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见习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 “很多外国采购商‘回来了’!”这是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开幕首日,不少参展商发出的共同感叹。据广交会新闻中心透露,第134届广交会首日,来自20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与上届同期相比大幅增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本届广交会在多方面主动求变,进一步释放对全球客商的吸引力。
从采购商的地区分布看,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主要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RCEP成员国、东盟、欧美等重点市场,与当前外贸企业的市场布局调整不谋而合。从参展商看,新企业、优质企业的数量上升,释放热烈的参展需求,有企业今年以来国内外参展超过40场,但仍视广交会为最大的“抢单”平台。
眼下的秋交会正是企业备战明年出口的重要时机。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在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下实现了0.6%的增长,预计四季度持续修复。长期看,企业仍要面对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以及全球贸易碎片化的挑战。
不过,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广交会现场调研发现,不少参展企业也展现了长期布局的耐心,许多企业制定了3-5年的市场调整或开拓计划,比如布局海外服务网点,强化消费者需求调研,以及加固供应链的韧性等。
“加个微信吧”
位于展馆D区的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今年第二次来到广交会。该公司国际部销售经理袁媛介绍,公司主要定制生产机械设备等的配件,比起上一届广交会,她发现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数量明显增加。
更重要的是,对比上一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大多数是贸易商,这届广交会来了更多“有备而来”的厂商,展位现场询盘的采购商络绎不绝。就在袁媛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情况时,一位韩国采购商来到她的展位,并打开微信二维码示意她扫码。“境外采购商都很入乡随俗,很多人都用微信。”袁媛说。
企业的感受与这届广交会多个重要变化相呼应,特别是在本届广交会的采购商邀请策略的调整上。
据了解,本届广交会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RCEP成员国、东盟、欧美等重点市场,以55个展区为核心营销内容,推进重点40个国家地区采购商的邀请工作,帮助中外企业找客户、拿订单、拓市场。
其中,不乏专业的商贸机构、跨国巨头。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已有97家来自欧、美、亚、非洲的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团组数量较上届同期增长86.5%;140家头部跨国企业已经确认参会,不少大商组团人数超过100人。
(广交会上的家电展区。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摄)
为了让更多新企业参展,本届广交会还修订了一般性展位安排办法,生产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本届广交会最大的参展主体,占比分别为50%和90%。从参展企业质量来看,本届广交会上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的优质企业约有4600家。这些企业积极参展背后,则看中借广交会全球精准招商。
“新朋友”慕名而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东莞市汇通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参展,计划亮出最新研发的超声波自动化设备。该公司业务经理单伟玲透露,今年以来,公司订单增长了40%,“这次广交会我们提前已经约好了不少客户到现场面谈交流,希望收获更大的订单”。
“公司出海市场中,RECP国家、东南亚国家是重点,这跟广交会招商调整不谋而合。”广东欧能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随着公司市场调整,欧能新能源将把广交会作为出口布局的重要平台。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具有巨大潜力,是我们的重点布局对象。在往届广交会中我们发展了稳定客户,相信本届广交会订单成交量会再创新高。”广东艾希机械对外合作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嘉陵说。
随着采购商和参展商的精准对接,一些参展企业在结束首日参展后透露,已经收获了明确的订单。山东金威刻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公司以出口贸易为主,首日就有许多采购商在现场签下订单。
海信智能董事长杨敬辉对广交会成交订单的目标则更大:“要签约成功100个以上的订单,金额要过亿元。”
折射外贸之变
在广交会开幕之前,我国三季度的外贸数据已经出炉。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面临压力的环境,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实现了0.6%的增长,保持了较强韧性,规模稳中有增。其中,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7个百分点至22.7%。
顺应着我国加快外贸结构优化的态势,本届广交会不仅规模再创新高——展览总面积扩至15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5万平方米,也是自第104届广交会改革以来组展优化调整力度最大的一届。
行业方面,广交会首次在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及智慧出行、孕婴童用品、新能源、宠物用品5个展区设立品牌展区。其中,机电行业品牌企业数量较上届大幅增加,电子家电类企业增幅超120%,工业制造类企业增幅超100%,照明及电气、车辆及两轮车、五金工具类企业增幅均超50%。
作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将自主研发的锂电池产品带到了广交会。近年来,该公司的外贸团队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以及当地文化和市场环境,结合数字化营销手段,通过建立虎头营销网站、进行搜索引擎广告和优化以及在海外社交媒体上运营,来推广产品和服务。
“面对全球寻求节能减排的大环境,我们抓住市场发展趋势,迅速切入储能锂电市场,创新研发了多款锂电产品,受到多个国家客商的青睐。”虎头电池总经理周松毅说。如今,“虎头牌”电池在刚果、乌干达、赞比亚、乍得、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的占有率达到50%,甚至在部分国家如坦桑尼亚、尼日利亚达到了80%以上。
这也反映了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高技术出口在全国出口中的占比稳步提升。作为中国第一大出口门类,中国机电产品前三季度出口10.2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占出口总值的58.3%,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海关贸易景气统计调查结果显示,9月新增出口、进口订单环比增加或持平的企业比重较8月分别提升了0.8和1.7个百分点,出口、进口乐观企业比重较8月分别提升1.3和0.7个百分点。
不过,业界人士分析,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以及全球贸易碎片化仍给外贸环境带来挑战,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等,都仍将对我国外贸向好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杨敬辉预计,今年全年该企业销售额将与去年持平。虽然,目前该企业也遇到较激烈的竞争、面临全球经济走低,但从长期发展而言,他判断,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新能源在未来5年甚至10年仍有比较大发展。
“作为一家有将近30年发展历程的企业,不管经济好或者不好,我们都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可能脚步放慢一点,做好产品和服务。”杨敬辉介绍,目前企业已经布局了海外的售后服务中心,开拓新市场找到发展增长点,“守住我们传统的中东非市场,然后拓展欧洲市场,关注南美市场,这就是我们今年的规划。”
应对接下来的外贸形势,三科新能源外贸总监熊小丽则认为要分两步走:一是通过不停地调研,了解未来3至5年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换代升级;二是建立强大的供应链,保障产品的质量、性能、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