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
今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届时,上合组织将有望再次实现扩员,迎来它的第10个成员——白俄罗斯。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加入“上合大家庭”,彰显了该组织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
上合组织不断扩大有何意义?近日,上合组织前秘书长、乌兹别克斯坦前外交部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在北京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上合组织的成员国、观察国和对话伙伴数量不断增加,充分显示了这个组织的强大吸引力。
在他看来,上合组织强大的吸引力证明,该组织长期以来所奉行的宗旨和准则,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广泛认可。此外,在国际形势动荡加剧、危机冲突此起彼伏、全球治理赤字更加严重的背景下,上合组织已经成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促进发展繁荣的重要建设性力量,为各国拓展和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搭建了对话与合作的平台。
上合组织成立于2001年,创始成员国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后来,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相继加入,成员国数量已增至九个。该组织是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也是迄今唯一在中国境内成立、以中国城市命名、总部设在中国境内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日前,第十四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诺罗夫在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通过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亚国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不仅在欧亚物流运输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而且还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获得了可观的高科技项目。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和中亚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乌兹别克斯坦前外交部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郑青亭/摄)
“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
《21世纪》:你如何解读“上海精神”?它对于解决世界上的共同挑战有多重要?在当今混乱的世界中,上合组织在维护多边体制和改善国际体系方面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诺罗夫:首先,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这个组织。2001年6月15日,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首次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会上,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合组织正式成立。2002年6月7日,元首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等三个重要文件,为上合组织的机制化和法律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上合组织一直把打击“三股势力”(即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作为首要任务。2004年6月17日,元首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六国元首正式启动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作为上合组织常设机构之一,位于塔什干的地区反恐机构在协调成员国打击“三股势力”、收集信息、加工情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虽然恐怖主义威胁有所减弱,但上合组织地区仍存在“三股势力”等安全挑战。在当前世界安全形势下,上合组织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实践表明,“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它强调“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截至当前,联合国大会共通过8份《联合国同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决议,肯定了上合组织在维护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合作、增进睦邻友好和互信等领域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必须指出的是,本组织不针对任何其他区域性或国际性组织,也不针对任何国家。我们的原则是,各成员国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平等互利,通过相互协商解决所有问题,不谋求在相毗邻地区的单方面军事优势。我们将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反对单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在世界陷入治理赤字、信任赤字之际,上合组织积极拥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意义尤为重大。
《21世纪》:你对即将举行的上合峰会有什么期望?
诺罗夫:当前,气候变化、饮用水短缺、食品安全等挑战和威胁日益加剧并跨越国界。不仅如此,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也严重落后,这些都需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我们亟需携手应对,精诚合作。在这方面,上合组织树立了团结互信的典范。在新冠疫情期间,中亚国家的抗疫物资严重匮乏,特别是无法获得疫苗,而中国不仅无私地提供了大量口罩和核酸检测设备,而且还帮助中亚国家接种了中国国产新冠疫苗,为我们战胜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团结、互信、合作的精神在当今世界尤为珍贵。上合组织应该继续秉持这样的精神在打击“三股势力”、应对气候变化、应对网络攻击、保障人工智能安全方面开展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人工智能治理,国际社会需要携手合作,确保人工智能始终处于人类控制之下。去年10月,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相关国际讨论和规则制定提供了有益借鉴。去年年底,联合国秘书长设立的人工智能咨询机构发布了《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治理》临时报告,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潜在的风险挑战。针对上述挑战,我期待上合组织峰会能够就这些议题展开更积极的讨论,并进一步推动务实合作。
探索新型区域组织的合作与发展道路
《21世纪》:去年,上合组织再次扩员,欢迎其第九名成员——伊朗。今年,该组织可能会再吸收白俄罗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想加入该组织?
