏足够论证,才导致部分地区推行“超超低”标准。

钢铁行业对待“超超低”,首先应该呼吁科学治污,国家超低排放标准是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不能拍脑袋再“一刀切”。其次,要高质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要从源头上、系统上实施改造,避免一味的末端治理,助力地方政府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第三,坚决避免为了达到“超超低”而弄虚作假,要合理反映企业真实情况。

《21世纪》:去年多地在夏季对以钢铁为代表的高载能行业进行了有序用电的限制,今年夏季高峰用电负荷屡创新高,钢铁行业是否应当做好提前准备?

范铁军:拉闸限电对钢铁企业的稳定生产影响很大。

一是安全影响。钢铁企业生产工序较多、内部介质系统庞大且复杂,不同介质、动力、物料等之间的关联影响较大,因有煤气(焦炉、高炉、转炉)、氢气等安全风险高的介质系统,限电会导致企业安全运行风险加大。

二是经济影响。因限电产生不正常的生产节奏,会导致设备故障率高和残次品率增加,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三是能耗影响。企业生产线因限电生产节奏不连续,会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导致企业能耗强度增加。

中电联此前预测,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对此,钢铁行业应当对有序用电做好提前准备,我认为接下来需要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企业自发电率。2022年钢铁行业平均自发电率为56%。钢铁企业应积极促进高能效转化工艺、装备、管理技术创新开发。在分布式能源耦合及集成优化、煤气发电机组配置优化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企业自发电水平。

二是可再生能源应用。支持具备条件的钢铁企业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在钢铁行业推广应用,鼓励钢铁企业与能源公司合作,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示范,就近大规模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保障能源供应的情况下,促进企业能源结构优化及低碳发展。

三是开展极致能效提升。从工艺和装备节能极致化、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极致化、能源转换极致化、设备节能极致化、新能源体系建立极致化、能源管理极致化开展企业机制能效提升工作,从源头降低企业耗电量。

另外,为了减少事故风险,保障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建议各地政府有序用电需要提前通知钢铁企业,给予钢铁企业调整时间。有序用电政策也应当差别化对待,避免“一刀切”,建议按照企业能效水平、万元产值贡献等方面对行业进行考核,鼓励先进制约落后,倒逼企业能效提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