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A股震荡,但教育股仍然坚挺。
9月3日教育股普涨,其中*ST开元上涨20%、拓维信息上涨10%。9月4日仍有过半教育股收盘上涨,其中中国高科上涨10%。
但在业绩层面,教育股其实整体不佳。截至9月4日,几乎所有A股教育公司均已发布半年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31家主要教育公司的半年业绩发现,2024年上半年营收、利润负增长的公司数量均远超去年同期。
其中,16家公司营收负增长,占比超过一半;1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负增长(其中2家公司因教育业务占比过小未统计利润情况),13家公司净亏损。
按照业务类型,A股教育公司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民办学校及校外培训业务。今年上半年,业绩分化继续加剧。受困于地方财政压力加大,教育信息化公司业绩恶化;教培市场需求释放,高考报名人数增长,民办学校及校外培训公司业绩大涨。
教育信息化:客户“钱紧”,竞争加剧
面向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教育科技公司,是A股数量最多的教育公司类型。
这包括:科大讯飞、希沃、鸿合科技、正元智慧、新开普、佳发教育、学科网、全通教育、竞业达、海云天科技、鸥玛软件、国新文化、方直科技、生学教育等。
2024年上半年,A股教育公司营收前10名里,这类公司占5家。其中,科大讯飞教育业务营收超30亿元,遥遥领先。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了15家A股教育信息化公司,但其中10家上半年营收负增长,占比67%。
大面积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客户“钱紧”。全通教育半年报中写道,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及运营业务的客户主要为运营商、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近几年该类客户受政府预算紧张影响,虽有采购需求但结算周期延长。且此类业务前期需要资金垫付,因此主动减少承接质量较低的部分此类业务。
国新文化半年报中写道,基础教育部门需求受到当地财政影响,部分项目延缓或暂时取消;同时,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A股教育信息化公司中营收降幅最大的是博瑞传播子公司生学教育,同比下降93.3%。在2023年上半年,生学教育共签单31个,签单金额2.87亿元,较2022年同期大幅增加。2023年半年报中因此写道:“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发展动力充沛。”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业务规模却急转直下,营收仅4713万元。
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教育信息化子公司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政府部门经费紧张持续时间较久,严重影响了新业务开拓和现金流健康程度。
“目前,教育信息化业务亏损严重,虽然母公司要求独立经营,强调利润考核,但还是需要母公司输血。”他说。
去年的两个火热赛道,到了今年也渐趋平静。
一个是高教、职教信息化赛道。2022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政策,教育数字化为重点支持领域。教育部发布《关于教育领域扩大投资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大力支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2023年上半年,相关供应商业绩明显上涨。
到了今年上半年,政策拉动效应已经消失。希沃母公司视源股份在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上介绍,“公司高职教业务受益于贴息贷款政策影响去年同期实现良好增长,今年上半年同比有所下滑。”
但视源股份也表示,“高职教市场客户采购需求依然充足,随着《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出台,有望带动职业教育客户相关采购需求持续增长。未来,将继续拓展高职教市场。”
另一个是智慧招考赛道。连续两年高考要求安检门等设备实现考场全覆盖,以及越来越多的考试采取机考形式,带动了相关市场。
但随着覆盖率见顶,相关业务增长亦见顶。智慧招考是竞业达第一大主业,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6.18%。海云天科技主要产品为考试阅卷及测评服务,销售部门预测,2024年销售收入预计下降8.73%。
行业不景气情况下,教育信息化市场集中度继续提升。
作为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科大讯飞教育产品和服务业务上半年营收突破30亿元,增长25.14%。但细分来看,对于一些G端的数字政府类的项目,科大讯飞进行了更审慎的经营策略,整个数字政府相关的营收下降了超30%。B、C端业务收入增长了34%,其中学习机销量同比翻番。
根据迪显《2024Q2全球IFPD整体市场研究报告》,2024年上半年国内教育交互智能平板市场里,希沃交互智能平板出货量份额达44.5%,同比进一步提升。
但报告同时指出,受采购需求疲软及价格竞争等因素影响,国内交互智能平板市场整体出货量及销售额均有所下降,其中出货量同比下降10%。
网龙副总裁陈长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交互智能平板市场竞争虽然更加激烈,但作为一款教育装备,在AI时代仍有产品升级的巨大机遇,特别是在软件方面进行提升,从而将交互智能平板升级为教室中的智能体。”
对于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市场,市场压力或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行业玩家保持竞争力,一方面在于谁拥有成熟的市场渠道,另一方面更在于产品服务质量,尤其是谁能帮助学校常态化应用教育信息化产品,谁就将赢得更大、更持久的市场。
校外培训:行业复苏,监管未变
今年上半年,最赚钱的A股教育公司是哪家?
