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只锂电股中报净利平均预降超六成 上下游盈利“跷跷板”效应突出

2023年07月19日 20:4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董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锂电行业上下游盈利“跷跷板”效应再次显现。

截至7月19日,纳入Wind锂电池板块的90余家上市公司中,有27家企业披露了半年报业绩预告。

受到终端需求增速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上述样本公司盈利普遍出现下滑,按预告利润上限计,这27家样本公司利润同比降幅平均值达到62%,降幅中位数也超过55%。

而从产业关系上看,则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跷跷板”效应,行业内部利润分配刚好与2022年同期相反。

在需求端减弱的背景下,最上游基础原材料的支撑力度大幅减弱,进而带动以锂盐为核心的材料价格,以及相关生产企业利润率、盈利能力显著下滑。下游企业虽然同样面临需求低迷的问题,但受益于成本下行带动,上半年盈利则普遍实现了同比增长。

产品跌价冲击上游盈利

比亚迪是盛新锂能的战略投资者,虽然企业规模相去甚远,但去年上半年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却相差不多,前者是36亿元,后者是30亿元。

但是,今年盈利情况发生逆转。盛新锂能预计盈利缩减到了6-7亿元,比亚迪则膨胀至105亿元以上。盈利能力大幅分化的因素众多,但是最为直接的当属以锂盐为核心的原材料下降。

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例,2022年上半年均价高达每吨44.68万元,而今年上半年均价则降到了32.9万元。

盛新锂能又无法实现原料100%自给,需要外部采购处于高位的锂精矿,导致上半年盈利能力明显下降。对此公司人士近期也回应称,“相比于价格下滑,成本端的影响要更为明显。”

与公司同一行业,同样需要外部采购锂精矿的雅化集团,其业绩变动趋势与之保持一致,公司对于业绩下滑的解释更为直接,即锂盐价格大幅下降,而锂原料价格仍处于高位,锂盐产品的盈利空间被压缩。

需要指出的是,行业内之所以如此关注锂价,还在于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其他材料价格的变动。

比如在上半年锂盐价格波动的背景下,其下游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价格便出现了极为明显的回落,几项产品价格运行趋势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以六氟磷酸锂为例,今年初价格超过23万元/吨,到今年4月底时曾跌破9万元/吨,直至5月初下游需求有所好转、锂价见底后,六氟磷酸锂价格才开始触底反弹。

“原材料成本波动较大,公司新材料产品六氟磷酸锂的售价大幅下降,产量和销量虽正常增长,但由于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导致公司盈利能力降低……”六氟磷酸锂头部企业多氟多表示。

材料领域,运行趋势保持一致的还有磷酸铁锂。

不同于锂盐环节,这类正极材料企业除了面对磷酸铁锂跌价风险外,自身原料库存管理也是影响自身盈亏的重要因素,对此铁锂环节龙头德方纳米在业绩预告中也有提及。

另据东吴证券测算,德方纳米二季度单吨盈利为亏损8000元以上,主要受到4月碳酸锂从25万元跌至18万元,产品价格快速下跌,但公司库存成本仍较高,Q1计提未完全覆盖,带来库存损失。

“6月份实现满产满销,产品销售价格亦有所上涨,盈利能力逐渐恢复……”公司近期召开电话会议时指出。

不过,上述机构仍将德方纳米2023年盈利预期值下调至0.19亿元,原预期值为7亿元。德方纳米磷酸铁锂产能仅次于湖南裕能,去年整体收入超过200亿元,可见今年经营预期有多严峻。

电池、整车盈利修复明显

与上游企业相比,此前盈利能力被原料严重压制的下游企业,上半年盈利能力则得到了明显修复。

以比亚迪为例,其2022年营收超过4200亿元,净利润仅有166亿元,净利润率仅为4%左右。而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预计净利则有望达到105亿元至117亿元。

分季度来看,比亚迪盈利趋势也与上游原料价格呈现明显的反方向运行特点。

据本报7月初统计,2023年一季度,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0.28万元/吨,二季度环比下降36%至25.46万元/吨。

期间,比亚迪盈利则由一季度的41.3亿元,扩大至二季度的63.7-75.7亿元。

对此上半年成本端变动,公司也指出“尽管上半年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实际上,在核心原料锂盐价格同比、环比均大幅回落,并带动其他电池材料下跌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包括动力电池企业在内的中下游环节盈利均有望得到修复。

已经披露业绩预告的国轩高科,虽然上半年利润规模仍然较为有限,预计净利润上限仅为2亿元,但是公司当期扣非利润实现了扭亏。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该公司盈利增长可能还与整体产销数据的增长有关。

“上半年公司新建产能逐步投产,供货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和战略客户维护,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和改善,特别是国际市场。”国轩高科称。

业绩预告还指出,2023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2.08-85.23%。

此外,截至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尚未披露业绩预告,暂时还无法从业绩层面来观察电池环节二季度的整体业绩修复情况。

相比之下,不参与产业链内部竞争,但是会受益于锂电行业需求增长的“卖铲人”,由于此前积累了较为可观的订单,经营趋势会保持相对稳定。

比如服务于盐湖提锂的蓝晓科技,一季度净利润为1.34亿元,二季度预告净利(中位数)环比增加至2.12亿元。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