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智慧城市研究报告

2024年01月31日 14:20   千际投行
千际投行原创行业研报

第一章 行业概况

1.1 定义

智慧城市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尚无统一定义。然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技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在中国,智慧城市不仅被视为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而且还被认为是通过信息化来推动城市在经济、环境、城市规划及管理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和互动。

智慧城市的概念起源于IBM于2008年在美国纽约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该理念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并迅速被全球多国纳入其国家战略,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2010年,IBM提出了基于城市服务、公民、商业、交通、通信、水和能源等六大核心领域的智慧城市愿景。2012年,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将智慧城市定位为2030年中国30个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之一,标志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启动。

智慧城市的基本理念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全面整合城市资源,向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社会服务和更为科学、智能的城市管理。

智慧城市的构建涉及十项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其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和保障的全面框架。首先,顶层设计确保了战略方向和整体协调;其次,体制机制的构建对于智慧城市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基础设施和智能运行中枢是智慧城市技术架构的核心,支撑着城市的智能化运作。智慧生活和智慧生产则直接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产业活动,智慧治理和智慧生态分别涉及城市管理的高效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此外,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为智慧城市提供了不断进步的动力和规范,而安全保障体系则确保了这一切的安全可靠。这十大核心要素共同塑造了智慧城市的多维度特性,为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图 新型智慧城市架构和十大核心要素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华安证券

智慧城市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大幅提升城市的综合管理效率;其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尤其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领域;再者,引领科技创新的浪潮;最后,极大地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还改变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动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娱乐、工作和社交方式。

1.2 发展历程

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2008-2012年)标志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引入。这一时期,各行业独立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总体上属于分散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各个领域各自为战,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效率和服务水平。

进入第二阶段(2012-2015年),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转向试点探索和规范发展。在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的引导下,各业务应用领域开始尝试局部联动和共享,标志着智慧城市进入更为规范化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关键在于促进不同部门和业务领域之间的协作与信息共享。

第三阶段从2016年开始至今,标志着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建设思路、实施路径、运行模式和技术手段的全面迭代升级。这一阶段的智慧城市建设聚焦于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和协同创新,进入了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发展重点转向统筹城市智能设施布局和共性平台建设,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加强城乡统筹,形成一体化运行格局。

图 我国智慧城市历经三大发展阶段

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实施效果方面,结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了智慧城市的网络化、智能化,创新了多种新模式和新业态。这些变革为民众带来了更加普及和切实的智能服务体验,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智慧城市的现实获得感。

1.3 发展现状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正迅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不仅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关键途径,而且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三个主要特征:

  • 政策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多项国家层面的政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二十大报告则强调构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目标。此外,各国家部委发布的政策指导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智慧社区和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发展。

  • 技术驱动: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智慧城市注入了新的动能。5G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合,为交通、安全、政务等领域带来创新。城市大脑的构建正从单一智能系统向纵横两个维度的智能体系升级。数字孪生技术则通过整合多种数据,赋能城市治理的新模式。

  • 区县城市发展:2022年,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发展智慧县城的重要性。各地县域城市正以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产业优化提升和基层治理智慧化升级为切入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1年52.3%的县域城市已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80%。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正以政策引导、技术驱动和区县城市发展为主轴迅速推进。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智慧城市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智慧城市的成熟度,也展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

第二章 产业链、运营模式和政策监管

2.1 产业链

智慧城市涉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图 部分大数据产业链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人工智能应用产业链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智慧城市产业范围大、领域多、链条长,吸引了众多玩家入场包括ICT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及房地产企业等,各类型企业以自身核心能力和产品为切入点,横向拓展应用领域,纵向往产业链上下游渗透、延伸,积极构建生态圈,在智慧城市领域开疆拓土、跑马圈地。

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ICT生态包括投融资、顶层设计、集成、运营、业务应用、ICT基础建设等多个环节的合作伙伴,结合智慧城市架构,选取标准规范、顶层设计、基础设施、智能中枢、智慧应用、运营服务、网络安全等各环节业务代表性较强的企业,形成智慧城市产业图谱。

2.2 运营模式

中国智慧城市的运营模式多样化,主要分为单一主导型、合作型和多方参与型三种。这些模式各具特色,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智慧城市项目。

单一主导型的运营模式以政府财政拨款或企业出资为主要特征。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或企业直接负责智慧城市的建设、维护和运营。服务内容和模式由出资方决定,而服务企业则按照要求提供服务和产品。这种模式适合于公共基础设施等类型项目,其优点在于落地速度快,政府或主导企业的控制力较强。然而,这种模式可能限制了创新和多元化的发展。

