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聚焦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近期,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与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丹向全国两会提交了一份联合提案,建议提振港股A股资本市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提案指出,随着经济体量的扩大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在不断面临挑战。在新形势下,更应该进一步改革开放,提振资本市场,让资本市场服务好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提振资本市场有利于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化解债务风险;有利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崛起。港股和A股是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分别承担着经济体系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的职能。
再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设立国家主权投资基金
提案指出应当服务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再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提案认为,提振香港资本市场,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国家动用一定规模的中央外汇储备,设立国家主权投资基金,在香港市场购入代表中国核心资产的股票,包括大型央企、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以及代表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特专科技公司。
提案指出,设立国家主权投资基金有三个重要意义:一是快速填补外资(主要是美资)流出香港造成的资金缺口,注入流动性,提升交易活跃度,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二是解决中国核心资产定价权问题,对冲不利外部环境造成的估值过低;三是通过基金对特专科技公司IPO及二级市场的支持,打造香港科技创新的新形象。国家层面对于香港资本市场的投资,也会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的自豪感和信任感。
同时,提案认为香港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也需要国家进一步支持。例如为提升流动性,扩大现有“港股通”标的范围,将更多上市公司股票纳入“港股通”;允许香港上市公司募集人民币,允许内地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港股IPO;为提升 IPO发行效率,将“港股通”扩展到“新股通”;允许港交所在国内大湾区设立“国际板”,境内投资者可以通过“国际板”以人民币投资优质海外公司。
持续深化A股资本市场改革
在A股资本市场方面,提案认为应当从三个战略环节着手优化A股市场生态。
第一是持续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提案认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上市企业的质量。在入口端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审核理念和审核机制筛选出优质的企业;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容错机制,使得审核者敢于放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上市。在出口端,加大退市力度,尽快出清已经无法给投资者带来回报的公司,实现优胜劣汰。
第二是推动A股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并重发展。提案表示,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与融资功能相互促进,没有投资收益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也不可持续。在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的过程中,建议从完善投资者财富管理机制的角度推出系统性的制度创新。例如,制定控股股东减持上市前存量股票与二级市场股东投资收益率挂钩的减持规则,协调好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诉求;大力发展买方投顾业务,加大培养财富管理专业人才,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便利、专业、数字化的投顾服务,引导价值投资文化;引导个人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
第三是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提案指出,多元化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可以提高资本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对于外资,在国家层面推动“一带一路”国家通过 QFI、ROFII等方式投资A股,尤其是吸引中东国家的主权财富投资基金,对于国内的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公募基金、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可以拉长考核期限、设置A股投资权重要求等手段进行激励和约束;对于居民财富,可以考虑采用税收优惠手段吸引居民投资A股,例如,对于中国居民投资A股产生的亏损允许税前抵扣,对于个人养老金投资A股的,大幅提高个人养老金年度缴存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