答案是学大教育。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62亿元,同时其16.2亿元营收排在行业第三位。
学大教育营收第一有一定特殊性。首先,上半年是教培行业旺季,特别是高考前培训集中,营收规模较大;第二,科大讯飞、希沃等教育信息化巨头的收款期主要在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上半年收入较少,特别是科大讯飞上半年加大AI投入,出现了战略性亏损。
但学大教育业绩突飞猛进,显示出教培行业的强烈复苏。
A股民办学校及教培公司数量不多,但上半年均实现利润增长,其中增幅最小的科德教育为8.88%,增幅最大的豆神教育为224.41%。
高考是民办学校及教培行业的最大红利。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42万人,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增长。这给校外培训、全日制复读机构、民办学校都带来了强烈需求。
财通证券8月发布的研报指出,因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较为紧张,且高中阶段在读人数持续增长,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从2020年的2494万人提升至2023年的2804万人,学科辅导需求呈持续提升态势。该研报还推算,2019年高中校外培训市场规模达663.8亿元,且2019年后我国高中适龄人群持续增长,预计培训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学大教育在8月29日投资者交流活动上介绍,在传统的个性化教育业务之外,2024年上半年度全日制教育业务(培训基地、双语学校)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23.68%。目前已布局的30多个全日制基地也没有达到完全饱和的状态;小班课业务还处于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其认为这两块业务的毛利率未来还会持续改善。
不只是A股,在美股、港股上市的教培公司,包括新东方、好未来、高途、卓越教育、思考乐教育、大山教育等,上半年营收均明显增长。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推动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公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在行业回暖的背景下,这条政策被个别自媒体误读为“教培重新开放,教培机构又可以重新开班了”。
对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介绍,《意见》与“双减”政策并不冲突,目前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监管并未放松。
“对于留存下来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在符合‘双减’规定的前提下,推动培训机构面向公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是合情合理合规的。”董圣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对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等提供的公益性校外教育,以及研学等综合实践活动,国家政策一以贯之是予以鼓励支持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职业教育:喜忧参半,红利待捕
职业教育行业继续分化,有喜有悲。
国内公考培训三巨头均已上市,上半年结束,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按照营收规模,港股上市的粉笔以16.3亿元跃居第一;华图教育业务完整装入旗下上市公司华图山鼎,上半年营收15.1亿元,暴涨46倍,位列第二;曾经的行业第一中公教育持续降本增效,上半年继续优化网点、人员,营收降至14.5亿元,位列第三。
当前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希望进入公务员队伍,公考培训市场火热。三巨头均收获不错的利润。
由于公考培训行业市场规模有限,利润已经取代营收,成为各家首先关注的指标。
中公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永新今年7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中公教育在员工人数最高峰时,人效比很低,经过降本增效,截至一季度人均业绩已经有所提升,所有的经营网点也都转为以人效比来做考核。”
聚焦IT职业技能培训的传智教育继续失速,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双大跌。这与互联网行业收缩,用人需求下降有关,也与公司战略调整有关。
传智教育半年报中写道,受宏观环境及公司战略调整影响,已于2022年停止传智专修学院招生。该项目面向高中毕业生提供周期为2.5年至4年的数字化人才技能教学服务。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线上、线下短期IT技能培训。
*ST开元和世纪鼎利均为双主业公司。*ST开元正在向新能源业务转型。世纪鼎利的职业教育业务模式是与高校合办产业学院,但半年报中写道,部分合作院校对后续合作出现一定的分歧,目前双方对后续的合作尚未形成共识。
其实,兴办职业教育仍是风口。上半年,经营民办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陕西金叶、国脉科技、罗牛山均取得不错增长。高考报名人数增长,以就业为导向的民办高校招生坐拥人口红利。
报告期内,学大教育披露拟出资持有岳阳育盛教育投资有限公司90%股权,间接持有岳阳现代服务职业学院90%的举办者权益,交易对价为2.14亿元。
上半年,学大教育的职业教育业务收入2083.48万元,同比增长48.97%。“目前职业教育板块需要继续扩大规模,目标是到明年营收占比超过10%。”学大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金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