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随着我国高净值人群的持续增长,家族信托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家族信托不仅是财富管理的一大抓手,也成为国内顶级私行的标配。
去年末,建设银行发布消息称,该行家族信托管理规模已突破一千亿元。这也标志着,经历十年发展,建行私人银行的家族信托业务取得了新的里程碑。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建设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刘建忠,进一步了解该行家族信托业务的特点和发展目标。
刘建忠表示,十年来,建行不断完善家族财富服务体系。在家族信托管理资产类型方面,已实现保单、股权、股票、不动产等多元资产的综合管理;在投资管理方面,已搭建了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另类等多种策略,建行集团母子公司、优质第三方机构等多个管理人的丰富产品货架。
此外,“稳健”也是建行家族信托的一大“标签”。从合作机构的把控,到稳健多元的资产配置,再到严格的制度办法、规范的业务流程、数字化的全流程管理、高标准的内控合规,建行始终“稳”字当头,为客户的长远财富管理保驾护航。
十年发展与千亿规模
《21世纪》:建行2013年推出家族信托以来,目前已有十年时间,能否介绍一下这10年的业务发展情况?
刘建忠:十年前,家族信托还尚未引进中国,主要在西方国家普遍流行,是一个历经百年、久经考验的财富管理工具。随着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国内高净值人士也有了与日俱增的财富保护和传承需求,而家族信托在财富传承、风险隔离、子女教育、公益慈善等方面拥有十分强大的功能,正契合了客户的需求。
基于敏锐的客户需求洞察,建行携手子公司建信信托,潜心研究、不断打磨,推出了基于中国法律体系的家族信托服务,由建行担任家族信托顾问,建信信托担任受托人,充分发挥建行集团牌照和资源优势,为客户财富的长期稳健管理、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十年来,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财富安全稳健和有效传承需要、服务企业家家风建设和财富向善需要、服务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建行不断完善家族财富服务体系,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在家族信托管理资产类型方面,从最初主要管理现金资产,到目前实现保单、股权、股票、不动产等多元资产的综合管理;在受益人安排方面,从最初的单一、境内受益人,到目前可以设计多个、多代、不同国籍的受益人,实现多受益人的跨代甚至永续传承,受益模式也可以支持单一受益人、顺位受益人、种类受益人、比例受益人以及组合类型受益人等;在信托架构设计方面,从最初简单的标准化架构,到目前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复杂分配条款,客户对家风建设和传承的各样愿景、对后代的希冀和约束等都可以在家族信托中得以实现;在投资管理方面,目前我们已搭建了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另类等多种策略,建行集团母子公司、优质第三方机构等多个管理人的丰富产品货架,同时还可以实现指令型投资、全委托投资等多种投资模式,凭借卓越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行家族信托从未出现过产品爆雷、违约、延期兑付等各类信用风险,有力保障了管理资产的安全稳健;在数字化运营方面,建行自主研发并在同业率先推出了家族信托系统,实现了家族信托业务全流程安全、高效、合规的系统管控和客户端专业、便捷、智能的服务体验。
《21世纪》: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业务类型?
刘建忠:建行根据不同用户场景不断丰富家族信托服务类型,陆续推出了家庭成员关爱型、幼年子女保障型、财富跨代传承型、婚姻风险防范型、财产隔离保护型等常规型、家族公益慈善型、外籍人士型、保单型、股票型、股权型家族信托等十大典型类型的家族信托服务方案,全方位满足客户“人、家、企、社”多维需求。
《21世纪》:建行家族信托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元,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能否介绍一下这1000亿元的构成情况?
刘建忠:市场各家金融机构对家族信托规模的统计口径可能略有不同,建行仅现金类家族信托的管理规模就已经突破了1000亿元,不含保单等其他资产类型。
建行从2013年最开始推出家族信托顾问业务起,就设立了严格的标准和较高的业务门槛,要求家族信托成立后首笔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当时市场上一些机构的业务门槛只有500万元甚至300万元,或者通过现金+保单的形式达到1000万元门槛。2018年监管下发“37号文”,第一次对家族信托有了明确定义,并规定家族信托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建行业务推出伊始就契合了监管要求,因此当时对我们的业务冲击并不大。
建行基于多年家族信托的专业能力积累,不断丰富家族财富服务体系,向上延伸出服务顶端客户的家族办公室,依托集团资源,搭建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持续完善“人、家、企、社” 四位一体服务体系,服务企业家在财富架构、家风建设、企业经营、公益慈善等方面的需要;向下践行人民性、普惠性要求,延展出服务普通个人客户的保险金信托顾问业务,通过线上标准化+线下个性化的方式,满足更多客户的财富综合管理需要,业务规模已突破百亿。
从客户端到管理端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21世纪》:建行家族信托一直以“稳”著称,能否具体谈谈你们是如何把控风险、为客户提供业务保障的?