诺罗夫:上合组织不断扩员意义重大。2017年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签署了关于给予印度和巴基斯坦成员国地位的决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由六个增至八个。这是该组织2001年成立以来的首次扩员。当时,曾经有人担心,由于这两国在很多问题上充满分歧,它们的同时加入可能影响本组织的正常运作。但事实恰恰相反,两国的紧张关系通过本组织得到了缓解,比如,它们加入了上合联合反恐演习,而且在上合组织地区反恐中心非常活跃,积极分享反恐信息和情报。2023年上合组织新德里峰会正式批准伊朗加入。今年,白俄罗斯将成为该组织的新成员。目前,阿富汗、白俄罗斯和蒙古是上合组织的3个观察员国;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以及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南亚国家是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如此众多的国家足以说明上合组织的强大吸引力。
至于上合组织的吸引力,首先,这与本组织的组织机制有关。上合组织没有超国家机构和军事政治同盟,其主导权并非由单一国家掌握,所有决策都是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做出的。所有国家都有平等的发言权,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这些原则为地区和全球治理贡献了新理念,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型区域组织的合作与发展道路。
第二,在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全球治理出现赤字的时代,上合组织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团结所有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共同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如气候变化、“三股势力”、网络安全等,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践行“中国方案”意义重大
《21世纪》:上合组织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对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
诺罗夫:这是全球南方崛起的部分迹象,因为绝大多少成员都是亚洲国家。所有成员都要遵循本组织成立之初推出的“上海精神”,并执行本组织框架内通过的基础性、纲领性文件,如《上合组织宪章》《上合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些合作制度确保了本组织能够面对成员国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基于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成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促进发展繁荣的重要建设性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上合组织地区对于践行“中国方案”来说意义重大。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的思考都是在这里提出的。上合组织地跨大半个欧亚大陆,如果“中国方案”被这里接受,那么全人类都将深深受益。
《21世纪》:在过去的几年中,关于如何在上合框架下进一步促进经济合作有很多讨论。你对建立共同开发基金和自由贸易区的建议有何看法?上合组织是否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支付系统?
诺罗夫:在我看来,当前,上合组织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组织效率。诚然,在当前的形势下,团结一致、凝聚共识很重要,高水平的政治合作对于推动本组织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经济合作而言,效率至关重要,欧盟和东盟的经验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我们与它们的组织架构不同。
目前,对于上合成员来说,大部分的合作项目都是在双边层面的。近年来,我们也有推动更多多边合作的想法,希望成为开展各种大型项目的平台,但这需要资金支持。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比上合组织还要年轻,但由于新开发银行的存在,它们的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我认为,上合组织需要有自己的银行或基金。去年,中方提议成立上合银行,得到了一些中亚国家的热烈响应。所有国家都应该支持这个想法。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21世纪》:你昨天在演讲中谈到了中国和中亚之间的经济合作。你如何评论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合作水平,特别是推动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型项目,中国和中亚应解决哪些障碍?
诺罗夫:值得注意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首先在中亚地区启动。截至2022年底,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中欧铁路货运线路上已开行6.5万多列火车,运输货物8400多万吨,总价值3000亿美元。而几乎80%的货运列车都经过中亚国家。去年,由中国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签署的《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强调,应巩固中亚作为欧亚大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加快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我认为,中吉乌铁路和公路、“马扎里沙里夫-喀布尔-白沙瓦”铁路应该在这条走廊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亚吸引的投资越来越多,获得的高科技联合项目也不断增加,让本地区国家的经济潜力得到提升。如今,本地区已经成为全球互联互通的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运输距离的限制。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交流互动不断加强。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到702亿美元。截至2023年3月底,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50亿美元,已完成项目营业额达639亿美元。中亚国家与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油气勘探、工业生产、医药卫生、教育、创新技术和数字经济、交通运输等领域开展了一批合作项目。
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中方宣布同中亚国家合作开展一批区域项目,涉及贸易、物流、能源、绿色创新、教育和安全。国家开发银行还设立了中国—中亚合作1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在经贸、投资、交通、农业、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的境内外项目合作。此前,该行已在中亚五国支持了134个项目。我相信,此次峰会成为双方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为双方合作搭建了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