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一周牛熊股:逆市连收5连板,最牛股协和电子被“爆炒”;最高跌近96%!多只退市股霸屏熊股榜

2024年06月08日 18: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万倩倩


过去一周(6月3日—6月7日),A股三大指数均震荡走低,跌超1%。截至6月7日收盘,沪指报3051.28点,周跌1.15%;深成指报9255.68点,周跌1.16%;创业板指报1781.07点,周跌1.33%。

具体来看,只有10%的个股周内实现上涨,23只个股周涨超15%,230只个股跌幅超过15%。航运港口、电力、燃气、国有大行、半导体等板块涨幅领先,教育、渔业、互联网电商等板块跌幅靠前。

哪些个股领涨?哪些个股领跌?21投资通每周持续为你透视!

PCB板块景气回暖,协和电子连收五连板周涨超61%

本期牛股榜中(剔除近一个月上市的次新股,下同),PCB概念股协和电子(605258.SH)以61.09%的周涨幅成为最牛股,逸豪新材(301176.SZ)以54.66%的涨幅紧随其后,贝仕达克(300822.SZ)的周涨幅也在50%以上。其次是*ST嘉寓(300117.SZ)周涨近29%、中晶科技(003026.SZ)周涨27.22%、开普检测(003008.SZ)周涨26.19%。整体来看,本期十大牛股的周涨幅均在20%以上。

最牛股协和电子属于PCB概念股:

  • 公开资料显示,协和电子主要从事刚性、挠性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印制电路板的表面贴装业务(SMT),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高频通讯等领域。客户方面,公司已与东风科技、星宇股份、康普通讯、伟时电子、罗森伯格、东科克诺尔、晨阑光电、安弗施、艾迪康等国内外知名汽车、通信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印制电路板(PCB)作为“电子产品之母”,广泛应用于家电、消费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等众多领域。受益于全球PCB产能转移以及下游庞大电子终端市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PCB产品生产国。

过去两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半导体、消费电子等下游市场行业景气不佳的影响,PCB板块个股收入利润双双承压。不过,步入2024年后,伴随消费电子、家电等下游需求有所好转,且AI、汽车电子需求维持高位,PCB制造稼动率有所回升,整体景气度出现回暖,呈现出淡季不淡的趋势。据银河证券统计,2024年一季度PCB板块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5%,盈利能力提升。


协和电子作为PCB板块概念股,由于其小市值属性(最新市值30亿元)被资金“爆炒”。公司本轮股价大幅拉升,6月3日至6月7日连收5连板,累计涨幅高达61.09%,其间资金“加仓”不断。数据显示,6月3日以来,资金连续五日净流入该股,其中6月7日当日净流入额超2.1亿元。

 

(图源:南财金融终端)

由于股价近期涨幅过大,协和电子紧急发布风险提示公告。6月6日晚间,协和电子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4年6月5日和6月6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经公司自查并向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张南国先生、张南星先生、张建荣先生、张敏金先生书面问询,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需要提醒的是,公司近些年业绩逐年下降。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34亿元、6.88亿元、7.3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812.21万元、5054.67万元、3732.16万元,公司经营业绩逐年下降。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约1.82亿元,同比增加2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29万元,同比增加68.47%。

行业方面,以申万二级行业指数为例,航运港口以5.07%的涨幅成为本期领涨板块,其次涨幅居前的也是电力、燃气、国有大行等高股息、具备避险属性的板块。


(图源:Wind)

中银国际指出,本是淡季的海运市场迎来“涨价潮”,整体来看,原因一方面是进出口贸易较好助力集运需求回升;另一方面是红海局势吸收新投放产能,新船交付导致的运力增加影响被边际抵消。


最高周跌近96%!多只退市股霸屏熊股榜

在严监管背景下,A股市场问题公司退市进程加快,优胜劣汰效应正进一步显现。本期熊股榜中,多只进入退市整理期的个股股价大跌,甚至有退市股一度创出A股历史单日跌幅纪录。

具体来看,退市园城(600766.SH)一周大跌95.73%,成为本期最熊股,退市碳元(603133.SH)跌83.84%,退市同达(600647.SH)跌超77%,另外两只退市股中期退(000996.SZ)和新纺退(002087.SZ)的跌幅也分别达76.51%和60.87%。其余熊股的跌幅也均在29%以上。

5月28日,上交所一纸公告,宣布终止三家公司上市,分别是*ST同达、*ST园城、*ST碳元。三家公司均因连续两年的财务状况不符合上市规则而面临退市。

根据规定,以上三只股票自6月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6日。退市整理期间,相关公司股票将在上交所风险警示板交易,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6月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退市园城、退市碳元、退市同达股价单日分别暴跌96.44%、83.33%和80.65%。退市园城的股价从此前一个交易日的9.84元直接跌至收盘的0.35元,剔除首日上市的新股,创下A股市场个股单日最大跌幅纪录。

 

(图源:南财金融终端)

同样,在6月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首个交易日的中期退、新纺退也出现断崖式下跌,跌幅分别达到75.17%和60.87%。

实际上,随着最严退市新规落地,A股问题公司的退市进程加快,业绩差、风险大等相关上市公司或将面临被实施ST或*ST。 

今年4月30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退市规则,进一步突出对财务造假、内控失效等乱象的威慑力度,完善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全方位立体化打击体系。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近日表示,按照4月底新修订的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今年的主要变化是,为严惩造假行为,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行政处罚但未达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的,将被实施ST,目前已有7家。

据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这些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营风险、合规风险,有的触及多重退市情形,已被坚决出清。

市场人士指出,这反映出新“国九条”及其配套制度相继发布后,促进市场有效识别和出清绩差风险公司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加速清退绩差风险公司,推动上市公司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对退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立体化追责和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也在同步跟进,严防上市公司“一退了之”。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