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亿元“All in AI”:小鹏汽车端到端大模型落地

2024年07月31日 22:5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巩兆恩
继特斯拉FSD之后,小鹏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落地的车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巩兆恩 广州报道

“AI的颠覆性力量带来四大全新方向,并且推动四大趋势的发展,它们分别是芯片、大模型、无人驾驶以及机器人。小鹏会进入这四大方向。”7月30日,在小鹏汽车AI智驾技术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从2025年开始,在软件层面上AI将全面淘汰算法。

当天,小鹏汽车向全球用户发布AI天玑系统XOS 5.2.0版本,7月30日在中国正式推送,8月15日开始在德国、挪威、丹麦、瑞典、荷兰、法国等10个国家推送。


更新后,XNGP将适用于全国所有公开道路,实现全国范围内不限城市、不限路线、不限路况的全量开放,并应对掉头、环岛及狭窄⼩路等复杂路况。

这也意味着,继特斯拉FSD之后,小鹏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落地的车企。

所谓的“端到端”模型(End-to-End),指的是一个AI模型,将感知、规划与控制三大模块整合在一起,输入原始数据即可输出最终结果。

特斯拉在北美地区大范围推送的FSD v12即采用端到端智驾系统方案,展现出较为出色的应用与迭代能力,在其带动下,多家车企开始锚定端到端大模型。今年5月20日,小鹏成为国内第一家宣布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的车企;理想、蔚来等车企均开始调整智能驾驶部门组织架构,向端到端大模型转型。

辰韬资本联合多家机构发布的2024年度《端到端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指出,端到端的核心定义标准为“感知信息无损传递,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系统的全局优化。”

何小鹏曾表示,端到端大模型让自动辅助驾驶过渡到完全自动驾驶的时间大幅缩短。

在端到端模型的加持下,小鹏智驾进化也较为迅速。大版本能力的提升,从13个月逐步缩减。何小鹏预计,今年第四季度,XNGP将打通包括ETC收费站、停车场闸机、园区内部道路等现有“堵点”,XNGP智驾能力升级时间缩短至5个月,依托“端到端”实现“门到门”体验。

此外,小鹏智驾系统现阶段可实现每2天一次版本迭代,每2周一次体验升级,70天内推送5次全量更新,35个迭代版本。


从“全国都能开”正式升级为“全国都好用”,小鹏2024年规划AI年度研发费用高达35亿元。事实上,这对当前量利不佳的小鹏来说,是一笔较大的开销。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研发投入为13.5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亏损达13.7亿元,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虽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收窄,但依旧深陷亏损泥潭。

同时,今年以来小鹏销量方面也不尽如人意。1~6月份累计交付52082辆汽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但横向对比已被众多新造车企业甩开,连今年以来饱受质疑的哪吒,销量都超过了小鹏。

按照全年28万辆的交付目标,年中节点小鹏仅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19%。8月1日起,首批展车陆续到店的MONA M03,在下半年分担小鹏的销量目标中也将承受较大压力。

此时抛出35亿元All in AI,也足以看出何小鹏的决心所在,在他看来,没有使用大模型的智驾都将被淘汰。

“我这次去美国印象很深,美国人在想怎么把端到端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做得更好,怎么能够做得比人更好。而中国的科技公司还在‘卷’周销量榜,在想办法赚钱。”对于近期热议的“周销量榜”话题,何小鹏直言这不是科技竞争该有的样子。

而就在7月23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第二季度财报会上表示,FSD V12.5(或12.6)将在年底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公司将提交相关监管部门批准,有望在年底前获批。

FSD入华,特斯拉鲶鱼效应或将重启,对国内智能驾驶格局带来冲击。而作为全球唯二实现端到端大模型落地的车企,特斯拉和小鹏也将在中国市场中一较高下。

共同推动下,端到端是否为自动驾驶的终局,其表现与迭代能力究竟如何,年底的中国市场或将作出回答。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