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作为在软件开发中广泛使用的术语,指的是在不改变软件外部行为的前提下,对软件内部结构进行的调整和优化。近年来该词也会出现在企业的规划中,意味着既往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一场不小的变革即将发生,包括架构、组织变革等。
梳理全球top跨国药企看,几乎每家都历经过“重构”,包括强生、辉瑞、诺华、赛诺菲、罗氏等药企,这其中有市场外部竞争加剧、核心产品专利断崖因素,或为降本增效、聚焦优质管线等,而驱动这一切的核心动力之一便是“创新”。
作为国际巨头,拜耳亦面临着重构。2023年6月履新的拜耳集团CEO比尔•安德森直言不讳地指出,拜耳面临处方药专利到期和产品管线缺失、阻碍公司发展的官僚层级制度等挑战。在比尔•安德森主导下,拜耳正在精简组织架构以及推进产品管线,“打破官僚主义,激发创新”亦赫然成为拜耳公司官网标语。
在一系列变革下,不久前发布的拜耳集团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符合预期,重要板块处方药事业部实现了销售额增长和盈利。在针对第一季度财报的投资者大会上,比尔·安德森强调了业务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
跨国药企在重构之际亦非常注重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拜耳更是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药企之一,在华逾140年,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历程,也实现了业务的稳步增长。比尔•安德森也强调,无论从研发还是市场角度看,中国都是拜耳全球最重要的战略支柱之一,而创新是业务发展的动能所在,能够把更多全球的技术引进中国、让更多中国的技术走向世界,这对于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非常关键。
拜耳重构
近年来,跨国药企分拆、剥离、重组等动作不断。在药企利润承压明显,专利悬崖临近,并普遍面临成本控制等诸多方面挑战的背景下,早在2020年末,默沙东宣布将公司业务分拆,女性健康、生物类似药及部分成熟药品剥离入新公司欧加隆;2022年诺华、辉瑞等制药巨头们也开始聚焦主业,积极进行结构性转型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以助力企业转型,改善经营状况。
比尔•安德森出任拜耳集团新一任CEO,开启了拜耳新一轮的重构。
比尔•安德森认为拜耳目前面临的四项挑战为:处方药专利到期和产品管线缺失、美国草甘膦诉讼、高额债务以及阻碍公司发展的官僚层级制度。
自上任以来,比尔•安德森一直对拜耳的现有组织架构持批评态度,并表示拜耳的12层管理层“实在太多,已影响到公司日常运转”。“任何业务的进行都需要层层审批,仅仅是更换车间的水泵,你都需要收集5个层级的签名。”
为此,在比尔•安德森及其团队主导下,拜耳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今年1月,拜耳正式推出新的运营模式DSO(动态的责任共担),旨在减少内部的等级制度,消除官僚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效率。
3月,拜耳宣布对处方药事业部领导团队进行重塑,其处方药事业部即将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据了解,拜耳处方药领导团队规模“基本上减半”,高管人数将从14人减少至8人。
4月1日起,原拜耳美国总裁Sebastian Guth担任新设的首席运营官一职。与此同时,拜耳新成立了一个“全球商业化”部门。该部门将整合拜耳战略业务单元肿瘤事业部、全球市场、数字与商业化创新,以及医学事务与药物警戒的部分职能。
5月中旬,拜耳集团发布了其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财报显示其处方药事业部实现了销售额增长和盈利。
其中,处方药(处方药事业部)销售额增长了3.9%(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达到43.58亿欧元。该事业部的抗癌药物新产品诺倍戈®和用于治疗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的药物可申达®的销售额均增长了约三分之二(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
对此业绩,拜耳认为其达到了预期,在业绩发布会上,比尔•安德森表示,“为使拜耳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3月我明确了集团应重点关注的四个领域。两个月后,我们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进展。”
创新投资
在拜耳的发展及变革中,“创新”一直是个高频词,比尔•安德森也在多个场合下强调创新是业务发展的动能所在。
实际上,为支持创新拜耳在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在2023年,拜耳研发支出达到54亿欧元,其中超过一半用于处方药领域。
2024年3月,拜耳将研究重点明确聚焦在心血管疾病、肿瘤、免疫疾病、神经学和罕见病四个核心治疗领域。
相较而言,心血管疾病及肿瘤是拜耳的两大优势明显的领域,其中心血管领域创造的阿司匹林神话至今犹在。