刘建忠:“稳健”本就是建行集团非常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行家族信托十分注重风险防控。从合作机构的把控,到稳健多元的资产配置,再到严格的制度办法、规范的业务流程、数字化的全流程管理、高标准的内控合规,建行始终“稳”字当头,为客户的长远财富管理保驾护航。这里我列举几个方面。
第一,对合作信托公司的把控。目前境内的家族信托通常是由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银行作为顾问的角色。受托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选择审慎、稳健的信托公司。一方面,信托公司本身的股东背景、资金实力、品牌声誉、经营情况、对家族信托的资源投入等都会影响家族信托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在家族信托几十年的管理运作中信托功能能否顺利实现。另一方面,是银行和信托公司之间的合作模式,包括银行与信托公司的关系、对信托公司的把控能力和信托公司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互等,这些都是很关键却容易被忽略的点。
建行从客户角度和长远利益出发,选择集团控股子公司建信信托作为合作伙伴。一方面,建信信托作为业内领先的信托公司,本身实力突出,并秉承了建行集团一贯的稳健作风和优秀的风险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母子公司的合作关系,能够实现更一致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更统一的风险、内控、合规标准,更严格的全流程业务管理,以及更顺畅的沟通协作和内部协调。更关键的是,实现了银行端和信托端家族信托系统的全面打通,各项业务资料和数据交互均可以通过系统加密的方式进行传输,这一方面是客户实现百年传承的重要信息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关键支持。
第二,对家族信托配置资产的把控。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以后,金融机构对产品风险的把控能力变得愈发重要。家族信托的目标通常是财富保护和长远传承,因此其中的资产配置更需要关注风险管理。建行依托集团强大的专业能力和产品资源,为客户提供从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解读,到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指引,到丰富多元的产品货架资源,到具体产品的底层资产穿透管理,再到投后检视和动态管理的全流程资产配置管理,并结合客户生命周期、财富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家族信托资产配置建议。得益于建行集团全流程的资产配置管理和对具体产品风险把控的高标准、严要求,截至目前家族信托配置资产尚未出现过信用违约事件。
第三,对业务全流程的把控。建行对家族信托业务全流程都进行精细化管理和高标准要求。我们有非常严格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并且在持续根据监管要求、客户体验和业务发展进行修订完善。我们已经实现从客户端到管理端全链条高水平数字化管理,全域自研的家族信托系统仍在以每年300多项功能迭代的速度在持续优化更新。客户可以在手机银行上完成线上业务申报和管理查询,十分便捷。我们基于多年的服务经验,将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炼整理成一些标准化的模板供客户选择,这样就能够在流程上实现标准化、便捷化,同时在服务内容上又能满足大多数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后台业务管理也依托数字化能力实现了流程管道管理和更严密的风险防控,并在业务各环节采取信息脱敏方式,尽最大努力保护客户隐私。
《21世纪》:如何看待建行家族信托未来的发展?
刘建忠:建设银行始终将“人民至上”摆在衡量金融价值的核心位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稳健合规经营,履行大行责任担当。这也是建行家族信托的发展理念,“以信相托,世代相传”,我们与客户相融共生、相伴成长,帮助客户实现个人、家庭、企业及社会责任等全方位需求和财富管理目标,帮助“创一代”企业家实现财富传承和企业平稳交接、转型升级,减少传承过程中的财富社会效用耗损,用金融的方式倡导家族企业的正向价值观。
建行家族信托未来将持续发挥集团优势,持续增强核心专业能力,提升综合化、个性化、数字化服务水平,为客户带来更加专业、贴心、满意的服务。同时,建行一直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我们全力支持家族客户参与国家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通过私募股权产品精准投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专精特新”、ESG等领域。我们着力满足客户回馈社会、促进共同富裕等公益需求,融合建行集团及社会力量,为家族客户搭建参与公益慈善的平台,组织开展扶贫助残、乡村振兴、医疗救助、青少年成长等公益活动上百场。未来建行将持续担当作为,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回馈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