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在科技资源集聚区做实专门机构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动银行业保险业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通知》共十七条措施,主要从持续深化科技金融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形成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扎实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加强组织保障和政策协同等方面,对做好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提出了工作要求。
《通知》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质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通知》要求,健全组织架构,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根据实际完善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做实专门机构,在科技资源集聚的地区,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优化管理制度,健全科技贷款尽职免责和不良容忍机制。细化风险评审,分层分类设立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强化数字赋能,推动金融业务关键环节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通知》明确,鼓励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努力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优化成长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拓宽抵质押担保范围,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提升成熟期科技型企业服务水平,通过共保体、大型商业保险和统括保单等形式,提供综合性保险解决方案。助力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理效率。
《通知》要求,要坚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加强授信管理和贷款资金用途监控,做实业务合规性审查,进一步强化科技型企业金融风险管理。
《通知》明确,要做好政策协同,加强同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商务部:2024年做好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等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1月7日至8日,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3年商务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商务工作。
会议强调,2024年全国商务系统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完善市场和流通体系。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办好各类促消费活动。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推进服务消费品质升级。二是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升级货物贸易,拓展中间品贸易、跨境电商出口,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三是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促进外资稳量提质。放宽外资准入,强化外资服务保障,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四是提升开放平台效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功能。五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抓好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不断拓展数字、绿色等合作领域,健全国际经贸合作机制。六是推动对外投资创新,提升合作质量水平。加快商签高水平投资协定,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提质升级。七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强化多双边经贸合作。推动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取得务实成果,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八是维护经济安全,守好安全底线。加强商务领域涉外法治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国家发改委: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加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力度
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智昌集团、物美集团、新华锦集团、科达自控、钰鑫集团等民营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和真实感受,认真听取相关企业建议诉求,持续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实际困难,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梳理参会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建立好跨地区跨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的机制,立足全局,举一反三,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力度;发挥好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作用,认真倾听民营企业真实声音,持续解决民营企业具体诉求;梳理已出台政策并加强政策执行落实,做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一致性评估;与有关单位一道,积极开展对青年企业家的系统性培训,厚植人民情怀、家国情怀,更好传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地方行动
上海:深化拓展“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拓展至12个行业39个业态
近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拓展“一业一证”改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2021年发布的第一版改革行业目录的基础上,将改革范围拓展至12个行业39个业态。《通知》明确了健全行业综合许可制度、提升行业综合监管效能、加强信息技术支撑、强化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14条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在健全行业综合许可制度方面,《通知》提出,加强行业清单管理,根据行业发展实际和经营主体需要,结合行政许可事项调整情况,编制发布上海市“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第二版);优化“一业一证”办理服务流程,完善行业综合许可制度规范,集成行业准入条件,整合精简申请表信息要素和材料清单,推动行业综合许可与单项行政许可各环节无缝衔接、深度融合,逐步推动行业综合许可申请表替代单项行政许可申请表,积极引导企业通过“一业一证”线上专栏、线下综合窗口进行办理。落实“两个免于提交”要求,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做好“一业一证”办件归档;推动行业综合许可办理情形全覆盖。对变更行业综合许可证的,以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为基础,聚焦行业综合许可证的证面信息内容变更、单项许可证增减情况,优化行业综合许可证变更手续;实现行业综合许可证“一证准营”,推动实现行业综合许可证集成的信息与相关单项许可证具有同等证明力。
