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宣告收官,A股上市公司过去一年的理财数据新鲜出炉。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券商中国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后发现,2023年A股上市公司使用自有或闲置资金购买理财的情况较往年有明显不同。一方面,2023年进行理财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创近5年新低;另一方面,认购理财的总规模也呈现急剧萎缩,同比减少约35.5%。
从理财产品的认购品类来看,多数A股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存款类、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仍是上市公司选择的主要品类,但这些产品的认购规模相较于2022年降幅巨大;此外,信托类和逆回购产品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录得较大增长。
认购理财降至近五年“冰点”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23年度认购各项理财的数据已公布完毕。券商中国记者据Wind平台数据梳理后发现,2023年上市公司认购理财的意愿降至近5年“冰点”,无论是购买理财的公司数量、认购产品数量还是认购总金额,均创下近5年新低。
数据显示,2023年,沪深两市中使用自有或闲置资金购买理财的上市公司共有1147家,较2022年减少301家,降幅约21%,该数量创下近5年新低。
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上市公司披露了各自公司在该年度认购了共14633只理财产品,购买的产品数量同比下降28.3%。2023年,A股上市公司认购的理财产品规模也掉头向下,全年认购总金额为9584.57亿元,相比于2022年的1.5万亿元减少了5430.95亿元,全年降幅达35.5%。
(数据来源:Wind)
梳理近5年数据,2019年至2022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的规模波动幅度并不大,均可稳定在1.42万亿元至1.5万亿元的规模之间。然而,2023年的该项数据则较往年缩水严重。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总规模减少的背后,一大原因或是各公司经营业绩表现不理想,闲置资金有所减少。Wind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部A股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23%,净利润同比下降2.13%,各项增速均不如2022年同期。
其中,上证主板和深圳主板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27%、-4.67%;科创板、北交所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9.04%、-23.89%和-5.79%。
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企业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再生产或增加企业流动性;与此同时,年内银行多轮下调存款利率、银行理财波动幅度加大导致投资理财的收益率有所降低,导致企业理财意愿进一步下降。
存款类、银行理财吸引力下降
分析2023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的具体构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仍将存款类产品作为自己资金配置的首选。上市公司配置的存款类产品主要包括存款、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和通知存款。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上市公司2023年配置的存款类产品相较于2022年呈现出全面下降的态势。截至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中在过去一年认购的存款类产品同比下降35.33%,认购规模为7220.82亿元,较2022年减少了约4300亿元。其中,降幅最大的品类是通知类存款产品,同比减少58.26%,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和普通存款的降幅均同比减少了33%以上。
事实上,临近年底,全国性大中型商业银行再次集体宣布下调存款利率。而这也是2023年以来,第三轮大规模下调存款利率,此前,全国性银行曾先后于6月份、9月份下调包括定期、活期在内的多品类存款产品利率。就最近一轮下调动作来看,国有大行下调的主要为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降幅一般为10个基点、20个基点和30个基点,存款期限涵盖一年期到五年期。
此轮下调后,多家大行的5年期挂牌利率已降至仅2%。收益率普遍低于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存款类产品的收益率一再下探,使得上市公司投资较高收益的存款产品意愿下降。
(数据来源:Wind)
银行理财方面,2023年初,银行理财受上年债市负反馈引发的理财“赎回潮”惯性影响,以固定收益的债券为主要资产的银行理财净值仍发生较大幅度回撤,净值的大幅波动甚至跌破1,冲击着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类投资者持有信心。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2023年A股上市公司持有的银行理财规模较2022年减少约873亿元,购买规模仅734.24亿元,下降幅度达54.3%。这也是上市公司持有银行理财总规模连续第五年下降。
其他理财产品来看,2023年上市公司认购的证券公司理财和投资公司理财均录得大幅下跌,但跌幅不及存款类产品和银行理财。其中,2023年证券公司理财为626.78亿元,同比减少20%;投资公司理财为147.96亿元,同比减少约32%。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上市公司认购意愿相对不高的信托产品和逆回购产品,2023年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录得较大幅度的增长。例如,上市公司认购的信托产品较2022年增长约21.9%,规模达204.5亿元;逆回购产品增幅更甚,较上年增长约1.6倍,达62.91亿元,这也是该品类的产品基数较低的原因所致。
部分公司收缩2024年理财规模
2023年收官之际,已有一大批上市公司公告披露了2024年度的委托理财计划。粗略分析多家上市公司的公告来看,上市企业收缩2024年投资理财规模,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例如,12月28日中粮资本公告称,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4年度利用临时闲置资金委托理财,单日最高余额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该标准已经较2023年的计划减少了10亿元。
据中粮资本公告,该公司称,2024年度的委托理财,是在保证日常经营运作等各项资金需要和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利用自有资金购买安全性、流动性较高的低风险理财产品。此举有利于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现金资产收益。
无独有偶,创新新材、海利生物、新奥股份等一批公司也在日前公布了2024年度理财计划,均显示较上一年度有所减少。
此外,上市公司购买各类理财产品的偏好也呈现着短期化的趋势。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各大上市公司有关公告,部分公司购买较多银行理财的产品中,出现了大量持有期1天、7天、30天等的短期理财产品作为现金管理的工具。
来源:证券时报· 券商中国 作者:谢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