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珍酒今年下沙季拟投产4万吨 “下一步还要弯道超车”

2023年09月21日 18:3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肖夏
定位、吨位、价位,决定珍酒的成长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 贵州遵义报道

行业调整期到来,对企业的战略定力是一次考验。

不同白酒企业,今年策略出现了明显分化:一部分不再寻求继续扩张,而是转向巩固既有优势,还有一些酒企,则视当前的调整为提升行业地位的良机。

在9月18日-21日举行的全国酒类媒体名家珍酒行期间,珍酒李渡(06979.HK)集团副总裁、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华透露,珍酒今年下沙季拟投产4万吨,储酒将达到6.5万吨。

2020年到2022年,珍酒的年投产分别为1万吨、2万吨、3.5万吨,产能提升速度在酱酒企业中位居前列。按照今年下沙季的规划,珍酒将实现产能四年内翻两番,进一步缩小与头部酱酒企业的体量差距。

今年4月,珍酒李渡在港股上市,成为七年来第一家实现上市的白酒企业,也是贵州茅台之后第二家以酱酒为主的上市企业。贡献其六七成收入的珍酒正是珍酒李渡的旗舰品牌。

在与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的交流过程中,陈国华从定位、吨位、价位方面的策略分析了珍酒的成长性和当前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表示下一步珍酒还需要弯道超车。

“珍酒目前还是一家成长中的企业,上市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他说。

长期目标10万吨 扩产建设进行时

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9月19日来到遵义市汇川区北郊的珍酒赵家沟生态酿酒基地时,珍酒的七轮次制酒已经结束,车间已经进入了休窖期,工人们要到10月重阳节下沙再回来开启新一年的酿酒周期。

 (珍酒赵家沟基地,21世纪经济报道肖夏摄)

但赵家沟基地的厂房建设仍然在持续推进中。赵家沟是珍酒规划产能最大的基地,拟投资总额110亿元,占地面积超过1100亩,规划酿酒产能3万吨、制曲产能7.8万吨。从2021年4月动工建设至今两年多,赵家沟基地已建成酿酒产能1.9万吨,制曲产能4.6万吨。 

在10公里外更靠近遵义市区的白岩沟、深溪沟,珍酒还规划了总投资约90亿元的珍酒庄园,除了1.5万吨的酿酒产能、6万吨包装车间、30万吨的陶坛酒库,还将打造一座文化演艺、酿酒工艺游览、七星级酒店、珍品博物馆、品酒中心等为一体的工业旅游目的地,对标世界级酒庄。

“最近一年多,我们找了很多世界级团队,已经开了上百次设计沟通会,就是希望能打造好珍酒庄园,发展我们的体验经济。”陈国华介绍。

(珍酒庄园将在山巅建设一座七星级酒店,图为目前暂定的设计规划)

此外在茅台镇双龙村和仁溪沟、遵义汇川区清溪沟,珍酒也分别规划了2.5万吨和1.5万吨酿酒产能。而在珍酒最早的石子铺厂区,目前已有1.5万吨建成产能。

珍酒总共10万吨的产能规划,将分两轮落地:“十四五”末酿酒产能达到5万吨/年,储酒能力10万吨;“十五五”期间酿酒产能将达到10万吨/年,储酒能力40万吨。

“十四五”已走完快三分之二,完成目标的剩余时间并不多。珍酒李渡集团副总裁、珍酒副总经理陈国华介绍,今年重阳下沙季珍酒将投产4万吨,今年储酒将达到6.5万吨。

珍酒的产能规模能够迅速壮大,得益于珍酒李渡上市前和今年上市的多次募资,共计约15亿美元。而作为珍酒李渡的旗舰品牌和营收主力,珍酒的建设自然是重中之重。“募集的资金主要都用到了珍酒,可以看出集团对珍酒的重视。”陈国华说。 

除了自转,珍酒也希望带动他转。目前珍酒已经是遵义汇川区的第二大纳税大户,未来几年有望上升为当地的头号纳税企业。陈国华表示,未来随着产能逐步投产,珍酒希望带动原料、包装、物流等上下游产业超千亿产值, 带动上下游30万人就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珍酒赵家沟基地附近,已经有酒糟加工园区、包装企业等下游配套产业。

珍酒的成长性:定位、吨位、价位

还在积极扩产的不只是珍酒。尤其在酱酒行业,更是有“吨位决定地位”的说法。

虽然产能好几年前就已突破5万吨大关,近年来贵州茅台(600519.SH)上市公司和茅台集团层面仍推出了新的扩产项目。仁怀市当地大笔一挥,提出要支持茅台实现“两个10万吨”的目标。