据了解,拜耳目前心血管产品组合包括6个获批核心产品,适应症包括高血压、房颤卒中预防、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慢性心衰、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等。
而在目前的研发管线中,拜耳近三分之一的新分子实体都聚焦在了肿瘤领域,并涵盖了临床开发的所有阶段,并将在精准药物开发,特别是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新一代免疫肿瘤学、精准肿瘤领域推进肿瘤学研发工作。
原拜耳肿瘤事业部全球负责人,现任拜耳处方药全球产品战略及商业化负责人Christine Roth称拜耳的目标是成为顶级的肿瘤学公司。
其中,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达罗他胺是业界较为看好的抗肿瘤药物,目前拥有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和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两项适应症。拜耳还在推进创新疗法,希望能为从早期到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延长生存期、延缓疾病进展和保持生活质量。
不久前,拜耳还宣布在下一代靶向α疗法225Ac-PSMA-Trillium(BAY 3563254)的首次人体I期临床研究中开始给药。据了解,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是拜耳精准肿瘤学的战略支柱,225Ac-PSMA-Trillium独特的设计可以为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有意义的临床获益。
在前沿领域,拜耳也是大手笔进行了投资。据统计,为建立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平台,拜耳近些年陆续投资超过35亿欧元:
2019年,拜耳收购BlueRock,进军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领域;
2020年收购基因治疗领导者Asklepios Bio Pharmaceutical(AskBio);
2021年以15亿美元收购Vividion,通过前沿的蛋白质组学平台,加强精准药物的发现能力,重点项目包括多个精准肿瘤学靶点以及精准免疫学靶点;
2022年与诺奖得主公司Mammoth Biosciences合作,用基因编辑赋能下一代细胞和基因疗法,并开发独立疗法;
2023年与Acuitas Therapeutics在脂质纳米粒子和基因疗法的重要给药系统领域建立合作。
目前,拜耳拥有七个处于临床阶段的细胞和基因疗法项目,覆盖神经学、心血管疾病、罕见病、眼科疾病等领域。
AskBio首席开发官兼首席医疗官姜灿文透露,其用于治疗充血性心衰的AB-1002,目前处于临床II期,该药是一次给药的治疗方式,通过抑制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关的蛋白质产生治疗作用,并于2024年4月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源头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投资外,拜耳还在“源头创新”进行布局。
2022 年 6 月 ,拜耳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剑桥的肯德尔广场开设新的研究和创新中心。据了解,波士顿-剑桥地区是大约 1000家生物技术公司的所在地,肯德尔广场是美国东海岸的医疗创新中心。目前,全球最大的20家医药公司中,除了罗氏以外,其余19家均在这里设有创新研发中心。
在肯德尔广场,全球顶尖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规模早已突破了数百亿美元。在2023年12月麻州州长Maura Healey公布的未来4年经济发展计划中,明确将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领域排在优先发展的第一位。
拜耳在上述地区的总投资为1.4亿美元,占地6.21万平方英尺,设有新的精准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心,配备先进的实验室和办公区,为患者开发新型靶向癌症疗法。该中心还包括新近成立的研究团队,专注于利用化学生物学技术,进一步推动拜耳的肿瘤药物开发进程。
该创新中心使得拜耳的世界级创新团队不断壮大,加强了拜耳研发部门与下属公司BlueRock、AskBio、Vividion以及其他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以加速开发变革性治疗方案。
对此,拜耳处方药事业部执行委员会成员、全球研发负责人Christian Rommel评价称:“新的研究和创新中心缩短了我们与合作伙伴、科学家与科研机构的距离。”
除了位于剑桥肯德尔广场的新中心外,拜耳还与波士顿的顶级科研合作伙伴建立了战略研究合作,包括与布列根和妇女医院以及麻省总院针对肺病领域的联合实验室,以及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旗下的博德研究所共同创立的精准心脏病学实验室。
