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半年考” 跨季流动性“稳了”

2024年06月27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麦穗

即将进入月末、季末、半年末的重要节点,资金面面临“半年考”。

中国人民银行6月26日公告称,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当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由于当日有278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280亿元。由于本周逆回购到期量较大,因此央行的投放备受关注。

近期,受到缴税、缴准,政府债券发行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的流动性有所收敛。从历史经验看,央行在6月下旬根据市场资金面波动、机构资金需求及干扰因素,适度增加短期资金投放,以稳定预期、平抑资金面波动。

资金面略有收敛

6月底,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整体波动不大,但毕竟已接近年度中点,仍出现些许扰动。6月26日,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上行1.2BP报1.976%;7天期上行6.9BP报2.083%;14天期下行3.7BP报2.108%;1个月期持平报1.9%。7天回购利率DR007当日表现较为平静,最高报2.35%,全天波动不大,本周DR007一直都维持在1.8%的政策利率之上。

上周(6月17日至6月21日,下同),隔夜和7天资金利率一度倒挂。DR001从6月17日的1.8%上行至6月21日的1.96%,R001从1.86%上行至2.03%,6月20日R001上行至1.95%、R007持稳于1.92%,短暂倒挂后在6月21日得以缓解。

华福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表示,本周(6月24日至6月28日,下同)能够影响资金面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到期3980亿元(前值为80亿元),到期量较大,其中,6月24日至6月28日分别到期40亿、860亿、2780亿、200亿和100亿元,均为7天期。二是政府债:国债净缴款-317亿元(前值为1145亿元),地方债净缴款786亿元(前值为1364亿元),合计净缴款469亿元(前值为2509亿元);三是同业存单到期8348亿元(前值为6761亿元),到期量明显高于上周,有较大到期续发压力。

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指出,本周资金面如何演绎的核心在于央行的投放。“如果央行态度偏呵护,跨季资金面可能较为舒适。如果央行投放量较少,资金面可能出现短暂波动。不过非银资金仍较为充裕,波幅预计不及往年同期。”

相较而言,交易所的利率表现相对活跃,特别是1天和2天的品种,有了些许“跨季的味道”。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26日盘中的涨幅接近7%,为6.98%,全日保持在高位,最终报收2.145%。上交所2天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2)盘中最高冲击到2.98%,距离3%只有一步之遥,最终收盘涨16.13%,报2.34%。

对于月末的利率波动,渤海证券分析师周喜认为,资金面上,季度末资金面或有边际收紧,预计短期收益率或暂有承压。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示,近几日,市场利率有所回升,资金面略有收敛,主要是受到缴税、缴准,政府债券发行加快的影响。此外,加上季末年中临近,机构融出资金意向偏谨慎等,导致近期市场利率有所走高。不过,市场利率整体围绕政策利率附近波动,市场预期稳定。

债市如沐春风

本月仅剩2个交易日,市场对于跨月、跨季流动性保持乐观。一方面是因为央行更加重视关键时点流动性的平稳;另一方面当前非银流动性维持充裕,而季末资金回表有限。

国盛证券分析师杨业伟认为流动性不会形成困扰。首先,当前资金需求依然疲弱,决定整体资金将保持宽松。过去几个月资金需求相对偏弱,到目前为止,仍能够看到资金需求并不强劲。其次,资金宽松降低降准必要,财政存款投放或增加流动性供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季末存款回表压力,在缺乏有效工具和非银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这对流动性冲击有限。

杨业伟认为,往年季末存款会出现季节性回表,而今年4月叫停手工补息之后,存款出表导致银行规模收缩,因而市场担忧季末银行规模压力之下可能有更大规模的存款回表。“但事实上季末存款回表压力可能低于往年,一方面,今年银行对规模扩张的诉求下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相对于此前季末可以给予资金短期较高的利率,叫停手工补息之后银行难以提供足够回报,这会导致银行缺乏有效的工具吸引资金回表。”

宽松的流动性,也让债市的环境如沐春风。10年国债主连相比较前一日上涨0.01%,报105.135元,该指数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红。此外5年国债主连也上涨0.03%。

流动性宽松还体现在货币基金身上,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表现平静,其中最大的货币基金——天弘余额宝最新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1.497%,万分收益0.4031元。目前,货基整体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1.51%左右,有156只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2%之上。“以前临近季末,特别是半年末,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都会有所抬头,但是今年不但没有抬头,甚至还继续下行,显示季末、半年末的流动性无虞,市场的流动性偏宽松。”华南一家私募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