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谈新质生产力:用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打造未来中国发展的新增长极

2024年01月08日 15: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缴翼飞,林珂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 林珂莹 北京报道

1月7日,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论坛上指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及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中国在制造业板块、服务业板块和新业态板块这三大板块都有巨大潜力,要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克服短板,让新质生产力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新增长极。

图: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以颠覆性科技创新催生“新制造”与“新业态”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黄奇帆表示, “新质生产力”并非普通的科技进步和边际上的改进,而是要有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可能性曲线实现新的拓展和跃迁,推动“新制造”的发展。其衡量的标准在于,是否具备新的科学发现、新的制造技术、新的生产工具、新的生产要素、新的产品和用途。

他指出,发展“新制造”需要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为重点,“十四五”时期应当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同时,产业变革也在催生着新业态的出现。黄奇帆认为,培育新业态是产业组织的深刻调整,需要利用好全球化和数字化这两个关键推力。

在全球化方面,新业态的形成要与全球潮流连在一起,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当前的市场体制也必须从规则、规制、标准、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内外循环一体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在数字化方面,目前的产业互联网发展呈现新趋势,正在依托互联网平台和各种终端,将触角延伸到全世界的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实现小批量定制、大规模生产、全产业链贯通、全球化配送。平台上集聚了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制造业企业,依托数字系统进行全面贯通,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产业链紧密协作的产业集群。

“现在中国已经有了这样一批产业互联网,放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城市就因此带来几千亿、上万亿的销售值,同时带来几千亿、上万亿的金融结算,还会带来物流和其他各种服务,就变成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服务中心。”黄奇帆说。

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数年间的逆全球化和疫情扰动不但没有阻止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反而加速了其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催生了大量新兴服务需求。

在黄奇帆看来,服务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新生产力需要有新服务,目前需要重点发展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大控制性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

黄奇帆举例,在各种高端装备里面,服务业的价值往往占到终端商品附加值的50%~60%。与三十年前相比,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从5%左右上升至如今的30%,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货物贸易比重在收缩,服务贸易在扩张。世界各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越来越大,美国生产性服务占GDP的50%以上,欧盟占40%左右,其他发达国家、G20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大体在40%~50%之间。

“对比之下,相关服务指标的提升恰恰是我们国家现在生产力的短板,2022年中国GDP中的制造业增加值占27%,服务业增加值是52.8%,但这52.8%里面有2/3是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不到1/3。也就是说我们的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17%~18%,跟欧洲、美国相比差距是比较大的。”黄奇帆表示,虽然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但与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却相对滞后,这也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位置不高的根源。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和其他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和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批发与贸易经济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等十大门类。

黄奇帆指出,上述十个板块与制造业密切相关,如果发展不到位则会对制造产品的高端化产生制约。因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实现高质量的中国制造,必须大力发展制造业强相关的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

“在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能够使中国服务业的50%是生产性服务业,整个GDP板块中生产性服务业要力争达到30%。当前的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不到20%,如果能增加10个百分点,对现在120多万亿的GDP来说就是12万亿。如果服务贸易也增加,从现在12%的比重增加到全部贸易总量的30%,使我们的高端制造中服务价值能达到终端制造产品总体附加值的50%左右,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方向。”黄奇帆说。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