博德研究所创立于2003 年 6 月,其目标是系统性解析疾病遗传学基础、研发有效预防诊断与治疗手段,目前通过建立“两校一所”的跨机构协同创新机制,以促进学科交叉、机构协同、跨界合作的探索性实验。BAY 2927088就是源自拜耳与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的长期战略研究联盟。
据了解,拜耳是自2013年起开始与博德开展肿瘤学合作,2015年又合作了心血管疗法。其中,精准心脏病学实验室自2018年建立,目的是利用创新技术更好地了解心血管疾病,以寻找新的药物靶点。
为促进生物技术生态系统的创新和合作,拜耳还打造了一个全球生命科学共创平台Co.Lab,支持多个治疗领域的先锋企业家,除了提供先进的实验室和协作空间外,还提供全球指导计划及创业辅导,助力对接全球医药产业生态及创新合作网络,同时更希望与他们一同探索进一步合作的可能,让这些项目得到更有效、更快速的发展。
目前,位于美国剑桥的Co.Lab已有8家细胞和基因疗法及肿瘤领域的初创企业入驻。与此同时, Co.Lab上海计划于2024年9月正式开幕,首批入驻企业招募工作正在进行。
中国市场
同样,在拜耳很看重的中国市场,创新也是核心驱动力。
“创新是业务发展的动能所在,能够把更多全球的技术引进中国、让更多中国的技术走向世界,这对于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非常关键。” 比尔•安德森表示。
比尔•安德森表示,无论是在处方药、健康消费品还是作物科学领域,无论从研发还是市场角度看,中国都是拜耳全球最重要的战略支柱之一,其本人亦是非常重视中国市场。
今年3月底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后,4月中旬比尔•安德森又在受邀随德国总理朔尔茨一行到访中国。在短时间内再一次来到中国,业界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拜耳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和在华发展的信心。
实际上,在拜耳成立不到20年的时候,早在 1882年,拜耳就开始了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拜耳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市场。在华逾140年,拜耳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历程,也实现了业务的稳步增长。2023年,拜耳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了35.24亿欧元,拥有近8千名员工,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了办公室,拥有数个研发和创新中心及6个生产基地。
在处方药领域,拜耳持续引入创新药物,满足患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截至2024年2月,位于北京的拜耳处方药全球研发中心已向中国引入19款创新药物,共计36个新适应症或新剂型获批。同时,拜耳通过本地研发中心和外部合作双重动力推动创新。
对于中国近年来的变化,在行业深耕近20年的Christine Roth坦言,在10到12年前,跨国制药公司很难将中国纳入全球临床研究,必须在中国进行单独试验,使其创新药相较于其他国家要晚3到5年才进入中国市场。
如上述提到的重磅药品达罗他胺在中国审评审批改革后,中美批准时间差缩短到了7.5个月,并于同年成功续约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并新增适应症。
而即将在中国落地的Co.Lab,将发挥拜耳全球创新与合作网络以及细胞与基因治疗、肿瘤等领域的技术专长,计划孵化8-10家初创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创业辅导,加速早期创新成果转化,打造专注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肿瘤创新品牌,助力本土企业链接全球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业务。
实际上,近年来跨国药械企业也不断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合作,包括与本土药械企、学术机构合作,或者孵化中国本土创新企业,加速从科研到临床的成果转化,如赛诺菲在苏州启动其中国首个全球研究院,与中国研究院校、生物医药公司等合作,找出新靶点,开发新药物;罗氏也在上海张江正式启动中国加速器,旨在推动中国医疗创新的加速发展,赋能中国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的建设。
为促进科学基础研究应用于新药研发,拜耳也一贯重视与本土学术机构的沟通及协作,先后于2009年、2014年分别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建立了长期战略科研合作。截至目前,拜耳与这两家高校已累计开展超100个联合研究项目,涵盖新靶点的发现及结构解析,疾病发病机理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新分子形式药物、新化学合成方法及创新剂型探索等。
无疑,中国市场在拜耳的重构中将发挥起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一系列的变革,未来的拜耳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