同在赤水河边的郎酒,也在今年9月初提出了新十年“351”工程,计划到2030年实现酱香系列酒年产10万吨,储酒过50万吨;兼香系列酒年产15-20万吨,储酒过50万吨。

此外包括习酒、安酒、金沙酒业、贵州醇、夜郎古酒在内,还有一批贵州酱酒企业近年都提出了上万吨级的扩产项目,不断拉高头部酱酒企业的准入门槛。

地方政府同样也加入了以吨位论地位的行列。在9月上旬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博会上,习水产区透露,目前习水对新引进酒企的要求是产能不到1万吨、投资规模不到40亿元的都不能进。

面对近年行业竞争高度聚焦吨位的现状,陈国华认为,珍酒的成长性要从定位、吨位、价位三个方面综合来看。

其中最优先的是定位。珍酒李渡上市时提出的定位是聚焦次高端及以上市场,而从今年上半年珍酒李渡的收入来看,高端收入增长反而是最快,次高端收入基本与去年持平,而中端及以下产品收入有所增长,与今年白酒行业K型复苏的走势保持一致。这意味着面对市场趋势的变化,在定位方面珍酒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而关于吨位,陈国华坦承,当前在白酒行业要进入好的名次,产能非常重要,目前珍酒的产能增长处于良性发展轨道之中,下一步还需要把握住弯道超车的机会。

“珍酒现在没有贷款,账上已有资金将为下一步扩产提供一定基础。”他说。半年报显示,珍酒李渡上半年末在银行及手头的现金共有60.9亿元。 

而在价位方面,陈国华强调,珍酒还是会继续坚持往中高端及以上走。今年上半年,除了原有的千元级高端产品珍三十外,珍酒一口气推出了珍酒1988年份酒、珍酒·珍三十(大金奖纪念酒)、2012真实年份酒三款更高端价格带的产品,带动珍酒的高端产品收入激增。

(珍三十·大金奖纪念酒今年上半年推出,价位往2000+上探)

目前,次高端价位的珍十五仍然是珍酒的主力大单品,其在贵州本土市场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按照珍酒的说法,在遵义、贵阳等优势市场,珍十五的开瓶率已经不输头部酱酒企业的系列酒产品。

易地茅台故事,还要反复说

能支持珍酒产品走向更广市场的,还是品牌。在不少酱酒品牌都在强调其茅台渊源的情况下,如何讲好“易地茅台”的故事,覆盖到更广受众,将会是珍酒品牌营销的长期课题。

在珍酒最早建立的石子铺厂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参观了“珍酒厂茅台科学实验车间”。

1958年,为了争取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中央向贵州提出,要争取把茅台酒产能提升到1万吨。

一直到1975年,贵州省才终于在距离茅台镇130多公里的遵义市北郊十字铺(如今的石子铺)创办了科学试验厂,茅台酒厂原厂长郑光先带领了包括总酒师张支云在内的28位技术骨干,将窖泥、原料、设备等原封不动从茅台搬来,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易地试验。 

(珍酒厂茅台科学试验车间,连窗户开口和朝向都照搬了过来)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名义上是当时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但由于当时机制方面的原因,试验最开始并没有获得太高规格的支持。一直到1982年,易地试验被列入了贵州省“六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签订了攻关合同书。

1985年,在遵义召开的一次鉴定会上,试验产品获评93.2分,茅台酒获评95.2分。会议由白酒泰斗周恒刚担任组长,季克良、方心芳等28位专家参加评定,试验宣告成功。这一年根据时任副总理方毅“酒中珍品”的题词,贵州珍酒厂正式成立。

(珍酒厂命名的题字,21世纪经济报道肖夏摄)

一直到48年后,当年进行易地试验的车间依然在继续使用。珍酒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当年缺少大型机械设备切割条石,这里的窖池都是靠人工凿出,面积偏小,每口窖池一年只能出5.2吨酒,低于常规酱酒窖池一般7-8吨的产量。

(易地试验车间的窖池,目前在休窖期,21世纪经济报道肖夏摄)

在石子铺厂区和近年新建的赵家沟等其他厂区,珍酒早已建设了规模更大、产能更高的厂房。但对于珍酒来说,这座外观形似两层小楼的车间,毫无疑问是最需要保护的财富。

连厂房墙上因为几十年酿酒积累的沉积物,珍酒也原样保留了下来。“这些黑色的沉积物其实是酿酒微生物菌群,有利于保持车间里的酿酒环境。”珍酒的工作人员说。

未来随着珍酒的知名度提升,这座车间会迎来更多参观者,这里的故事还会被反复讲述。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