合作型模式则主要涉及引入外部资本进行投资建设。这种模式下,项目在稳定运营一段时间后,可能被交还给政府或企业,或者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进行持续经营。合作型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经营性的智慧城市项目,其特点是运营效率高,经营增值潜力大,资金来源广泛。这种模式鼓励了私营部门的参与,有助于提高项目的创新性和市场适应性。

多方参与型模式是一种涉及多种角色共同合作的运营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设,或由多方共同组建智慧城市运营公司,负责项目的日常建设和运营管理。这种模式适用于智慧社区、园区等项目,其特点是公众参与度强,资金来源多元,注重社会创新和孵化。多方参与型模式促进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益最大化。

目前,中国智慧城市的运营模式以单一主导型为主,合作型次之,多方参与型占比相对较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对于智慧城市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2.3 技术发展

中国智慧城市的技术发展正处于迅速崛起的阶段,涵盖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高端技术应用的广泛领域。核心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为智慧城市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将传感器和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物联网实现了城市设施和服务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如智能交通系统、环境监测和公共安全系统。大数据技术则用于处理和分析从城市运行中收集的海量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和洞察力,从而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

云计算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它使得城市管理者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复杂的数据集,支持智慧城市中各种应用的运行。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智能交通管理到公共服务自动化,AI的应用正在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除此之外,5G通信技术的引入为智慧城市提供了更高速度、更低延迟的网络支持,使得大量实时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成为可能。此外,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如在供应链管理和数据安全领域,也日益增多。

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融合,中国的智慧城市正在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城市运营的效率,也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2.4 政策监管

中国智慧城市的政策监管体系是多元化和层次分明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作为智慧城市的主管部门,扮演着关键角色。其职责包括建立科学规范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监督管理建筑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并指导实施城市建设政策和规划、指导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安全和应急管理。此外,住建部还负责拟定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竣工验收的政策及规章制度,并监督其执行。

智慧城市建设的行业自律和管理职能部分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承担。同时,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在行业监督和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作为建筑智能化行业的自律组织,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政策层面,中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来指导和规范智慧城市的发展。这些政策包括《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等。这些政策不仅涵盖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还包括技术、质量标准、信息资源、时空基础设施、术语定义、服务预算管理以及顶层设计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综合性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得到了有效的引导和监管。

图 2018年以来中央及各部委出台智慧城市相关政策和标准

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政府网站

综上,中国智慧城市的政策监管框架是由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参与、标准指导的综合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涵盖了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也为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

第三章 财务、风险和竞争分析

3.1 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

在中国智慧城市行业的财务分析中,关键在于采用综合性和动态的方法论,以准确评估行业的财务健康和成长潜力。首先,收入和利润分析提供了对行业盈利能力的基本了解。这涉及评估智慧城市相关企业的收入增长率、利润率和现金流量。其次,成本结构分析对于理解行业运营效率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以揭示智慧城市项目的成本效益和潜在的节约空间。

另外,投资回报率(ROI)是衡量智慧城市项目财务可行性的关键指标。评估ROI时,需考虑项目的初始投资成本、运营维护费用以及预期收益。此外,风险分析也不可忽视。这包括政策变动、技术更新和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市场竞争力分析同样重要,包括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及客户忠诚度等因素。

财务预测和预算管理是确保项目长期成功的关键。通过对行业趋势、政府政策和技术发展的预测,结合财务模型,可以对智慧城市项目的未来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预测。此外,资本结构和资金来源分析有助于评估企业的资金安排,包括债务和股权比例、融资成本等。

图 智慧城市指数 885378.TI 财务数据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智慧城市指数 885378.TI 市场表现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智慧城市指数 885378.TI 市盈率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智慧城市指数 885378.TI 市净率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同花顺 ESG 排名 TOP10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智慧城市指数 885378.TI TOP10 价值分析比较

图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智慧城市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 / 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3.2 驱动因素 

中国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驱动,主要包括城市本体驱动、城市内部环境驱动和城市外部环境驱动。

城市本体驱动主要体现在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贡献上。在智慧城市的初期建设阶段,企业特别是外商通过与公共部门的合作,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的投资不仅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参与不仅带来资金,还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注入了活力。

城市内部环境驱动则主要依赖于创新环境的激励。创新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包括创新激励制度、科技资源和科技服务体系等。一个健全的创新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进步和新思想的产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对于激发创新动力至关重要,而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基础则是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

城市外部环境驱动涉及到区域合作和城市间的互动。智慧城市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城市间的联动效应。大城市的发展经验可以被小城市借鉴,城市之间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促进区域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区域合作不仅提升了智慧城市的功能和效率,还加强了城市间的联系,促进了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多元驱动的复杂过程。企业投资、创新环境和区域合作共同构成了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三大支柱。未来,随着这些因素的不断深化和融合,可以预见中国智慧城市将进一步加快其发展步伐,实现更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城市管理。

