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武汉报道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为增强国家级新区先行探索、示范引领功能,打造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部署今后3年重点工作任务。
《行动计划》中提出,将推动新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更有作为,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上精准施策,在重点领域改革上深化探索,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
目前,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包括上海浦东、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兰州、广州南沙、陕西西咸、贵州贵安、青岛西海岸、大连金普、四川天府、湖南湘江、南京江北、福州、云南滇中、哈尔滨、长春、江西赣江新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答记者问时指出,2023年,全国19个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5%。其中,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上海、天津的比重均超过30%。国家级新区体制活、创新多、动能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快于所在省(市),集聚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千亿元产业集群,具有较好发展基础和潜力,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
自2017年4月河北雄安新区获批以来,我国国家级新区数量一直没有新增,但各地申报国家级新区的步伐并未放缓。目前,包括内蒙古、武汉、合肥、郑州、宜宾、太原、南宁在内多地均在积极争取、“以建促批”,希望跻身“国家队”。
赋予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在总体要求下,《行动计划》从增强新区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支持新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三方面明确了多项重点任务。
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方面,提出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支持张江、南沙科学城等高水平承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任务,建成投运一批大科学装置,研究“十五五”时期在有条件的新区建设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行性,支持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向具备条件的新区倾斜。
科技创新需赋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巩固提升新区千亿级及主导产业竞争优势。同时,支持新区优化重点产业布局,推动设在新区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增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以新区为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计划》中还强调,研究支持在有条件的新区所在地方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目前,部分国家级新区已经逐步形成了产业优势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例如,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科学城锚定细胞和基因治疗、AI+医药、合成生物学、现代中医药、医药机器人、健康养老、前沿诊断等未来赛道,形成产业集聚,成为上海相关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天津滨海新区2023年印发《滨海新区培育新赛道 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生物制造、细胞和基因治疗、脑科学与智能医学、自主信创等领域布局建设10个未来产业集聚区。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冯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产业当前处在萌芽阶段,一旦发展起来又具有颠覆性。政府在支持新区发展未来产业方面,应将重点放在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上,出台有效的“赛马”机制。“当然,除国家级新区外还有许多省市开发区也在谋划未来产业先导区,或会造成一定意义上的重复建设和投资,应减少由于政府过度推动造成的严重规划投资浪费。”
就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支持中西部和东北的新区提升产业承接和培育能力。对兰州、陕西西咸、贵州贵安、哈尔滨、长春等新区,由所在省(市)制定产业培育提升专项方案,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重要性。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国家提出战略腹地建设、规划重大生产力布局背景下,四川天府、重庆两江、陕西西咸等中西部新区能够在产业备份、产业转移等方面提升承接能力,在统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角度做出一定贡献。
《行动方案》同时从投资、消费和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举措,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例如在培育消费新业态上,提出支持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广州南沙等新区积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重要承载地。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顺应消费理念转变趋势,发掘培育一批自主、新兴、高端、小众特色品牌,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此外,在支持新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赋予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鼓励省(市)采取清单管理、集成改革等模式,依照法定程序将能够下放的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新区,视情依规赋予具备条件的新区一定社会事务管理权限。鼓励有关省(市)采取负面清单管理等方式,扩大对新区的政府数据共享范围。
冯奎表示,这意味着国家级新区改革步伐将大大提速,一些突破性改革、系统性集成改革能够取得明显效果。同时,这些改革也意味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领域的生产关系变革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将结合得更加紧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助力。
多地积极申报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被赋予体制机制改革、带动区域发展等重任。同时,国家级新区拥有诸多政策上先行先试的机会,对其发展释放一定红利。
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5%。其中,上海浦东新区GDP领先,是唯一GDP超过1.5万亿元的国家级新区,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15.15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尽管近年来全国各类新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层出不穷,但拥有“国”字号的国家级新区已定格在19个多年。
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新区获批;2006年至2012年间,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兰州、广州南沙5个新区相继获得批复;2014年和2015年,国家级新区数量迎来增长高峰,两年间共诞生10个新区。随后,国家级新区批复建设逐步降温,2016年,长春和江西赣江新区获批;而在2017年河北雄安新区正式获批以后,全国再无新的国家级新区出现,至今已近7年。
事实上,这段时间内,积极申报国家级新区的地区不在少数,例如武汉就为此做了一系列努力。2015年9月,武汉提出,拟申报国家级新区,计划以“武汉长江新区”为名,但此方案当时未获批复。202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在一次政协提案答复中指出,武汉长江新区总体方案需要修改完善,补充有关申报要件。2021年4月,武汉组建“长江新区建设工作专班”,加快推进申报国家级新区相关工作。而在2022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武汉长江新区批复设立为省级新区。目前来看,武汉长江新区距离“国家队”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不只是武汉,根据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官网发布的《关于市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04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2015年,安徽省政府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设立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的请示》以及新区总体方案。2020年,合肥市发改委、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合肥市自规局等相关部门对《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总体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最新消息截至2021年6月,安徽省发改委将修改后的《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总体方案》报送国家发改委。
此外,2020年,内蒙古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推动和林格尔新区申报国家级新区;2021年10月,中共宜宾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提出,高质量建设三江新区,奋力创建国家级新区和共同富裕示范区;2023年9月,武汉东湖高新区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273号提案的答复中提到,关于申报国家级新区,东湖高新区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国家级新区批复步伐为何放缓?2019年,国家发改委对“将武汉长江新区申报为国家级新区”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待条件成熟时,再统筹研究设立新的国家级新区事宜”。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区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不同程度地面临规划建设不够集约节约、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改革创新和全方位开放不够深化等问题。
“国家级新区已经达到一定数量,应该进入提质增效的阶段。”秦尊文表示,如今各地的新区建设大多“以建促批”,按照国家级新区的标准建设,通过建设成果来争取国家批复。下一步,国家级新区批复或重启,但不会像2014、2015年那样大规模批复,而是契合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例如中部地区目前国家级新区数量相对偏少,且武汉和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未来或有一定机会。
冯奎指出,总体来看,我国已形成以国家级新区为龙头,以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为两翼,以各类功能性新区新城为支撑的相对完整的国家新城新区体系。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资源要素进一步向优势地区集中的趋势更加突出,规划建设的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出国家级新区和其他新区新城的引领性、战略性作用。
“长江经济带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也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从布局来看,在长江经济带东中部或中西部相结合的区域如果规划建设合肥或武汉国家级新区,或者允许这些地区参照国家级新区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冯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