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Eyes on China|专访前驻美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全面深化改革意义深远

2024年07月20日 09: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郑青亭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前中国驻美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实习记者梁珊华 北京报道

7月15日至18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如何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成为外界的关注焦点。

本届三中全会有何重要意义?中国今年的经济形势如何?中国中长期经济前景如何?如何进一步改善中国营商环境?中国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资的抓手在哪里?针对这些话题,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逐一做出回应。

何伟文指出,当前,我国正在按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部署的方向努力。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按照现有的增长模式,这些目标是有挑战性的,因此必须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提升需求,并对产能进行根本调整,消除一些落后的产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方面新的产能。”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1世纪》:怎么看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何伟文: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是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征程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会议。党的二十大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步就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去年,我们的人均GDP是12700美元,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人均收入最低的三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的平均人均GDP是25600美元,正好是我们的两倍,而且未来还会增长。因此,到2035年,我们怎样去争取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也就是比现在增加一倍多,将是一个非常严峻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一点,仅仅延续过去的增长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工业增加值已占世界的30%,增长空间有限,所以必须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寻找经济的新增长点。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需要大力推动改革。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点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从而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一切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改革调整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上层建筑。从这个角度看,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为解放生产力、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提供强大支撑,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根本保障。

继续提振内需,把稳经济回升势头

《21世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5.0%左右的增长目标。2024年已经过半,您觉得中国能否实现这一增速目标?结合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的形势?

何伟文:一季度我国以5.3%的经济同比增速超出市场预期,增速较上个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实现良好开局。从“三驾马车”看,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3.7%,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1.8%,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国内消费和投资拉动GDP增长的总合为4.5个百分点,进出口对GDP增长贡献为0.8个百分点。

在外需偏强、内需偏弱的背景下,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7%,增速较一季度放缓0.6个百分点。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7.4%。随着外需持续回暖,出口增长远远高于进口增长,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0%。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6%,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3.9%,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这表明三驾马车的动力出现了调整,但总体增长势头仍然稳定。

预计今年下半年将保持良好的态势。但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6月,制造业PMI录得49.5,与上个月持平,继续维持在荣枯线以下,表现弱于季节性。CPI同比上涨0.2%,环比下降0.2%。在国内消费需求疲弱的背景下,如何提振需求、实现可持续的增长是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实现5.0%的增长目标,而要切实保持好回升的良好势头。

坚定不移打开国门,积极鼓励外商投资

《21世纪》:您怎么看待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前景?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有哪些?同时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呢?

何伟文:我们中长期的前景是向实现“两步走”目标而努力。目标已经非常清楚,但按照现有的增长模式是很难的,必须要有新质生产力的飞跃。那么现在存在什么问题呢?第一是需求不足,第二是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深刻改革提升需求,并对产能进行根本调整,消除一些落后的产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方面新的产能。

《21世纪》:如何扩大对外开放是国内外对于本次会议的关注焦点之一。您怎么看待在新形势下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意义?面对逆全球化思潮的抬头,如何通过高水平开放形成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何伟文:习主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就是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回顾过去的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可以看到要实现技术的飞跃关起门是肯定做不到的,我们必须面向世界先进科技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开放,吸引、鼓励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来中国投资合作。

在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抬头,甚至是地缘政治割裂的背景下,我们要在政治上坚决反对阵营对立;在经济上要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大力鼓励外商来投资。这样做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投资取得了极其巨大的成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超过17%,外商投资功不可没。但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我国GDP总量与欧盟相当,但外资存量只有欧盟五分之一。因此,坚定不移地打开国门,积极鼓励外商投资,仍是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

欧美对华加征关税,到底在怕什么?

《21世纪》:近日,欧美纷纷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大肆炒作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欧美近期的行动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何伟文:美国对价值18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电动车关税从25%提高到100%。这实际上不是一个经济问题,是政治上的敌视和排斥。中国电动车对美国出口仅逾1万辆,美国却想要把整个中国电动车出口掐断。欧盟委员会自7月5日起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在17.4%~37.6%之间。但它的临时关税到四个月后才能正式确定是长期化还是取消,所以目前是一个窗口期,中欧双方正在进行磋商谈判。

“产能过剩”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从全球来看,电动车去年在全球的产量是1435万辆。彭博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全球电动车保有量只有4000万辆。而要实现能源转型,从现在到2026年,每年要新增2000万辆,从2027年到2040年,每年要新增4000万辆电动车。然而,去年,全球电动车的产量才1400万辆,其中,中国的产量是950多万辆,因此,从世界范围大的需求来讲并没有产能过剩。现在的问题是现有蛋糕的划分。以欧盟为例,欧盟整个汽车市场是饱和的,去年新车注册量只有1050万辆,汽车普及率已经达到84%,人口不扩大,经济增长也很慢,所以它蛋糕就这么大。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盟电动车的出口增长非常快,所以,欧盟认为这会影响它的蛋糕。

那我们怎么做呢?一方面,我们要坚决反对单方面的保护主义,不能肆意根据自己的标准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定,双方要搞清楚有没有倾销、有没有补贴。另一方面,在这个基础上,双方要适当考虑欧盟本身的关切,然后通过协商进行一些协调,实现一种让双方互惠的安排。而针对美国对华封杀的态度,我们也无须客气,可以采取对等的措施。

要扩大吸引外资,须继续改善营商环境

《21世纪》:近年来,中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您对这些举措有何评价?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的法规政策体系是否足够完善?是否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或空白点,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补充?

何伟文: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地扩大开放,把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并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以吸引外国企业来华投资。据美国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从去年的第七位跃升至第三位,在新兴市场专项排名中位居榜首。

当然,我们的营商环境仍有改善的空间。第一,在美西方国家对华打压、封禁之下,外部政治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外商来华投资,因为它们担心对华投资的风险。第二,虽然我们不断出台扩大开放的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有些地方企业和政府部门在某些方面作为不当或不到位,需要改进。

《21世纪》:6月26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利用外资工作。会议指出,外资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多措并举稳外资。下一步稳外资从何处入手?

何伟文:第一,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打开国门,向世界展示开放合作的立场。近年来,我们在不断加强同全球南方国家的务实合作,同时要继续寻求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合作。

第二,我们要按照供应链需求来招商,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电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我们要吸引头部企业来中国发展,从而参与到这些产业的全球供应链之中,让中国跟世界市场实现对接和融合。

抓紧美大选前窗口期,稳住中美关系

《21世纪》:在美国即将举行大选的背景下,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颇受关注。在旧金山会晤之后,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在美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美国对华态度是否会出现转变?

何伟文:目前来讲,我们有两项重要的工作要做。第一,要充分利用好目前的窗口期,坚定不移地稳住中美关系。旧金山愿景给中美关系带来了一年的窗口期,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底,明年1月美国新总统将上台。自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关系总体是稳定的,而且在小幅地改善,两国经贸关系也在回升,中国对美出口已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的93%。当然,我们也需要对美国大选结果做好各种预案,但不能因此影响我们现在的努力。第二,更重要的是,不能只盯住华盛顿,我们的眼睛要向下看,同美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加紧联系,推动各领域人文交流。中美关系并不完全由华盛顿来决定,我们有大量的民间工作,这些工作做得越多、越充分,中美关系就会越稳定。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