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四周年。作为我国注册制改革的首块“试验田”,科创板在四年间飞速发展,成为上市公司超过500家、总市值近7万亿元的大舞台,助力科创企业做大做强,为中国资本市场生态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截至7月2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从首批25家增加至546家,总市值达到6.4万亿元。四年间,科创板孕育了多家百亿市值公司,达到174家,占比超三成,其中7家公司的市值突破千亿。
科创板市值榜首是集成电路巨头中芯国际,约为1997亿元。紧跟其后的是金山办公,市值约为1966亿元,公司股价相对发行价上涨超过8倍。
坚守“硬科技”定位的科创板,坐拥385家“专精特新”企业,占公司总数的七成以上。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打造了服务科技创新的良好市场生态。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鸣锣开市。四年来科创板不断扩容,按首发上市日期统计,已累计完成547起IPO,保持了常态化发行上市的节奏。
随着IPO数量不断增加,科创板的募资规模也在快速增长,首发募资累计超过8596亿元。其中首发募资超过10亿元的公司共计271家,超过50亿元的有21家。
除了市值排名第一,2020年7月16日上市的中芯国际也是科创板的“募资王”。高达532亿元的首发募资金额,同时也在A股历史上高居第五。
此外,百济神州的首发募资金额也超过了200亿元。目前该公司是国内创新药领域四大龙头企业之一,已于2016年、2018年先后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上市,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后,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三地上市的创新药企。
在科创板547起IPO中,有329家公司的首发募资超过了计划募资,占比超过六成。从超募比例来看,首发超募比例超过100%的公司有61家。科创板的大规模超募,显示出投资者对这些公司成长性和前景的看好。
研发投入方面,科创板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交出了一份“硬核”成绩单:
2022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金额高达1285亿元,同比增长28%。
技术创新还体现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四年来,科创板已汇聚超过19万人的研发“大军”,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近3成,平均每家公司拥有6名核心技术人员。
科创板研发能力的提升,带动了整体专利能力的持续上升。截至7月2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拥有专利数量97113个,平均每家公司拥有约178个;发明专利量74720个,平均每家公司拥有约137个。
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上市公司的数量将大幅增加,科创类企业也将密集上市。展望未来,科创板的上市公司范围也有望进一步扩大,包括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这些都是市场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