《通知》提出,要提升行业综合监管效能,包括建立健全“一业一证”综合监管机制,完善综合监管协同方式,提升综合监管执法能力。
《通知》提出,要加强信息技术支撑,优化“一业一证”网上申办功能,持续优化网上申办系统智能引导页面,为企业精准画像,推动申请表单自动预填、申请材料按需自动定制,减少申请人填报工作量;搭建“一业一证”智能监管场景。探索创新“一业一证”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双向反馈和信息互通共享机制,打通数据壁垒,推进审批、监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打造“主动发现、智能预警、自动派单、管理闭环”的智慧监管模式;加快跨部门系统互联互通。形成统一数据标准,规范人员、地址、企业类型等高频信息内容格式,支持跨部门数据共享应用;完善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和跟踪反馈机制。优化系统运维保障功能,实时监控“一业一证”网上申办系统、综窗系统和部门审批业务系统运行及“一业一证”办理数据流转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网上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网上办理服务。
广西:出台吸引外资23条措施,加大机械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引进外资
近日,广西印发《广西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等六大方面提出23条措施,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方面,支持外商在广西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加大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造纸、高端金属新材料、汽车(含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绿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引进外资力度,有序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提质扩面,大力拓宽吸引外资渠道。
在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方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确保外商投资企业平等享受支持政策。在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方面,健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提高涉外经贸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等。
《若干措施》还提出,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包括落实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外籍员工停居留政策、促进数据安全便利跨境流动、统筹优化涉外商投资企业执法检查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包括加大对外资标志性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落实外商投资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加大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力度,包括健全外资招引工作机制、搭建境外投资促进工作平台、拓展外商投资促进渠道等。
典型案例
天津:推行“一地一码”,实现工业项目从策划、审批、验收、登记到监管“一码”关联
近日,天津市“一地一码”协同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天津市规划资源局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统筹空间布局、优化要素配置、提升审批效能,着力打造天津特色“土地码”,构建起工业项目从策划、审批、验收、登记到监管全过程、多部门的协同服务平台。该平台上线后,可实现源头赋码、按码供地、码上服务、见码发证、码上查询、码上监管。
为优化工业项目从策划到不动产登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天津市规划资源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全面梳理各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流转节点、申报要件、数据共享需求,确定共享机制,形成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动产单元信息”叠合为基础的天津特色“土地码”。通过编码标记定位于国土空间,让工业地块从产生开始就编有了唯一的“身份证号码”,分阶段审批信息动态融合。通过“一码”关联,将规划编制、土地供应、用地许可、工程建设等环节进行业务串联,“土地码”以二维码的形式,体现在规划条件通知书、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通知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通知书等成果材料上,实现业务办理见码审批。
“一地一码”协同服务平台实现了与工程建设项目联审平台、“一张蓝图、多规合一”综合管理平台、国土“一张图”系统、规划和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互联互通,归集各阶段审批数据及电子材料。规划资源管理部门内部信息数据和成果共享,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可快速、实时追溯查取项目历史数据,避免信息重复录入、材料重复提交,实现“码上直办”。此外,联通市相关部门,通过“一码”将串联的业务信息按需打包提供给其他部门相关系统,实现数据有效、准确共享,达到跨部门“码上合作”。
天津市规划资源局还在手机移动端和门户网站同步开发了“天津码上看地”模块,汇集各区条件成熟、可交易的地块信息,以天地图为底图数据,实现用地空间布局全方位展示。
“天津码上看地”主要包括云端看地、推介手册、分区推介、出让公告等功能模块。企业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天津码上看地”首页,点击“推介手册”可了解各区当前推介地块整体情况,点击“分区推介”可查看每一块地的空间位置、规划指标和招商联系方式等具体信息,点击“云端看地”可查看所有地块的空间分布及详细信息。目前,已有95个地块对外招商展示。
此外,天津市规划资源局还借助 “津心办”完整的用户认证体系,开发了“码上查询”程序,接入“津心办”平台,实现扫码查询、亮码办事功能。
用地单位在办理规划条件、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业务时,确认收件后会收到一个二维码,用地单位可随时用手机“津心办”软件扫码查询地块信息和项目进度,审批完成后可扫码查询审批结果及附件信息。用地单位在业务申请中可出示二维码,窗口人员通过扫码查询,获取项目信息和已办业务证照信息,进一步促进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 下一步,天津市规划资源局将进一步完善“一地一码”协同服务平台功能,加强“土地码”应用场景拓展研究,复制“土地码”在工业用地项目上管理与应用的经验,探索逐渐向其他类型建设项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