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
在香港街头,一堆悬挂在头顶的招牌里,SASA粉色的招牌永远是最鲜艳的那一个。但在过去3年时间里,因疫情而稀少的游客,使得这家美妆店蒙上一层亏损的阴影。
随着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连续亏损了3年的莎莎终于开始恢复盈利。
7月18日,莎莎国际发布2022/23年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录得净利润0.5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0.51亿元),同比上升116.95%;实现营业收入3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0.91亿元),同比增长2.6%。
截至发稿,莎莎国际(0178.HK),报1.33,涨1.53%。
线下业务“回血”
莎莎在财报中写道,政策放宽带来提振,集团第四季度录得税后盈利约185.9百万港元,税前利润率为9.0%,并由上半年133.2百万港元的亏损转为财政年度全年利润58.2百万港元,业务转亏为盈。
从消费品类上看,随着佩戴防护口罩等抗疫措施放宽,彩妆重回大众视野。而彩妆相关正是莎莎深耕多年的老本行。同时,莎莎还打算拓展美肌养颜食品、个人护理和美容仪器等品类。
在区域分布上,这一波“回血”主要集中于香港。第四季度,港澳地区录得60.1%的增长,税前利润率达9.3%。其中,香港地区销售额增长了18.4%。
从过关人数上看,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统计,在2023年1月起,内地访港旅客逐月递增,到今年3月已达近200万人次,比年初增长了7倍有余。
然而,莎莎在财报中分析,这一波增长还未到顶。目前香港地区的消费恢复,相当于与18/19财年的30.2%。随着赴港人数的增加,莎莎认为后续还将对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同时,莎莎方面打算抓住线下旅游的机遇,在店铺策略上重回线下老路。此前疫情期间,莎莎企图降低续租来减少开支,在港澳游客区额店铺已从46间,缩减至26间。
在最新一季财报中,莎莎不仅为香港人流畅旺的11间店铺续租,同时还将签署3份新租约。这将让香港地区店铺增加至82间。
内地线上业务困境和东拓野心
作为香港深耕45年的彩妆零售品牌,莎莎一直谋求转型。
此前莎莎在2022年对外表示,内地实行跨境OMO服务,包括开拓微信小程序和抖音直播业务,以此扩大内地市场线上影响力。
其在港澳取得了一定成果。据最新一季财报,莎莎线上渗透率由疫情前的0.1%提升至本财年的8.9%。除了经营自家渠道以外,莎莎还借助第三方平台、以及发展社群等方式,探索新零售模式。
然而,在内地的线上销售开展情况却不乐观。本财年,内地线上销售下跌33.4%至294.9百万港元,并录得28百万港元的亏损。但在总体线上销售额中,内地线上业务仍是贡献最多的一块,达49%。
其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跨境物流的限制,也导致香水业务销售无法开展;以及未能赶上“双十一”和“双十二”等线上购物节,导致库存未能及时减少。对此,莎莎表示,“需要时间与顾客重新建立互动并挽回他们对跨境交付的信心。”
此外,进军东南亚也是莎莎发力的重点,尤其是线下业务。
目前在店铺数量上,东南亚地区开店数量仅次于港澳。截至2023年3月31日,莎莎线下零售店共有186间,其中香港及澳门特区79家、中国内地37家、东南亚70家。
另外,在营业结构上,东南亚线下销售占比地区总营业额的80.6%,约300百万港元。目前对比疫情前恢复程度为84.9%。
对于东南亚的线上业务,莎莎目前主要通过Shopee和Lazada,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并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美容及保健品类比中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下一步,集团还将大力开发泰国市场,登录本地电商网站Zal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