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近几年,腾讯每年都会做一本年刊,希望以年为单位,记录腾讯的成长和重要变化。按照惯例,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会为年刊作序,所以,腾讯年刊也成为外界窥探马化腾最新管理理念或战略思考的重要窗口。
今年,腾讯发布了新的管理理念:让状态最好的人上场。在为名为《一线》的2023腾讯年刊作序时,马化腾便围绕这一管理理念,阐述了他眼中,什么样的腾讯人是状态最好的人。
马化腾说,“状态好可以有很多理解。以我的观察,我们状态最好的时候就是在投入、专注在产品这件事情上的时候。”
在其看来,当人们真正对产品、业务足够上心的时候,会专注去思考,沉浸其中,达到一种“入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自然而然会产生很多想法,想要去尝试,很多价值就在实现想法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
以下是马化腾序言全文:
今年是腾讯成立的第25年,我们发布了新的管理理念:让状态最好的人上场。在讨论新的理念时,小龙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状态好?
状态好可以有很多理解。以我的观察,我们状态最好的时候就是在投入、专注在产品这件事情上的时候。腾讯从创办以来,一直在做互联网的产品,产品为先、用户为本,这是写在腾讯基因里的文化。
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组件之一,产品是将新的技术变成普遍应用的桥梁。好的产品能够嵌入并改善我们的工作生活,使用的人越多,带来的改变就越大,影响越深远,这是产品的价值所在。
当你真正对产品、业务足够上心的时候,会专注去思考,沉浸其中,达到一种“入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自然而然会产生很多想法,想要去尝试,很多价值就在实现想法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
做好产品,最重要的是上心。上心,我们才能体会用户的真实感受,才能看到本质,判断出什么是用户最关注、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核心功能;才能从核心能力延展开,把产品做到极致。这个过程里投入的关注度不同,结果就很不一样。如果激情不够,做出来的产品就比较平庸。从微信的发展过程,我们更坚定了产品和产品的价值是第一位的。微信最核心的价值是实现了即时连接,首先是人与人的信息连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逐渐扩展到人与物、人与服务,于是我们有了朋友圈,有了小程序,有了视频号。
在实现这些想法、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帮助用户解决了真正的痛点,赢得了用户的心,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的技术和实力因此不断提升。
上心,也意味着我们要死抠细节,从细节中举一反三,发现真问题。不要轻视每一个小问题、每一个细节,量变终会引起质变。很多问题看起来很小,可能就导航栏、产品页中的一个字体,但背后隐藏着大问题。
从细节出发,最关键的,是在解决小问题的过程中去思考、发现和解决大问题:每个问题意味着什么?背后有什么原理?如何发生?
在腾讯,我们的管理者不能只是安排别人去解决产品问题,一定要成为自研产品的使用者,经常用,天天用。一定要有一部分精力在产品问题上,扎到根里去思考,这样,最终会比解决一个bug收获更多。这要变成我们的习惯和本能。
还有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对资源使用的克制。产品没有真正做好之前,不要滥用平台和其他资源。产品能够立住,核心是能否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
如果核心能力、产品价值没有做透,通过平台的推荐和营销手段把用户招揽过来,只会让用户失望,事后要花更多的精力弥补,得不偿失。所以当用户没有自动在增长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扰用户。乱加资源、拉营销相当于给产品加了滤镜,看不出原貌。最好是在原生态的情况下,找准方向点再发力。
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上到下,把心思放在产品里,到一线去,专注在产品和业务中,发现不足,创造惊喜。
只有在一线,你才有机会看到产品和业务的细节,听到用户真实的反馈,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问题;也只有在一线,你才能最清楚地知道,当下用什么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是最适合的。
互联网的产品不断更新迭代,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架构也越来越复杂,但产品是最诚实的,它会忠实地记录和呈现我们在其中投入的心血和智慧。内网上有老鹅批评说,刚来公司时经常收到部门管理者对产品的反馈,近些年少了。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现象。
在腾讯,一直以来,我们提倡运营式的管理,就是把自己当产品的第一用户。我们不需要那些不关注自己产品的人,如果连自己的产品都不用,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是不会有新的方案、新的想法的。
在今年的年刊里,企业文化团队在13支一线团队蹲点观察,这些团队覆盖了不同业务线、不同产品、不同部门,他们在工作日常里呈现的坚持、专注、上心、入定,就是我们腾讯人最好的样子。
产品是腾讯发展的根本——不管ToC,还是ToB,ToS,内核都是价值导向,产品为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把精力投入在真正要做的事情上,把产品做深、做透,在管理上用debug的精神死磕细节,为用户、行业、社会持续地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