3.3 风险分析

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尽管迅速,但仍面临着多重风险和挑战。

图 常见风险因子

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智慧城市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成熟的发展模式。许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尚未能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存在“重引进,轻应用”的问题。这一现象尤其在在线政务服务领域明显,例如,一些城市的在线政务系统在面对大量用户时,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频繁出现系统崩溃,影响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规划缺失是另一个主要风险。很多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中缺乏全面和长远的顶层设计,导致缺乏跨领域、跨系统的统一规范。这种情况在重大紧急事件发生时,可能会导致混乱和效率低下。

管理人才短缺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另一个关键障碍。当前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明显不足,高质量人才稀缺,现有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此外,与高校的合作不够紧密,人才输送和培养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升。

信息共享不均是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数据标准不统一和行业管理限制,数据共享和利用困难,平台信息难以同步更新。智慧城市建设往往由政府主导,市场调研不足,导致建设项目与民众实际需求不吻合。此外,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与市民日常生活的融合度不高,导致市民的体验感较差。

因此,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需在基础设施完善、规划设计、人才培养和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入改进,以克服这些风险,推动智慧城市向更成熟、高效和民众友好的方向发展。

3.4 竞争分析

据国脉互联《第十三届(2023)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智慧城市的竞争格局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整体上,城市智慧化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各地城市建设持续向好。在数字化推动下,智慧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治理能力的地区差异正在缩小。然而,在技术创新、智能化渗透和产业经济能力方面,各城市间的差异仍然显著。

从区域角度来看,智慧城市发展在地域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华东和华南地区智慧城市发展领先,这两个区域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尽管整体上各区域都在持续提升,但“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也指出了智慧城市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

在城市群层面,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因早期起步和持续的投入,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领头羊,对周边城市及区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带动效应。京津冀城市群保持着平稳的发展态势,而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则显示出快速的发展势头,智慧城市水平迅速提升。

具体到城市层面,多数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持续发力。前10名城市在智慧城市排名中保持稳定,分别为北京、杭州、上海、深圳、无锡、宁波、苏州、成都、广州和天津。这些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表现出色,不仅在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领先,而且在智能化服务和治理能力上也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

总体而言,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显示出地区间的不均衡,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应用是推动城市智慧化的关键,而经济实力、区域协同和政策支持则是城市智慧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3.4 主要参与企业

图 智慧城市指数 885378.TI 成分股 TOP15 盈利预测比较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1/ 海康威视(002415.SZ)

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业务聚焦于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为公共服务领域用户、企事业用户和中小企业用户提供服务,致力于构筑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慧城市和数字化企业。秉承“专业、厚实、诚信”的经营理念,海康威视践行“成就客户、价值为本、诚信务实、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多维感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为人类的安全和发展开拓新视界。

2/ 工业富联(601138.SH)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新形态电子设备产品智能制造服务。

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以自动化、网络化、平台化、大数据为基础的科技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引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云计算、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速网络和机器人为技术平台的“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

3/ 中兴通讯(000063.SZ)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全球电信运营商、政企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创新的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4以上人口,致力于实现“让沟通与信任无处不在”的美好未来。

中兴通讯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在美国、瑞典、中国等地设立全球研发机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力度,保持在5G无线、核心网、承载、接入、芯片等核心领域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连续多年保持在营业收入10%以上。中兴通讯拥有全球专利申请量8万件,已授权专利超过3.8万件,连续9年稳居PCT国际专利申请全球前五。同时,中兴通讯是全球5G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第四章 未来展望

中国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预计将在多个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首先,技术融合将更加深入。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和普及,预计这些技术将更加紧密地融合,形成更加智能和高效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技术的融合不仅会提升城市运营的效率,还将极大地改善居民的生活体验。

其次,城市治理将更加精细化。借助先进技术的应用,城市治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预计未来的智慧城市将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资源配置、更有效的城市规划和更高效的公共服务。同时,智慧城市将在提升城市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公众参与度将进一步提高。智慧城市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和政策的推动,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预计未来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居民的需求和体验,推动智慧城市服务更加人性化、定制化。

最后,区域协同发展将成为趋势。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智慧城市将在区域内形成更紧密的协作网络。通过数据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治理,智慧城市将在区域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区域内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将是一个技术驱动、居民参与、精细化治理和区域协同的综合进程,这将推动城市向更加智能、高效和宜居的方向发展。

作者:千际投行

编辑:孙广军

封面:AI 生成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