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特资管理新模式,2024广州特殊资产管理与发展论坛在穗成功举办

2024年06月23日 21:4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易妍君,庞成,视频剪辑曾昭华,袁真真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易妍君 庞成 广州报道

6月23日上午,由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资产管理协会共同主办2024广州特殊资产管理与发展论坛在第十三届中国(广州)金融交易博览会主会场成功举办。

论坛围绕“特资新模式 发展新动能”主题,积极探讨以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特殊资产“四梁八柱”体系建设,提升特殊资产处置效率,以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特殊资产管理探索“广州模式”,输出“广州经验”。

所谓特殊资产,泛指因经济周期、政策管控、信用违约、流动性折价、运营管理折价等特殊原因导致价值低估或需快速处置变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非银金融机构(如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不良资产、一般工商企业经营所产生的低效无效资产及经营困难或发展存在瓶颈的企业资产等。据有关咨询机构统计,2023年,我国特殊资产总体规模约为5.88万亿元。

 2024广州特殊资产管理与发展论坛活动现场

提升广州在全国特殊资产配置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广州市在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打造国际金融枢纽,高标准建设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探索建立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这是全国地方政府首次明确支持特殊资产管理行业创新发展。”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赖志鸿在致辞中指出,日前,广州市正式出台《广州市推动特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若干措施》,明确“五个一”的工作任务,即打造一个平台(赋能服务平台)、深化一个机制(府院联动机制)、提升一个营商环境指标(企业破产)、建设一个集聚区(特殊资产管理行业集聚区)和营造一个生态(汇集人才、机构、资本等各类要素),旨在构建特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新格局,打通特殊资产流转堵点、难点,推动我市特殊资产管理行业有序良性发展,助力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

赖志鸿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全力在资源、要素、渠道等方面构建特殊资产生态圈,提升广州在全国特殊资产配置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亦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特殊资产重组是要成本代价的,关键是要找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路径。

黄奇帆作主题为“特殊资产重组是要成本代价的,关键是要找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路径”主旨演讲

数十家机构签约,构建特殊资产生态圈

论坛期间,有5场签约仪式及1个揭牌仪式举行,分别为广州市人民政府与10家特殊资产处置重要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揭牌、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与重要机构战略合作签约、大湾区特殊资产重组重整联系机制成立签约、大湾区特殊资产研究院共建签约等重磅平台挂牌、签约仪式。现场超500人参与,近百家特殊资产管理行业相关机构的负责人受邀参与见证。

在论坛现场,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等10家特殊资产管理行业重要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力在资源、要素、渠道商等方面构建特殊资产生态圈,提升广州在全国特殊资产配置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促进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人民政府与特殊资产管理行业重要机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与此同时,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举行揭牌仪式。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是广州市积极响应中央鼓励粤港澳大湾区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要求,依托广州交易集团现有交易所和拍卖资质、人才、科技等优势资源,组建而成的“立足广州、服务湾区、辐射全国、走向国际”的综合性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该平台的成立,将有力支撑广州建设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推动大湾区特殊资产市场一体化探索。

在正式揭牌后,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与17家重要机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仲裁委员会、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签约。

大湾区特殊资产重组重整联席机制成立签约仪式亦随后举行。签约机构包括广州市资产管理协会、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广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广东省拍卖业协会、广州金融业协会、广州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广州市融资担保行业协会、广州市商业保理行业协会、广州市典当行业协会、广州市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会、广州市制造业协会、广州市百货业商会、广州德赛资产经营集团、广东惠正资产评估与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等17家机构。

联席机制发起单位、理事长单位广州市资产管理协会会长闵卫国表示,资产管理行业协会牵头成立的特殊资产重组重整联席机制(联盟),作为平台整合金融、法律和产业资源,致力于服务于湾区、华南、乃至全国特资市场。

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特殊资产行业面临发展新机遇。为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推动落实2024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探索建立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的要求,广州国资管理集团在全市统一的专业化资产处置平台基础上,组建大湾区国有特殊资产托管服务中心。

论坛现场,大湾区国有特殊资产托管服务中心组建单位广州国有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岭南商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珠实地产有限公司等16家战略合作企业代表登台签约。据披露,该中心将紧紧围绕推动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凭借丰富的特殊资产管理经验、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和高效的政企联动绿色通道优势,实现国有特殊资产的安全处置、历史问题的妥善解决以及高效盘活。

大湾区国有资产托管服务中心与市属国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此外,现场还举行大湾区特殊资产研究院共建签约仪式。大湾区特殊资产研究院由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广州交易集团与广东财经大学联合建设,充分发挥共建单位的政策优势、学科优势和实践优势,致力于成为“在广州、为行业、向全球”的特殊资产领域高端智库平台,为广州探索建立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研究院主要目标是着力探索特殊资产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服务特殊资产发展广州特色之路,着力支撑全球资产重整中心建设。

打造特殊资产管理“广州模式”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建设特资管理新模式,开创动能转换新格局”主题圆桌论坛。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行长林德明,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仁双,广东粵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胜,广州交易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苹,广州市资产管理协会会长、德赛资产创始人闵卫国,广州国资管理集团临时党委书记、董事长夏雨,淘天集团阿里资产南区总经理陈祺等行业大咖参与深度对话,共同探讨广州特资行业有序良性发展之路。

圆桌论坛现场

林德明指出,特殊资产管理是盘活存量资源的重要途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领域、是稳定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方式。广发银行在特殊资产管理领域的探索实践可以归纳为“四个强化”:一是强化多渠道清收、二是强化科技赋能、三是强化生态建设、四是强化内部管理。

林德明对构建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提出工作建议。林德明表示,特殊资产管理涉及面广,参与的主体多,建议各方面携手共进,推动特殊资产经营管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同时深化三个维度的合作:一是深化政银合作、二是深化同业合作、三是深化与资产管理机构合作。

展望未来,林德明称希望深入挖掘在抵债股权、信托收益权等金融资产处置方面的合作空间,在广州先行先试,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特殊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广州率先提出以“在全国率先打出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的广州品牌”为目标,推动建立打造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的工作机制。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