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国内半导体投资的分水岭。相较于当时涌入天量资金的互联网行业,半导体无疑是落寞的“冷板凳”。
形势在下半年发生转变。
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基金分两期运作,一期规模1387.2亿元,二期规模2041.5亿元。这支总金额超3400亿元的基金,在业内被称作“大基金”,作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产业投资基金,自设立起就受到广泛关注。
10月,嗅到先机的龙鼎投资在西安成立,也由此开启了他们“行业硬、理念硬、专业硬、资源硬”的“硬核投资十年”。
从创业者到投资人
龙鼎投资正式步入“投资正轨”,实际上是成立两年之后。起初,吴叶楠曾是工程师、公务员。龙鼎投资刚刚成立时,他还是一名“连续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吴叶楠的目光逐渐聚焦到了投资赛道。
彼时的投资环境中,金融背景的“海归”投资人是主流,像吴叶楠这种理工科出身则稍显另类。到2017年4月,龙鼎的第一支天使基金正式设立,锚定了吴叶楠最看好也最擅长的半导体赛道。当时看来的“另类身份+冷门赛道”,多年之后才得以兑现价值。
“一开始并没有考虑这个赛道火不火,就觉得特种行业有国产化需求,我们刚好原来也参与了很多目录的制定,可以在这里面寻找熟悉的领域”,吴叶楠解释道,“当时募资时讲半导体投资大家都听不懂,所以讲的最多的是‘军民融合’”。
交谈中,吴叶楠并无长篇大论,但从简短言语中,我们仍然捕捉到了龙鼎投资完成初始发展的两大法宝:精准的趋势判断和一线从业者的专业认知。
吴叶楠作为最早建议行业龙头建立“第二供应链”的“吹哨人”之一,成功预见了行业趋势:如今“安全与自主”成为长期主线,供应链安全意识空前强化,重压之下,国产化意愿不断增强,供应链上下游发展持续提速;与此同时,产业链涉及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芯片制造等多个环节,供应链长、专业性强,“听不懂”“摸不准”是多数创投机构想要深入半导体行业的“拦路虎”。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336亿元增长至2022的12036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8%。这样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玩家却相对集中,除各类地方政府平台之外,只有龙头企业CVC(或外部CVC)和具备产业背景的财务投资者,而龙鼎投资无疑成为少有的“懂产业”的玩家之一。
优中选优、长期陪伴
谈及投资人和被投企业的关系,吴叶楠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陪伴”。而如今创业者们提及最多的“技术、订单与赋能”,恰巧也是龙鼎擅长的部分。
在龙鼎的多元化的团队结构中,投后服务的人数多于投资人员。“我们投的企业都是优中选优”,吴叶楠说,“因此我们在被投企业身上花的精力非常多。投完之后会帮助企业对接客户、对接产业链资源,甚至也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类‘疑难杂症’”。
某专注于MEMS领域的上市公司就是龙鼎“陪伴式投资”的典型案例。
“我们在锚定方向后,一般会将全国相关企业都跑一遍。这样的‘主题赛道摸底’,龙鼎每隔一两年就会做一次。调研要身体力行,只有面对面深入交流才能聊出真东西”,吴叶楠说,“投资确实是个体力活”。
起初是团队判断MEMS传感器会有爆发性机会,在全国调研过程中,他们发现该团队优势独一无二,而当时团队也有融资需求,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
“他们的前两轮早期投资基本就我们在投”,吴叶楠介绍,“投完后马上对接给工业客户,经过一轮验证,订单产生了质的飞跃。仅仅一年半,其估值就从3亿到20亿了”。
拥有创业经历的吴叶楠与被投企业无疑有更深的“共情”。“有些企业面临困难时,我们除了自己投,还会对接债权融资,并利用自有资源引入更多投资团队,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国家队,最终帮他们解决后面几轮融资,让企业重回正轨,这种‘雨天撑伞’的案例也挺多”,吴叶楠说。
数据是市场对用心投资的直接反馈。截至目前,龙鼎投资累计管理规模超80亿元,累计对外投资创业类企业70余家,吴叶楠和他的团队也得到市场上的普遍认可。在近年来募投两难的现状下,他直言,“我们还可以”。
战略锚定下的多元化
回顾新千年后的产业升级,实际上是半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史。无论是互联网爆发的基础设施、消费电子的爆炸式增长,再到如今的智能化浪潮,乃至于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升级,都可以穿透至半导体的跨越式发展。
面对纷繁复杂、贯穿性极强的半导体产业,吴叶楠一直在“做减法”,“一定要专注把这一个行业做深做透”,他介绍说,“我们主要围绕工业体系中的核心技术,消费电子相对投得就少”。
做“精”的前提下,可以向“纵深”。在龙鼎的战略定位中,其“靶心”是“科创板‘核心赛道’”,主要关注“半导体和新能源”两大行业(实际上新能源也可看做一半的半导体行业),聚焦于新能源汽车、5G通讯、光伏发电/充电桩、航空航天、汽车智能化及东数西算六大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龙鼎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投资版图上,已经完成了从IC设计、IC制造到封测的全域覆盖。
由此也不难看出,“聚焦核心技术的突破,陪伴企业共同成长,关注长期收益”,这实际上构成了龙鼎投资最为核心的投资理念。其介绍资料中的“专注民族脊梁产业,投资中国科技未来”,也不是一句轻飘飘的空话,而是其团队最大的行动指南。
谈及未来规划,吴叶楠坦言,“未来希望一半投资、一半实业”。据他介绍,龙鼎投资目前已经控股了一家半导体设备公司,并在浙江布局了两个晶圆厂,其中一个已经落成。这倒应了AMD创始人杰瑞·桑德斯的话,“真正的男人要有晶圆厂”。
“做实业和做投资都很辛苦,但相比较而言,做实业的想象空间更大,预期收益也会更高”,吴叶楠解释道。
“西安适合做并购,建立研发中心”
作为龙鼎投资总部所在,古都西安和半导体产业的渊源颇深。
1982年10月,国务院成立“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制定中国芯片发展规划。次年,针对当时多头引进、重复布点的情况,领导小组提出“治散治乱”,集成电路要“建立南北两个基地和一个点”的发展战略。南方基地主要指江浙沪,北方基地主要指北京,“一个点”即为西安。
在吴叶楠看来,家乡西安确实有独特的优势。“西安很适合做并购”,他说,“想在西安本地发掘出来像长三角那么多的项目不太现实,可以孵化产业链上的并购企业。未来趋势是要靠大量并购,以并购实现退出”,吴叶楠补充道,“但目前并购成本太高了”。
“西安也特别适合做研发基地”,吴叶楠建议道,“西安的人才优势非常明显,我们投的很多项目我都建议他们把研发中心放在西安。相较于东部发达城市,西安的资本并没有那么活跃,因此用人相对稳定”,他笑称,“我们想长期陪伴,下面的员工也得支持才行”。
这在现实中也早已印证,华为、荣耀、小米等手机巨头,比亚迪、中软、海康威视、大华、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均在西安设有研发中心,相信未来这片热土也将更多发光发热。
“今年计划与本地政府发起一支引导基金”,吴叶楠介绍,“想在本地也孵化一些项目”。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回望龙鼎的十年发展历程,团队每个人基于同样的理念走到一起,这是个人命运的偶然集合;然而将团队置于半导体行业的周期下,这样一个专注、专业的团队诞生又似乎是也是行业十年周期的必然。
吴叶楠说,“半导体行业在中国至少还有10年黄金期”,我们寄望于在下一个“黄金十年”,能诞生更多像龙鼎这样的“硬核投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